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殿霞:港式娱乐的陨落

作者:凌霜华

​沈殿霞:港式娱乐的陨落0

曾志伟说:“(上个世纪)70年代综艺节目进入每个家庭,节目中都会融合当天新闻,肥肥就是节目的中心人物,她的身份特殊,是所有人的家庭成员。”沈殿霞47年的演艺生涯,就是一部香港地区影视编年史,无论在电影、电视还是一些重大社会事件中,她都是亲历者。就连1972年香港海底隧道通车,她也是第一位通过的市民。在新生代的眼中,她不过是个老明星,但对于年纪稍长的香港人,她的离去让他们怅然若失。

胖子界的美女

沈殿霞在公开场合从来不承认胖对她的人生有负面影响,她说自己是“胖子界的美人”,“人可以胖,一定要胖得干净、利落”,“找男友绝不找胖子,有些胖子邋遢又爱出汗”。她的家人里除了她,体态均正常,小时她乳名“毛毛”,并不是“肥肥”。肥肥有5个姐姐,五姐叫“尾霞”,充分表达父母求子的迫切,“殿霞”也有“最后一个”的含义。沈殿霞为家中“引”来了3个弟弟,立下大功。因此她深受宠溺,贪吃不动,12岁时体重已有70多公斤。

肥肥的人生成也是胖,败也是胖。1960年,邵氏电影公司岳枫导演开拍《一树桃花千朵红》,主演是大明星乐蒂、杜娟、胡金铨。片中需要一个胖童星。13岁的肥肥背着父亲参选,满屋肥仔肥女,只有一个比她胖,偏又行动迟钝,肥肥一看信心大增。试戏时导演刮桌子,让肥肥以为有老鼠,她很不耐烦地把铅笔一放,说:“不做了。”走掉了,没想到就此入选,成为邵氏的“二帮”演员。

所谓“二帮”,即钻石级配角。上世纪60年代,香港地区电影最红的两位少女是陈宝珠与萧芳芳,一位悠闲雅静,头带白色发夹;另一位小碎卷发洋装,活泼爽利,恰好代表香港市民心中理想的女孩子形象,她们的走红程度超过后来的“四大天王”。当时香港经济起飞,她们的主要受众是工厂妹,这两个女明星不能在同一影片中出现,否则影迷要打架。可是与她们同岁的肥肥,却永远是她们的搭档——好朋友、表姐、与女主角争男友的反派。肥肥性格外放,导演一有角色就会想到肥妹,她与圈中另外6位当红小生组成了“银色鼠队”——大哥张冲、二哥谢贤、三哥陈自强、四哥陈浩、五哥秦祥林、六哥邓光荣,肥肥是七妹,抵上半个娱乐圈。他们都很罩着她,谈恋爱也要告诫她要小心被小白脸骗。第一部戏肥肥薪水就已有500港元,不到20岁就买了一层楼,那时白领月工资不过两三百港元。

​沈殿霞:港式娱乐的陨落1( 2007 年 11 月 17 日,沈殿霞与女儿郑欣宜(左)出席 TVB 台庆颁奖典礼 )

15岁的肥肥因出演《红楼梦》中“傻大姐”获得好评,但她电影生涯中第一座里程碑却是《七十二家房客》。那个年代粤语片几乎退出本港舞台,大量内地移民的涌入,使国语片一统银幕。1971年香港地区股市猛涨,全民皆股东,1973年崩盘,股民如大闸蟹被绑死,经济滞涨,犯罪率激增,大贪污案疑犯葛柏警司在被侦查期间逃离香港。市民们对前路绝望,对政府和警方的信心跌至谷底。一起跌下的还有粤语片,1972年已经完全停产。一些香港导演意图振兴粤语长片,为此,沈殿霞与楚原、曾江、张清、狄娜、石修等组成新电影公司。

1973年,楚原只花了40天就上映的《七十二家房客》这部群戏,不只是当年卖座冠军,更破了票房纪录,肥肥第一次以“上海婆”形象出现。上海,对香港市民意味着没落贵族,有精致生活和一流的趣味,“上海婆”虽然是底层小市民,却更让香港人有亲切感,周星驰的《功夫》中有大段向这部电影致敬的段落。此后,肥肥一直以上海移民的姿态出现,她出生于租界,代表富足、摩登生活。70年代她主持“欢乐今宵”时,“上海婆”是一个常设环节,无线电视台还专门举办了“上海婆扮演大赛”。旧时代的香港艺人很有责任感,即使是在极微细的小事上。肥肥更是如此,她的女儿郑欣宜在加拿大上学,为了让女儿不忘记中国传统文化,肥肥百般央求当地超市老板进一些毛笔字描红本,并且把它上升到民族高度,还在采访时不忘劝慰家长要对小朋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沈殿霞:港式娱乐的陨落2( 沈殿霞在 47 年的演艺生涯中,无论电影、电视、综艺节目,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

