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模大赛的基因

作者:于萍(困困)

 

( 年轻时的特姬 )

假设那个姑娘叫小红吧。小红在接到“全美超模大赛”录取通知电话时非常平静,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她有现今最时髦的高7英尺,31-22-32的平板麻秆身材,脸仿若受了惊的兔子,眼神迷茫,最重要的她还有耶鲁大学学位。她参赛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头脑也是超模的必备条件之一。她和50个长头发、短头发、黑人、白人姑娘被带到军营,接受了两个男人——一个装腔作势的易装癖叫“J夫人”,一个个头矮小爱打小报告的“J先生”——的训斥和辱骂。周遭的姑娘千姿百态,唯一的共同点是:她们都有点傻。尤其是见到“全美超模大赛”的创始人、过气模特泰雅·班克斯时,都爆发出不可理喻的尖叫,泰雅被这久违的个人崇拜所鼓励,越发卖力地舞动那日渐浮肿的腰身。小红入围了13强,住进“超模小屋”,她不屑与花瓶们拉帮结派,坚持读书,相信她的聪明比她过分暴露的大腿更意味深长,这也获得了证明。在拍大片时,要扮成野草的她懂得流露出蛮横与固执的神态,比那些空有其表的“满天星”和“向日葵”深刻得多。她还能大段背诵舞台剧台词,有的姑娘竟然连两句半的广告语都说不利落。可由于世界观的迥异,她和评委之一、更老的模特特姬(Twiggy)爆发了争吵。“只有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小红昂首挺胸地说,可特姬不仅不知道这是黑格尔的名言,还坚信模特这一行全靠运气,最不需要的就是脑子,一文艺女青年明珠暗投已是不幸,绝没有成功的可能。小红被淘汰。离去时她脱了高跟鞋,气哼哼地说:“谢天谢地我再不用穿着它们了,我也再不会回来。”这位文艺女青年连头都没有回。

小红其实是我幻想出来的人物,多少寄托了我对自己相貌和秉性的期待,每当我看“全美超模大赛”时,她就冒出来替我进去表演一番。一真人秀节目能有这种效果就算成了吧,就像美国有个传播学教授说的:“真人秀体现的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激情,展示的是马基雅维里式的手腕,获得麦当劳式的身份认同。”虽然我不大明白这话的意思,可我感到了身份认同。这个2003年开播的真人秀从头到脚笼罩着过气的征兆,像《老大哥》、《生存者》这些故纸堆真人秀一样,采用老式节目编排形式:构建一个无隐私的直播空间,有争斗和淘汰,再安排一两个毒舌评委,就等着看梦想成真吧。可它不仅没被新型选秀节目淹没,反而顽强地播出了8季,今年第9季又粉墨登场,气势不逊往日。我认识的人中,搞时尚的最热衷此剧,注意焦点倒不在模特,而是模特争斗的过程。每一季都安排大量的拍大片环节,淘汰选手也以拍片表现评判,除了装扮成植物,还时常要用肢体表达“反皮草”、“反堕胎”之类的社会观点,或者扮成12星宿、虚拟谋杀现场什么的。其间调动了创意总监、发型师、造型师、借服装的、摆道具的,不似模特大赛,更像是时尚工作者实录。此真人秀节目为我国时尚杂志大片拍摄的创意和质量做出了突出贡献!

如果说那些麻雀变凤凰的老式真人秀节目为现代身份焦虑提供了一个出口,“全美超模大赛”完全另辟蹊径,演的不是童话,而是出恐怖戏。入围的姑娘个个姿色出众,选秀过程却是不停地凌辱她,折磨她。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文艺女青年,妄图以知性颠覆时尚的野心已经格格不入,荒诞的筛选过程没两个星期就让她们崩溃了,第1季和第9季都有两个这号姑娘,一个是医学院学生,一个耶鲁毕业生,她们被淘汰时都貌似洒脱,可这样的姿态一点都没让模特业蒙羞,反是她们尝到了自取其辱的滋味。其次就是缺乏胆量的下层人民,她们粗鄙、脆弱,一旦不敢与鳄鱼合影或挑逗公牛,就得打包回家。为此我专门询问过时尚工作者,模特这个行当果然如此危险吗?答曰:偶尔也会让模特与生禽猛兽搭档,但动物都是驯良过的,伤人不怕,最怕的是吞掉了名贵珠宝或撕烂天价时装。获胜的都是相貌、性格平庸的坚韧中产阶级姑娘(大多数是白人),她们既不像小镇姑娘那样削尖了脑袋想发迹,也没有强势到足以引起他人的觊觎,最大的优点是吃苦耐劳。这个真人秀节目没能提供一个平庸变天才的神话,却一边满足了随时准备感动的人们的酸葡萄心理,一边演绎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那一套。

这一价值观完全是节目创始人泰雅·班克斯个人经历的银幕重现。虽然是个黑人,却来自中产家庭,母亲还是搞时尚的,她17岁拿着妈妈给拍的几张照片跑到巴黎,在各大模特经纪公司那里频频碰壁。压抑了好多年,她总算登上《体育画报》泳装特刊,作为群像之一。后来是《GQ》封面,维多利亚的秘密代言人,Covergirl代言人??说起成功诀窍,她毫不掩饰其中的努力:“光为了学会摆一个好姿势,我就学了5年。”被称为“超模”的日子转瞬即逝,现年33岁的泰雅·班克斯延续着坚忍的作风,不肯退出时尚界。“全美超模大赛”是她濒死挣扎的一根稻草,没想到成了,还不满足,又打算推出个人脱口秀,誓做模特界的奥普拉。作为一名模特,泰雅已是老妇,每当看见她在电视上装扮一丝不苟,说话铿锵有力,真替她觉得累。“全美超模大赛”的冠军绝望地带着泰雅的特质:有点胖属于古典美,年纪不小了,相信爱拼才会赢。这完全与时尚界推崇的超模背道而驰。凯特·莫斯尚未退出特姬台,被推上开场秀的一茬一茬模特依旧是面庞幼齿的流浪儿童式,她们好像没有前世今生,缺少强烈的性格,可以任意摆布仿若不存在。这类模特5年前大都来自巴西,后来是比利时姑娘的天下,现在她们的家乡是俄罗斯。怎么也轮不上大码的美国模特。

坐在评委席上的还有一个更加年迈的“超模”特姬。她今年58岁,曾是上世纪60年代的模特偶像,开创了按小时计费的行业惯例(当时已经是600美元/小时),是那个时代最富有的模特,比披头士赚得都多。她的花名Twiggy意为“麻秆”,流浪儿童式的模特由她而起,凯特·莫斯的鼻祖非她莫属。特姬身上有着现在最流行的超模诞生传奇:一小镇姑娘在小店里打工,偶遇业界大鳄,立刻一炮走红。她原本早该隐退,但时尚风向的流转又将她推到前台,她那张脸比任何时候都时髦,现在是社会活动家、作家、表演艺术家,俨然一时尚偶像。特姬和泰雅代表着超模诞生的两条道路:前者完全靠偶然,后者是努力的必然结果。显然特姬更符合当下的潮流。那些期望梦想成真的姑娘站在她的面前,大概心里也清楚选秀最多选出个电视明星,而非真的超模,可序幕一拉开就不是那么容易脱下戏服,领受3分钟的短暂公众认同也是好的。

其实,小红离开时还是恋恋不舍地瞄了一眼自己那美轮美奂的时尚大片。■

( “全美超模大赛”已经播出到第9季 )

 

( “全美超模大赛”创始人泰雅·班克斯 )

​超模大赛的基因0 超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