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与中国皇帝的朗照图册

作者:李晶晶

法国总统与中国皇帝的朗照图册0

( 乾隆印章 :“八征耄念之宝”、“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太上皇帝之宝” )

1932年5月6日这一天,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保罗·杜梅(Paul Doumer)应邀参加一个由经历过“一战”的老兵们办的书展,他在欣赏这些出自名家之笔的文字时,谁都没有注意,一个年轻人掏出手枪,对准了正在接过法雷尔签名图书的杜梅。

保罗·杜梅死后,留下了众多藏品。在他的遗物中,有不少来自中国的古董和艺术品,其中,一方小木盒被包裹得严严实实,显然里面的物品是保罗·杜梅生前极其珍爱之物。打开木盒,呈现出来一本精致的图册。图册纵18.5厘米、横9.5厘米,做推篷装,上下各有木版,封面的木版中间竖刻“鉴古席珍”四字。翻开第一页,正中钤“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印章一方;第二页正中钤“八征耄念之宝”印章一方;第三页开始是正式的画幅,上半部为乾隆皇帝亲笔书写“朗照”二字,下半部中间为一圆形画面,上画乾隆皇帝的正面肖像,画得十分细致,颇具立体感,明显带有欧洲绘画的风格,可以断定是出自供奉宫廷的意大利传教士画家郎世宁的手笔。“朗照”就是在照相术没有出现之前,依照真人所绘制的人物肖像画,在中国古代也称为“写真”、“影像”等。为什么一个法国总统要收藏一个中国皇帝的“朗照”呢?

19世纪末法国在与德国进行的争霸欧洲大陆的战争中,割地赔款,损失惨重。在与英国的殖民地争夺中,又丢失了印度、北美等地。为此法国政府内外交困,为了法国的殖民利益以及转移法国人对国内政治困境的关注,法国加紧了对法属印度支那的殖民活动。法属印度支那是法国殖民地在东南亚的一部分,实行联邦制,其组成包括今天的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首都位于河内。

就在这个时期,保罗·杜梅任法国在印度支那总督时提出了一套体制:以高度中央集权为特征,总督集大权于一身,驻各地的法国殖民官员和土著官吏都直接对总督负责。这套体制在后来被称为“杜梅体制”。托马斯·霍奇金(Thomas Hodgkin)在他的《越南:革命的道路》(Vietnam:The Revolutionary Path)一书中写到,保罗·杜梅曾向国会说过,“他的任务是向法国证明印度支那有巨大的商业利润,印度支那是他们获利的源泉,及向纳税人证明他们将不再需要继续为此纳税”。同时为了保证法国在远东能有一个坚固的经济和政治根据地,他又把手伸向了中国的云南。

1898年,法国以武力相挟取得滇越铁路修筑权。之后1901年6月15日,在中法两国还没有正式签订修建滇越铁路的协约下,杜梅已与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巴黎伊士公特银行、推广法国工商银行、工总银行等签订了《海防云南府铁路合同》,将修建滇越铁路滇段的修路权转让给这些财团。1903年,中法签订《滇越铁路章程》,滇越铁路云南段正式动工。7年后,全线竣工。凭借这条铁路,法国殖民者控制了云南的交通,掌握了锡商的命运,操纵了云南的金融,支配了云南的邮政和电讯。

法国总统与中国皇帝的朗照图册1( 《御制“鉴古席珍”乾隆肖像图册》 )

在杜梅积极修建越南到昆明的铁路线时,另一批法国军队正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组成八国联军,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在攻陷北京后,八国联军开始了长达数日的公开抢劫,英、法士兵把各类珍宝抢光以后,又搬取大件之物,用大衣包、布袋装,运回驻地。法国天主教主教樊国梁从一个官员家里抢走价值100万两白银的财物,法国侵略军统帅佛尔雷一个人抢劫的珍贵财物就有40箱。法军抢劫礼王府白银200万两。位于故宫旁边供奉皇家祖先的影像、绣像的“寿皇殿”也没有逃过厄运,里面所有的影像不是被毁就是被拿走,“鉴古席珍”乾隆肖像图册也在其中。