香港电影固然是纯粹商业化,劝世意图也非常明显。肥肥的代表作《富贵逼人》系列就是其中代表,以一个普通市民家庭买“六合彩”开始,一家人从贪慕虚荣、日日做发财梦,到最后和和美美、懂得知足即是福的中庸故事。这个系列深获平民阶层认同,沈殿霞和董骠的中年吵闹夫妻档更是延续了很多年。

与电影成就相比,真正让沈殿霞载入香港娱乐史的是她的电视工作。1967年邵逸夫进军电视业,那时已有丽的电视台,但要向观众收费,免费的TVB(无线电视)一下子抓住了观众的心。TVB 11月成立,开播第二天综艺节目“欢乐今宵”启动,沈殿霞作为第一任主持人,与梁醒波、何守信、汪明荃等人一起,主持每周的第二场,一周有五晚与香港观众见面(80年代曾一周六晚),直至1994年播映第6613次为止,制作集数之多被列入世界纪录。那些元老级主持人,有的离开电视业,有的故去,有的隐退,长江后浪推前浪,沈殿霞则屹立不倒,她开玩笑说:“我吨位重,浪推不倒。”

​沈殿霞:港式娱乐的陨落3

1971年1月26日,“欢乐今宵”由黑白改用彩色广播,成为全香港第一个以彩色制作的电视节目。肥肥也和观众们一起见证了从黑白进入彩色的时刻。TVB的第一部连续剧也是由沈殿霞领衔主演,媒体称她为“人肉台徽”。那个年代经济腾飞,但由于政治、地域局限性,香港人对本地以外的世界并不太了解,他们务实也现实,家庭观念重,价值观相当传统,看电视成了一家老小其乐融融共享的唯一娱乐。电视明星的知名度、亲和力远甚于电影明星,基本上大明星全出自TVB连续剧,周润发、梁朝伟、刘德华、张曼玉……与肥肥相比只是小字辈。肥肥说:“很多大明星来香港的第一次,都是我访问,邓丽君、林青霞、甄珍、欧阳菲菲……”她在台上是很正的谐星,主要任务看似搞笑,但更注重的是健康的搞笑,不能让观众觉得猥琐、越界。1989年,林伯欣的丽新集团和郑裕彤的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入主亚视,随后进行大改革。林伯欣以高出无线3倍的酬金将沈殿霞、曾志伟等人成功挖走,彻底将“欢乐今宵”的班底打散。因为亚视高层变动频繁,沈殿霞又回到TVB,TVB对“叛将”一向采取雪藏政策,但对于她,网开一面,继续重用。

生活中,肥肥也是老艺人的范儿,喜欢教育后辈。只要有她在片场,年轻人都不敢迟到,不敢对剧本不熟,因为肥姐会骂,曾志伟就说肥肥是他的“照妖镜”,这也是一些人认为她霸道的理由。与此同时,她也做足大姐大的气派,经常带食物到剧组分享,聚众吃饭抢着买单,别人与她争,她会生气。肥肥说自己是“国际裁判”,每天要处理很多演艺圈杂事:哪家夫妻吵架、兄弟失和、打麻将数的番不对,她都要管。她戏说,如果写自传,走出去一定被人砍死,因为她知道的内幕实在太多了。她总结娱乐圈的生存法则是:私德上要注意,你红时别人不敢出声,你掉下很多人踩你。主持、演戏时对方的台词也要背很熟,可以给对方提词,但要提得不露痕迹。接受访谈时,肥肥会经常感慨地从香港人而不是她个人角度看问题,她会说:“香港人很有福气,在这个福地上成长。”而她,也是这福地上的福气一员。

​沈殿霞:港式娱乐的陨落4

一生遗憾

“欢乐今宵”里,肥肥是无性别的。尽管有时她穿着芭蕾舞裙,或者五彩斑斓,但没人把她当女人。她表演一字马、踩鸡蛋,和男主持人贴着气球移动胖胖的身体,台上台下都是谐星。她和张德兰、王爱明、汪明荃一起组成“四朵金花”,载歌载舞,那3个女孩子是金花,她只是喇叭花,插科打诨,用一般胖人达不到的灵巧取悦大家。后来,她又和歌手罗文合组“情侣合唱团”,次次穿情侣装表演,有人问:“有没有人把你们当情侣?”肥肥摇头:“不会的。”

