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集资修路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广州 老王
前几天父亲从湖南老家来电话,说村里修路,需要集资,人均1500元。像我这样户口早已从农村迁出的人,同样在集资范围之列。我在广州的一家3口,加上老家已年迈的父母和更年迈的奶奶,一共6口人,总计9000元。
修整道路,方便出行,是件好事。但9000元对我这样一个在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拿薪水的人来说也不是一笔小数目。我问父亲,村里修路,政府没有补贴?父亲说,如果是乡道或是村道,镇政府能解决一部分,但我们这个自然村在镇尾,有很长一段路政府是不管的,筑路资金完全靠村民自筹。我问父亲,要拿这么多钱,村里人能负担得起?父亲说:“每户要筹的修路钱相当于一户人家近两年的收入,当然会有很大压力,但其他村的路都修好了,我们也不能落后呀!路修不好,村里年轻人娶老婆都要掉价呢,所以大伙商量再难也要把路修起来。”听了父亲的话,无语。
离家多年,我庆幸我现在生活的这个城市在筑路时没有找我集资;作为一个生长在农村的人,我困惑,在国家提出要加快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的背景下,道路修建作为农村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任务怎么会都落在村民的头上呢? 农村修路集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