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的爱情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阿猫阿狗 图/谢驭飞未完成的爱情0

说起艺术作品中的爱情,那些没有完成的、比起以大团圆做结的,好像总是更加让人荡气回肠。

法国电影《芳芳》里唯美的男主角从小就从母亲众多而更换频繁的情人那里找到某种规律,认定男欢女爱,一上了床全完蛋,于是宁愿看着她而永不接近。这类退缩明显源于某种恐惧。而恐惧源于欲望,自己的,以及对方的。不能自足是无能,不能让对方满足是无能的平方。物质上的满足,简单如奢侈品和性,已足以让英雄气短,更遑论其他。《罗马假日》里的公主就算肯屈尊下嫁,记者也是万万没有勇气接着的。如果恋爱是种简单的供求关系,那供不应求的最终结果,必然还是——分手。

难道说让人恐惧的是日常生活的折磨最终会让爱情褪色?那么又怎么解释那些并非美女俊男的不成眷属呢?比如苏联电影《合法婚姻》里的那一对。谈不上美女俊男,而且俩人最亲密的一个镜头就是女的给男的缝扣子:衣服穿在男的身上,女的低头用牙咬断线……这对假结婚的夫妻,在几经波折终于互诉了衷肠的当夜,女的因为在医院看护伤员加了夜班,而一心杀敌的男的却突然被获准次日一早上战场。片尾用一个无限长的长镜头逼人泪下:载着男主角的有轨电车,隆隆驶去,却久久不肯在视线中消失,而无限缠绵惆怅的音乐里,淡进的字幕冷冷地诉说某年某日该男为国捐躯……一副你不落泪电影绝不演完的架势。难道说要是不把他们拆开,不足以控诉战争的残酷?

还是说因为所有的故事都不过某种投射?我们都不自觉地把自己投射其中,变成了故事的男女主角。如果她光芒四射,面孔身材无懈可击,那么我就算不是格里高利·派克,那至少也是心地淳朴、力大无穷的金刚。就算他很丑也不温柔,那么我就算不是美丽善良、侠肝义胆的埃斯米拉达,至少也是美丽善良、坚贞不渝的人鱼公主。难道说他们的完满而不完成,就足以宽慰我们自身以及身边人的不完美么?

于是不妨一推到底,把一切推到永远不知餍足的人性,于是借口更显高妙,于是我们更相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因为停不下来,所以永远在路上,也永远在追逐。于是自欺说,生之意义,就在其中。明知道无论全知全能的学者,还是光彩照人的明星,只要是人都是凡夫俗子不免吃喝拉撒,那么人类为什么还需要那种描摹未完成爱情的艺术? 完成爱情

上一篇: 他们喜欢摔杯子
下一篇: 何必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