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书中的漂亮小玩意
作者:曾焱( 1930 年奥地利名画家科克施卡 (Osker Kokoschka) 为温勒(Hans Maria Wingler)制作的藏书票,后者是音乐家马勒的遗孀阿尔玛的情人,曾有油画《风中的情人》纪念这段恋情。1962 年柯克施卡在票上第二次签名,这极少见,21.5 厘米 ×17.5 厘米
拍卖估价 1.2 万〜 1.5 万元 )
吴兴文重点收藏研究西方藏书票,大约有1.6万张。他说以自己的经历,20多年收藏是一个三段式:最初按照不同主题来找藏品,比如在西方藏书票中永恒的“堂吉诃德”,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欣赏到各国不同的艺术风格;第二个阶段选择从藏书票作者进入,比如选定比亚兹莱后,就要尽可能深入贮备和他有关的一切信息;最难的是第三阶段,从大堆信息中循蛛丝马迹去发掘名人藏书票,此次拍品中估价最高的就是这样一枚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的私人藏书票,伊丽莎白二世、乔治五世和温莎公爵藏书票也都是不易见到的藏品。
通常都认为1450年由德国人制作的“刺猬藏书票”是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但在15、16世纪藏书票仍然极少,只有贵族家里或者修道院中见得到。它的图案直到18世纪仍以象征权势和财富的家族纹章为主,华盛顿藏书票上的奇彭代尔式纹章就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图案。一张藏书票,有三样东西基本是约定不可少的:拉丁文“Ex Libris”,意即“予以藏之”;票主的名字和藏书年份。此外制作者未必一定签名落款。吴兴文考证过,直到19世纪欧洲进入工业社会,文化阶层转而崇尚手工,藏书票作者的地位才开始从物品制造者提升为艺术家,而文人画家也乐得参与这些手工游戏,这和中国明中期后,士大夫崇尚手工而让各种手工艺人地位提高是同样的生态环境。
中国人最熟知的西方藏书票作者应该是英国插画家比亚兹莱,20世纪30年代鲁迅、叶灵凤这些中国最早的藏书票收藏者便把他介绍给了读者。在吴兴文的收藏系列中,我们可以体味到更丰富的趣味,他所推崇的藏书票作者拜劳斯(Franz von Bayors)、埃舍尔、芬格斯坦,在这次拍卖展览上都有呈现。奥地利人拜劳斯作为画家并无大成就,在印象派、表现主义一日日气盛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那种洛可可画风门前冷清。但拜劳斯从1902年开始藏书票设计后,却很快受宠于上流社会,1909~1916年达到巅峰。西方对藏书票的收藏研究风气其实也是从19世纪后叶才真正开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化艺术名士时髦掺和藏书票的创作。除了早些年的比亚兹莱,和拜劳斯几乎同时期的艺术家里面,维也纳画派领袖克里姆特、法国野兽派的马蒂斯等都制过藏书票,但他们多数是玩票性质,作品极少,唯拜劳斯专注而多产。他一生制藏书票据说有300多款,其中多数以水彩画成后再用照相凹版印制,在墨绿、深褐与淡橙的色调下,映衬出沉郁和颓废的唯美。拜劳斯有哈布斯皇室后裔的虚名,又曾娶小约翰·斯特劳斯的女儿为妻,他的藏书票因此更涨了收藏价值,今天仍是欧美收藏者乐于去搜罗的作品。吴兴文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收藏拜劳斯的藏书票,至今已经有100多张,这次拍卖中有他收藏的几册上世纪初国外限量出版的拜劳斯藏书票集,估价都在万元以上。
拍品中还有3张埃舍尔(Cornelis Escher,1898~1972)作品,这个荷兰人是各国收藏者都迷恋的另一位藏书票大家。吴兴文说,有人专门研究埃舍尔作品里面隐藏的数学之美,甚至产生了一个名为“埃舍尔主义者”的计算机绘画艺术流派。在他的崇拜者中,很多都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因为埃舍尔往往从阅读数学著作中获得绘画灵感,在作品中直接运用平面几何以及射影几何的对偶原则,每一处落笔都是精密计算的结果。剑桥大学国际结晶学联合会曾请埃舍尔去做演讲和展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为著作《基本粒子发现简史》设计封面时,选的就是埃舍尔版画《骑士》。
藏书票和书相伴,书卷气息是它设计中最迷人的部分。拍品中有一枚英国大藏书家爱德华·牛顿(A. Edward Newton)自制的藏书票,牛顿特意把他最喜欢的传记文学作家鲍斯韦尔(James Boswell)的名言刻在了上面——“先生,我最爱的是文学的传记部分。”这和中国人藏书章上的铭文意趣相似。吴兴文在美国藏书票收藏圈里“追踪”了7年多才得到这枚珍藏。■
藏书票的收藏和投资
1988年,吴兴文在上海请老版画家杨可扬为自己设计了一张藏书票,画面为书架和橄榄枝,这就是他1.6万张藏品里的第一张。他当时计划加入美国藏书票协会,而有一张藏品就能被接纳。以后他的收藏途径主要是通过会员之间交换、从国外旧书店或者网上搜索购买,全球最大的二手书集合网站abebooks.com成为他最重要的资讯集散地。
( 埃舍尔1947年为荷兰藏书票俱乐部制作的藏书票,下面刻着一行字“我们会出来的”,暗指“二战”后欧洲百孔千疮的生存状态
拍卖估价 8000 〜 1 万元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雅丹现在担任了中国藏书票协会副会长,属于80年代内地最早收藏藏书票的那批人。20世纪60年代在中央美院版画系读书的时候,老师李桦送她一张自制的藏书票,这是她第一次接触藏书票。80年代中期,她用自己的作品从日本名版画家川上登生手中交换到一些藏书票,那是她的第一批收藏。藏书票是版画艺术的一支,1984年发起成立“中国藏书票研究会”的人以中央美院版画系师生为主,研究会每两年举办一次藏书票展览,但直到2005年之前,这个圈子基本只是版画行业内的自娱自乐,展出和交换彼此的作品。2005年在杭州那次双年展开始有藏家过去,出现了买卖。陈雅丹说,内地普通作者的一张藏书票价格在十几元到几十元之间,名家作品单张一般为100元,最高200元,但李桦等早期版画家的藏书票已经很难买到了。陈雅丹推荐的藏书票收藏方式:1.直接向版画家订购,或由藏书票组织介绍向版画家订购;2.向中国藏书票研究会函购;3.参加每两年一次的藏书票展览会,交换或购买。■
( 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藏书票,画面为流行于 18 世纪的奇彭代尔式纹章,8 厘米×8 厘米。 这枚藏书票虽然没有作者签名,但因为票主的身份而变得十分珍贵
拍卖估价 2 万〜 2.5 万元,为全场最高
) 漂亮小玩意书中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