​沈殿霞:港式娱乐的陨落5

从与郑少秋同居,她才作为女人出现。她的恋爱史三只手指数得过来,偏爱“排骨精”。郑少秋年轻时外号“半边人”,风吹得跑,却天生怜香惜玉。作家林燕妮在文章中写道:“TVB的男生们笑说:‘如果电梯里有个美女,电梯未上到20楼,阿秋已把女的搞定了。’沈殿霞不是美女,郑少秋也不爱她,他爱的是玉女森森。只是森森请肥肥递分手信给他,二人由此来往密切。那时郑是刚出道的小艺人,肥肥已经是“镇台之宝”。他们相恋后,郑少秋才有机会在《书剑恩仇录》中一人分饰乾隆、陈家洛、福康安三角,一举成名,成为古装风流公子的不二人选。

肥肥习惯人前人后的大姐大形象,郑少秋说她是“总司令、感化官,老是认为她做得都对,我做得全都不对,我必须由她指挥,或是由她感化”。这种管束细到了一言一行,不知这种抱怨是不是借口。肥肥在后来总结失败婚姻时说:“不要给男的一种感觉,女的比男的强,尽量少打理自己事业。”1983年,她停下了香港的工作,陪郑少秋去台湾拍《楚留香传奇》,郑因此认识了后来的妻子官晶华。在香港,人人知道沈、郑同居,了解沈殿霞的泼辣,不敢捋虎须,但台湾就防不胜防。肥肥在中间去美国剪彩,3天后回来发觉郑少秋改了密码箱的密码,她坐在地上从000开始推,推到手指皮发白,终于打开箱子,看到郑少秋变心的证物。

她问郑,他赌气说:“要不马上结婚。”她立刻同意。结婚太仓促,订不到大号婚纱,肥肥穿着旗袍交换戒指,她一直深悔选了蓝色旗袍,很不吉利。某天郑少秋站在镜子前自言自语:“我给3年时间,你替我生儿子。如果你没有可别怪我。”沈殿霞为了生子竭尽所能,她生了女儿郑欣宜,患上糖尿病,郑少秋飞到加拿大陪她,不久后又找借口与官晶华同游日本,被媒体曝光。8个月后,肥肥终于感到再不离婚连自尊也没有了。她说自己生产时已经预感到此后一生中只有女儿相陪。

此后很长时间,香港传统的伦理观使公众一直谴责郑少秋的负心薄情,他不得不长期在台湾发展。即使回香港,TVB也刻意不安排肥肥和他碰面。一股气梗在胸口,有10年时间肥肥都没有缓过来。她刚离婚时哭得太多,眼睛老花了。别人不能在她面前提郑少秋,在已经消气之后,她还说:“如果没有小朋友,走在街上,我也不会和他打招呼。”第三者官晶华更不会得到她的原谅,她在离婚协议中讲明:“任何时间、地点,阿秋可以见女儿,但官晶华不可在场。”可每次郑少秋接女儿,“车里都坐着这女人,阿秋应该识趣”。肥肥说,“我没必要和她聊天,我也不会撕破脸,好肤浅,这不是人做的事”。

大概在1998年,肥肥已经不再忌讳他们的名字。香港回归一周年晚会上,曾志伟与她合唱《心太软》,唱到一半时曾突然说:“坏人不要指着我,指着那个姓郑的。”肥肥说:“不要乱讲,你刚才迟到,我等啊等。”把话岔开了。1999年,她和郑少秋、郑欣宜一起参加颁奖礼,释去前嫌。但这之后,她讲话的闸门大开,在访谈中提到郑少秋的精子弱,相对于郑的缄默,一部分人对沈的同情渐淡,转而维护性格软弱的郑少秋。

沈殿霞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郑欣宜执意进入娱乐圈,她赶紧搭桥铺路,托人送礼。郑欣宜在迪斯尼乐园扮白雪公主被观众投诉,肥肥心疼得痛斥香港市民,令她的“开心果”形象减分不少,不过在她心里,一切都没有女儿重要。为了给女儿留下更多遗产,她不惜与多年老友翻脸,贱卖房产,生怕外人欺负女儿。郑欣宜从小开口就会说:“我吃得非常随便,简单煮鲍鱼、鱼翅就可以了。”患绝症后,她强撑病体,出席了TVB台庆颁奖典礼,据称在嘉宾休息室里,肥肥拉着女儿的手拜托TVB诸位高层日后要多加关照。为了在那几个小时里能够看起来精力充沛,她注射了对身体有损害的强心针。从她生病到去世,她的女儿终于一夜长大。 娱乐沈殿霞陨落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