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债券型基金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老谢
在今年一季度开放式基金的收益排行中,股票型基金全部陷入亏损,而债券型基金占据了排行榜的前10名,其中融通债券以2.84%的净值增长率排名第一。业绩的此消彼长也吸引了投资者的追捧,今年一季度,债券型基金的销售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火爆场面。
债券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的区别在于投资方向不同,后者主要在股票二级市场进行投资,而前者主要投资者于债券市场,比如国债、企业债、金融债、可转债以及央行票据等等。随着前两年股市的火爆,很多债券型基金开始转型,不再单纯投资于债券,而是以部分资产进行新股申购甚至进入股票二级市场,这成为过去两年内债券型基金的主要收入来源。2006年,债券型基金的收益为16.16%,2007年收益为23.56%,虽然难以和股票型基金的高额收益相提并论,但是对一些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而言,为抵御CPI的上涨,债券型基金还是可以选择的投资工具。
与股票型基金相比,债券型基金的风险的确要小很多,但也并不意味着这是毫无风险的避风港。以纯债券基金看,其风险主要来自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如果未来利率水平走高,债券收益会随之下降,反之,如果利率降低,债券收益将上升。简而言之,债券收益和利率水平呈现跷跷板关系。目前我国处于升息通道,虽然在美国连续降息的压力之下,我国升息的空间被大幅压缩,但未来仍有加息预期,对于久期(到期时间)较长的基金,利率风险不能忽视。信用风险主要来自债券发行方,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收益率较低,同时风险也较低,反之,信用等级较低的债券,收益率较高,与此对应的风险也较高,比如企业债的风险一般会高于国债。
以上是传统意义上债券型基金面临的风险。随着前几年债券型基金开始转型,纷纷涉足新股申购甚至股票二级市场,股市的波动成为债券型基金的主要风险。2007年债券型基金获得超过20%的收益,其中很大部分来自新股申购的无风险收益,但是随着今年股市的大幅下挫,以中国太保为代表的股票甚至跌破发行价,新股申购不再是无风险收益,债券型基金也面临很大的挑战。因为有些基金在二级市场获配的新股,并不能在上市当天即获利卖出,而是有一定的禁售期,在禁售期之内,股价会有大幅下降跌破发行价的可能。另外,一些债券型基金投资可转债,在到期债转股后,同样也会面临股票二级市场的波动风险。对于申购债券型基金的投资者而言,需要事先获知该基金在新股申购和二级市场上的资产配置,如果希望规避股市风险,最好选择纯债券基金,也就是全部投资于债券的基金。
对于投资者而言,最好首先测试一下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以此确立投资目的和收益预期,然后才能明确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投资产品。如果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只是为了获取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和CPI的收益,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都是可以考虑的选择。如果有着较高的收益预期,只是因为忍受不了股市的波动而选择债券型基金,那将注定要大失所望。虽然位于今年一季度开放式基金收益排行榜前列的都是债券型基金,但这样的水平也仅仅是相对收益,绝对收益依然不高,排名第一的融通债券也不过为2.84%。如果以跑赢CPI为目标,这样的收益还说得过去,对于那些追求高回报的投资者,这样的收益水平显然过低。如果只是因为股市短期波动而从股市或者股票型基金退出,转而投身债券型基金,股市回暖之际,债券型基金的收益注定还是会大大落后于股票型基金。
所以,投资的关键在于对自己有相对明确的回报预期。如果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债券型基金是不错的投资标的。如果有较高的回报预期,那就要具备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如果只是因为市场的波动而频繁转换自己的投资风格,或许能规避一部分风险,但也注定会踏空相当的收益。 债券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