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期的舞台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陈晓帆)
( 位于地下室的门厅 )
巴黎歌剧院和巴黎皇宫之间的一片地区,在17世纪末成为贵族、艺术家、作家们聚会的地方。这里有一座独门独院的宅子,曾是17世纪德高望重的大主教、神学家鲍修哀(Jacques-Benigne Bossuet)的故居。在欧斯曼男爵主持的巴黎旧城改造期间,宅院被改造成工厂,40年后庭院后部又加了一间仓房。现在,这间内部矗立着树根铸铁柱子的仓库被改成住宅,是一位年轻的艺术品交易商的家。
主人是位单身汉、狂热的旅行家,把每个假期都奉献给了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对外开放的贵族宅邸、私人画廊,尤其热爱印度和俄罗斯的艺术。他的密友克里斯托弗·雅荣-德热姆(Christophe Joron-Derem),给了他很多建议。德热姆是法国历史最悠久的德鲁奥(Drouot)拍卖行的资深拍卖商,对藏品陈列很有一套。他摆放艺术品的方式不拘于传统,比如说,2006年他租来皮卡迪的一座城堡,今年又租来17世纪著名建筑师弗朗索瓦·蒙莎的杰作——梅森-拉斐特城堡,重新装饰,将其布置成拍卖品的展览会所,市场反响很好。
耍惯了大城堡,小仓房同样玩得开。雅荣-德热姆将这个小库房布置得极富舞台效果,甚至可以直接在这里上演剧目。进了大门,先随着一串台阶来到位于地下室的门厅,来者似乎变身印第安纳·琼斯,进入了某个宝窟。门厅之后,藏着更衣室。穿过门厅,迎面一串陡峭的楼梯,楼梯两旁的墙壁上一盏盏灰白色贝壳形的塑料壁灯亮了。灯,是法国20世纪40年代新古典学派领头人让-查尔斯·莫尔(Jean-Charles Moreux)的作品,它们引导楼梯向上延伸到一个较正式的开阔空间。
上面的空间,主人和雅荣-德热姆没有按照传统的家居空间处理方式用墙壁分隔出一个个房间,除了隔出厨房和卫生间,其余部分就那么照仓库的原样敞开着。雅荣-德热姆没有用仓库原有的工业化元素,而是用视觉效果来赋予居室现代化,这样能让日常生活更舒适,更符合人类对居所安全感的要求。他将所有墙壁和天花板刷成白色,但在地下室和楼梯间的墙壁,表面做出大块方砖的效果,居室成了采用错视画法的绘画作品;宽木板拼成的地板和原有的铸铁柱子则是炭黑色,这种颜色的涂料通常用来漆多层车库。
以楼梯间为分界线,楼上一边是“卧室”,一边是“起居室”。卧室四周挂了帘子,有客人来,拉上帘子就挡住了隐私。卧室里,深红色帝国风格的木床上方的墙上,挂着19世纪末印度某位大君气宇轩昂的肖像。主人是个流行音乐高段“粉丝”,把一套高保真音响和一把电吉他也放在了卧室。
( 卧室 )
卧室外,是个小小的会客区。会客区里家具不多,只一黑色小柜和两把高靠背蓝黑色皮椅。小矮柜由法国设计师雅克·安德奈特(Jacques Adnet)设计,圆形皮椅是菲利普·斯塔克20多年前为巴黎著名夜总会“巴尔扎克”做的设计。相应地,墙上的画框全部是朴素的黑木框,框起来的作品除了意大利、印度的黑白老照片,就是皮埃尔·阿雷钦斯基(Pierre Alechinsky)和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的黑白画。从绘画的选择,看得出主人的性情。他收藏了眼镜蛇艺术群代表画家、老顽童阿雷钦斯基的一幅线描画,涂鸦艺术家巴斯奎特的《柏拉图》和《维纳斯》,三幅作品充满童稚,让会客区不那么严肃。
但这间仓库又不仅用来展示高端设计、昂贵古董、抽象艺术作品的住所,好玩有趣的细节也随处可见。起居室的一头,主人给Marco de Gueltzl设计的转角沙发上镶了大颗闪闪发亮的玻璃饰钉,方正的老沙发立刻焕然一新。沙发宽宽的靠背上,放了一尾外形看上去和整体氛围不那么协调的刺鲀鱼。它浑身的刺乍着,凶神恶煞,猛一看会吓一跳,再看发现它有股子憨劲,是主人在逗你玩。沙发的高靠背让这个小环境很有安全感,刺鲀是守护神,坐在里面可以静下心来好好欣赏墙上荷兰画家基尔·范·瓦尔德(Geer van Velde)、美国涂鸦大师凯斯·哈宁(Keith Haring)、法国立体主义画家奥占芳(Amedee Ozenfant)等人的作品,以及一幅19世纪末印度苦行僧的肖像。
( 卧室外的会客区 )
好玩和精良、历史厚度和异国情调的结合,在这间住宅里反复出现。起居室中央,当代家具设计大师普奇·德·罗斯(Pucci de Rossi)设计的“凯旋门”柜子被当做供桌,供奉了一尊古高棉王国的神像。酷爱恶作剧的罗斯被誉为设计界的诗人,他出生在意大利小城维罗纳,30岁定居巴黎,异想天开地设计出大量超现实风格的家具。如果巴黎的这间仓库里要上演《爱丽丝漫游奇境》,罗斯的家具是最佳的道具。主人收藏了罗斯的几把座椅,有像一辆板车的长榻、扶手椅、单人沙发,椅面都用PVC和马驹皮镶拼,造型都是三角形和圆形的组合,如同七巧板拼成。如此怪异,只有他能想得出来,也只有主人这种始终没有过完青春期的人才会使用。
罗斯的三把座椅摆在起居室的大窗户前,摆放的地点似乎经过了精心的测量。透过大窗户可以俯瞰外面的庭院,也引进了充沛的光线,谈话区就设置在此。这里还摆了一张胖嘟嘟的红色比德迈式(19世纪上半叶流行于德国的仿法式家具)桃花心木沙发,一张黄铜的靠背椅,中间围了一张印度产、桌腿是狮爪造型的镀银咖啡桌,和罗斯的椅子构成奇异的组合。坐下来喝一杯,看着对面墙上,一幅出自美国“咆哮的20年代”艺术群的优雅女士画像,和19世纪中后期印度旁遮普省格布尔特拉大君的画像并列,主人的趣味还真是独特。■
( 起居室 )
( 黄铜的餐厅 )
( 楼梯间 ) 巴黎青春期舞台艺术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