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来拯救在线音乐?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董璐( 在法国戛纳举行的第42届世界Midem音乐博览会上,一位观众正在收听在线音乐
)
2007年12月20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海外7大唱片公司诉百度侵权败诉,结束了这起长达2年半的音乐版权诉讼。也是在这一天,同一个合议庭,唱片公司诉雅虎中国音乐搜索侵权案胜诉。雅虎中国法庭失意就像是一个信号,引爆了接二连三的版权诉讼。今年1月,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起诉百度侵犯50首歌的歌曲著作权。2月5日,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在一份声明中称,环球唱片、索尼BMG(香港)以及华纳唱片等3家公司联合起诉百度,并向搜狐公司的搜索引擎公司搜狗递交了律师函。2月27日,一家名为“北京源泉知识产权代理公司”的机构也向百度发出律师函,要求百度断开侵权音乐的链接。“这只是一系列维权举措的开端。”“音著协”总干事屈景明表示。就在百度的版权官司打得火热时,Google与巨鲸网发布了一项合资合作计划,以提供免费的正版音乐视听和下载服务,并尝试用广告来获得商业收入,这是国内互联网领域首次明确提出免费正版数字音乐的商业模式。唱片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的这场博弈,在赌什么?
2005年,台湾地区资深音乐人何厚华从内地收到了第一笔版税,共50多万元新台币,这还只是他10年前的作品《有多少爱可以重来》这一首歌的版税,为此他的朋友愤愤不平地说:“如果你从10年前开始收版税,铁定已有500万元新台币的收入。”促使“音著协”下定决心维权的,正是让音乐版权人心理无法平衡的利益。百度从2005到2007年净利润增加了10倍,而“音著协”在同样的时间段里,收入却缩减到原来的1/10。虽然何厚华也希望网站上的音乐正版化,作为作者的他可以拿到版税,然而他也非常清楚,这在目前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实现的,“网络来得太快,它的无国界可以让音乐打破地域性,传播得更迅速,但也难以约束”。在他看来,目前唱片公司一面起诉百度,一面又寻求和它合作的两面派做法,和唱片公司长久以来在媒体面前扮演的“卑微角色”大有关系。
曾在英皇娱乐台湾分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的何厚华,对这段历史非常熟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唱片公司对媒体的宣传特别依赖。为了达到宣传效果,唱片公司根本不顾及版权。”据何厚华估算,唱片公司推出一张专辑平均要花1000万至2000万元新台币的宣传费,占制作成本的大头。然而唱片公司长久以来形成的“为宣传牺牲作者利益”的做法在网络时代没有任何的改变,他们甚至并没有意识到互联网会变成一个利益平台。直到2005年唱片公司从无线内容提供商那里赚到钱,无线音乐收入成为命脉,唱片公司开始不甘心互联网公司独享在线音乐的收益,于是只能将枪口对准通过MP3搜索快速提升至第一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公司,这便是7大唱片公司起诉百度官司的缘起。“这种官司最终结果肯定都没有输家,因为这将有助于唱片公司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百度副总裁任旭阳指出。虽然次年7大唱片公司被判败诉,但唱片公司获得了和百度谈判的机会。
然而,虽然2007年全球数字音乐销售增长了约40%,但并不足以弥补CD销售的下滑,整个2007年的音乐市场萎缩了约10%。唱片界又一次找到了借口,IFPI呼吁互联网服务商担起更多的责任,断掉不断上传非法文件的用户的网络链接或阻止用户下载非法文件,因为2007年非法交换文件数量达到了数百亿,非法下载音乐文件的数量与合法销售音乐文件的数量之比为20∶1。
20∶1,这个数字可以成为IFPI愤怒的理由,但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付费下载的无力。苹果旗下网上销售数字音乐的iTunes部门,虽然有可能在今年超越沃尔玛公司,成为美国最大的音乐产品销售商,然而也避免不了平均每部iPod上只有3%的音乐是购自iTunes商店并受到DRM保护的无奈。巨鲸网开始走的也是单曲付费下载的模式,一直运营惨淡,而华旗创办的爱国者数码音乐网同样难以实现盈利,只是成为销售MP3播放器的附属。何厚华此前担任顾问的台湾酷乐时代公司,在付出了4亿多元新台币的版权费给4大唱片公司之后,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回报。
“百度是绊脚石。”在线音乐推送网站友播网的创始人郭春龙,这个期待在数字音乐行业有所作为的人,再也无法矜持地保留自己的意见,“我们希望它能被告倒,百度已经成为一个霸主,涸泽而渔,用免费音乐来冲击之前音乐市场的培育价值,劣币驱逐良币,音乐人已经没有环境去创作了。”郭春龙说的是国内音乐人普遍面临的困境。不过他也很无奈地表明百度不可能被版权诉讼压倒,“所有诉讼目前只能要求百度将侵权的链接删去,但只要有新的网站提供下载,百度始终都能搜索到”。
与百度同时接到律师函的搜狐则表示,MP3搜索并非劣币驱除良币。搜狐公司技术副总裁王小川解释道:“音乐的盗版和传播并非网民通过MP3搜索独有的现象,盗版CD、FTP网站、小的音乐网站、BT站点以及迅雷,甚至网民间的手机蓝牙传输都是更普遍的渠道,管理这些分散的渠道和建议网民的行为习惯是非常困难的。MP3搜索能够有效地建立一种集中管理和控制的渠道,尽管现在内容上鱼龙混杂,但有望成为产业链的一环。”他表示搜狗曾多次尝试和音乐版权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但是因为音乐词、曲、歌手的网络版权非常分散,以及版权公司对互联网应用的不了解,从权益到合作模式上都没有有效的进展。
版权公司对互联网应用的不了解,这恰恰是最关键的。更多诉讼的根源是唱片公司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在线音乐的商业模式,CD销售的下滑已经迫使他们将盈利希望放在现场演出上,并因对在线音乐的彷徨而变得暴躁。反而是像何厚华这样的音乐人对互联网的音乐推广价值和版权问题看得更积极。2004年美国佩尤研究中心(PEW)一项对2755位音乐创作者的调查表明,高达83%的音乐人认为,提供免费的在线试听和下载可以促进他们的CD销售和演出参与人数的增长,且大多数人不认为美国唱片工业协会(RIAA)打击互联网音乐文件共享有利于他们。也许,停止无休止的版权诉讼,探讨如何在免费提供正版音乐服务的基础上盈利才更有意义。Google就在此时明确地打出了广告牌。
Google中国与巨鲸网的这次合作是Google首次切入中国在线音乐市场,这显然是一个借道行为。在版权官司愈演愈烈的情景下,做音乐搜索的首要前提是避开版权纠纷,巨鲸网用2年时间建立的音乐数据库能让它节省不少时间和成本。谁也不知道姚明参与投资的巨鲸网到底有多少能力,并且通过何种方法说服了Google中国。在去年12月的第4届中国传媒经济年会上,巨鲸网CEO陈戈曾断言2008年是正版数字音乐元年。他认为:“免费下载正版音乐的赢利模式,就是在这个音乐频道放广告。盗版音乐的产业链基本上就是凭两个字来竞争——便宜。当正版的音乐公司在免费的基础上,拥有了很多的资源,比如明星资源,并且能够提供更好的一站式音乐服务时,盗版音乐就会逐渐失去市场。”不过,Google和巨鲸网提供的是带有DRM的正版音乐,用户下载后不能复制和传播该文件,这种模式是否能够被习惯于复制和传播的网民所接受,本身就存在着先天性的疑问。■ 拯救音乐在线音乐巨鲸音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