然而,这本《御制“鉴古席珍”乾隆肖像图册》又是怎么到了保罗·杜梅总统手里的,事隔一个世纪,我们已无法去询问当事人。不过从保罗·杜梅在印度支那任职的时间,与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做对比,发现为同一时期。同时,越南作为法国侵略亚洲的前哨基地,因此,参加完北京的战事后,法军必通过越南回国,也许就是在那个时期,这本乾隆肖像图册流入了杜梅之手。

法国总统与中国皇帝的朗照图册2( 乾隆皇帝亲笔书写“朗照”二字及郎世宁所绘乾隆肖像 )

当时欧洲家庭装饰以效仿东方风格为时尚,搜罗明清官服祖先画像悬之厅堂,以增加东方气氛,一时流为风气。“这本图册属于乾隆早期的作品,但又钤有太上皇的印章,说明乾隆皇帝在七八十岁之后都还曾经观赏过这件作品。”在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聂崇正看来,这应该属于乾隆置于案头经常观赏、把玩的心爱之物。杜梅由于长期驻扎在亚洲,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都有所了解和研究。他深知中国画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所描绘主题多为山水和花鸟,人是极不重要的主题。这与西方绘画艺术中以人为主体的描绘风格大相径庭,而这本肖像画册是由欧洲画家和中国画家合作完成的作品,则尤显珍贵。“画上画家的署名的格式也非常特别,所有的画家都不写自己的姓而只写自己的名,如‘邦达’、‘一桂’、‘维城’、‘观鹏’,这种现象在清朝的宫廷绘画中极其罕见,甚至可以说是目前见到的唯一的实例。”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聂崇正如此说道。从后页的跋文看,或许因为这是君臣一起观赏古玩的一次雅集活动,故而君臣之理、君臣之间的界限不是十分严格。乾隆肖像图册集乾隆御容肖像、御笔题记及御制诗、古玉印钤本、侍从诸臣跋语、宫廷画家的画作于一身,在同类作品中不多见。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这位富有想象力和擅长理财的总督一直对它视若珍宝。杜梅在印度支那任期结束返回法国时,这本乾隆皇帝的肖像图册也随他一起到了法国,并且一直跟随在他身边。在杜梅去世后这本图册一直由他的后人所收藏。

2005年11月22日巴黎佳士得秋拍“亚洲艺术精品”的专场上,曾推出过4件保罗·杜梅的藏品,这件《御制“鉴古席珍”乾隆肖像图册》也在其中,由此这件艺术品才得以与世人见面。当时估价为7万?9万欧元,没想到拍卖时价格一路飙升,最后被一外国藏家以107.6万欧元买走。

但是在中国,对于这一类的人物肖像画,一直被认为是画匠谋生的作品,无法与文人画相提并论。并把肖像画家列于江湖谋食之流,而为文人画家所轻视。而西方收藏文化观念与东方多有不同,对于我国帝王、嫔妃、官员肖像作品多有购置,因此许多精美的肖像画作品往往散佚海外。如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阎立本《历代帝王图》,日本京都教王护国寺藏《不空金刚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美国弗利尔博物馆、美国耶鲁大学分藏《睢阳五老图》,以及法国吉美博物馆藏郎世宁用中国毛笔所绘《乾隆肖像》。法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郎世宁所绘《乾隆帝后和十一位妃子肖像》等。

今天,中国的收藏家已经开始意识到这类写实、写真类的人物肖像图所具有的史料价值。在今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上,清乾隆《御制“鉴古席珍”乾隆肖像图册》以3857.7万港元的高价被内地在香港地区居住的一位女企业家拍得。■ 乾隆嫔妃朗照法国乾隆皇帝中国法国艺术文化中国图册杜梅总统印度支那

上一篇: ​买墨小记
下一篇: ​投连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