红黄蓝的一次致敬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陈晓帆 摄影/Fritz von der Schulenburg红黄蓝的一次致敬0( 从起居室看到的厨房和卧室一角 )

设计师都希望自己的客户是彼得·舒尔兹曼这样的——“我就是个甩手掌柜。”德国电视节目撰稿人舒尔兹曼说。他刚刚搬进柏林的一栋公寓,新居的内部装饰由朋友、建筑设计师吉斯伯特·波普勒(Gisbert Poppler)担任。

舒尔兹曼充分信任波普勒。波普勒建议用三原色做颜色主题,具体说就是涂个蓝色的天花板,在墙上用淡黄色,地板刷上红色,再用装饰性的黑色边框加以约束;舒尔兹曼表示没问题。舒尔兹曼的审美出发点是“空白”:搬进这套公寓前,他住在战前修建的房子里,外墙装饰着拉毛灰泥,内部有高高的屋顶和拼花镶木地板,总之布满传统而繁琐的细节。他想扔掉旧日生活的一切片段和痕迹,哪怕这一切是已经习惯了的。他自喻舒伯特写的流浪者,幸福快乐永远在尚未到过的地方。他把自己的意图告诉波普勒后,不再过问装饰工程的一切事宜,在波普勒的一再请求下,才勉强到现场看了两次。装饰工程完毕,他也不验收,挑个黄道吉日搬了进去。“搬进一无所知的房子好像在冒险,能让人吓一跳。”他要那一瞬间的惊诧。

公寓位于柏林蒂尔加滕(Tiergar-ten)公园西北边的汉萨住宅小区(Hansaviertel)。汉萨住宅区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1957年国际建筑展的重点展区,小区内有48位建筑师的现代建筑作品,极具观赏价值,已成为柏林的一个人文旅游景点。舒尔兹曼住的公寓楼是大师、包豪斯学派创始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的作品,是一栋浅色的弧形建筑,远远地就能看到阳台上跳跃的红色镶嵌板。由于建筑本身已经具有纪念碑意义,波普勒有意避免将舒尔兹曼的公寓变成格罗皮乌斯或者50年代风格的纪念馆,不愿做出对大师或某个潮流的盲目崇拜。所以,若是去参观这套公寓,波普勒一定会提醒你,那沙发可不是丹麦设计师阿恩·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的作品。

其实,波普勒确定的室内色调和大师格罗皮乌斯有逻辑上的联系。大楼外立面上镶嵌板的颜色,正是波普勒选择使用的主色调。波普勒用色的原则是不加掩饰,且用就用到极致。厨房,中国红色;书房,祖母绿色,很少有人用这种颜色来装饰书房;卫生间,中国红之外的表面贴满深浅略有变化的铁蓝色马赛克。公寓内部布满明亮的色彩,仿佛是德绍小城里包豪斯大楼新装饰过的内部环境,给了主人舒尔兹曼当头棒喝的惊讶感。

格罗皮乌斯设计这栋大楼时曾说,楼里每一套公寓的格局都应各不相同。波普勒领会到这一关键思路,将其运用在墙壁的处理上。首先,他将分隔起居室和厨房的墙壁拆掉了一部分,扩大了门的比例,使厨房成为半开放式。这样做,不仅引进了充足的光线,让内部空间显得更开阔,还带来一幅壮观的全景画——厨房和起居室的一面墙恰好是大楼外立面凹进去的那条优美的弧线,墙壁的阻隔减小后,在居室内特别是较远的位置看这条弧线,更具动感。

红黄蓝的一次致敬1( 起居室从起居室看到的厨房和卧室一角 )

弧线的对面,有一条笔直的长走廊,连通了门厅,将90平方米的公寓分为一大一小两个空间。走廊一边是一串“公用”的空间——厨房、起居室兼餐厅、书房,一边是私人用的空间——卧室和卫生间。当走廊上的门打开,起居室、卧室里饱满的色彩便反射到走廊白色的墙上。光线,是波普勒的重要装饰物和道具。他给起居室和卧室定了相同的色彩主题,柠檬黄、水蓝、中国红。除了地板均为红色,两个房间墙壁和天花板的颜色做了个颠倒——起居室有水蓝色天花板、柠檬黄的墙壁,卧室则为黄色的天花板、蓝色四壁。因为光线照进房间在天花板和墙壁上进行漫反射的角度不同,于是同样的蓝色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小小玩了一把排列组合把戏,就配出两个完全不同的调色盘。

三原色用得太大胆了,波普勒为每面墙壁加上了或宽或细的黑色边框,似乎想稍稍做个约束。主人舒尔兹曼也意识到了,他只挂了少许上世纪前半叶的绘画和摄影作品,让陈旧的颜色平衡一番过于鲜亮的色调。在书房,他挂了1936年版《茶花女》电影的古董彩色海报。这个茶花女的扮演者是葛丽泰·嘉宝,舒尔兹曼12岁时在电视上看了嘉宝演的《茶花女》,从此成为她的“粉丝”。神秘、后半生避而不见世人的嘉宝,安静地把房间里不同的颜色融合在了一起。■

红黄蓝的一次致敬2( 卫生间 )

家具和装饰物,仅用白色就够了

西方谚语说,鞋匠的儿子不穿鞋。波普勒坚持“少或多都要达到极致”的生活观,他自己的家可没有客户的家那般绚丽、堆砌。他不愿仅仅为起居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舒尔兹曼也认同这一观点,他之所以抛弃旧有搬进新家,就是希望清晰、有条理的家居环境能够让他的生活、思考更加清晰,更加有条理。旧的痕迹,他抹得算彻底,除了一个20世纪30年代的五斗橱,没有多带来一件旧家具和装饰品,尽管它们都很适合新的居所。

红黄蓝的一次致敬3( 书房 )

新居的家具和装饰是那么少,按照“清晰、有条理”的原则摆设。比如舒尔兹曼的主要活动空间书房,只一组大书柜,一张古董靠背椅,和荷兰设计师里特维尔德(Gerrit Rietveld)设计的名为ZigZag的透明桌椅,再就是一幅画、一条地毯、几盏灯而已。

家具、窗帘、灯具、画框和多数纺织品,是纯白色,即便古董椅子也刷成白色。起居室墙角,漆了白色亮光漆的白色立柱状柜子仿佛是抽象派的雕塑作品。比起来,铁蓝色的餐桌椅,洋李紫的沙发反倒成了点缀。而那盏新西兰设计师杰里米·柯尔(Jeremy Cole)的白色吊灯“繁花”(Blossom)正是对室内缤纷色彩的视觉隐喻。■

红黄蓝的一次致敬4( 书房 ) 装修家居红黄蓝波普风格起居室厨房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