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寓是个灵活的空间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陈晓帆)
( 起居室细节 )
独立式住宅和公寓有一个重大区别:独立住宅内部的空间格局很难改变,而公寓,都可以在套内进行大胆的改动。在独立或联排式住宅里当然也可以拆掉这堵墙,加宽那边的门厅,但工程艰巨不说,且局部必然会遭到破坏。在公寓里,不管它是一层的还是复式的,面积是大是小,可利用的空间很灵活,完全不受原来格局的影响。其内部空间可以被看做一个整体进行重新规划,布局出一个适合方便生活要求、流畅合理的空间。
( 中厅兼餐厅 )
以上是伦敦室内设计师彭妮·莫里森(Penny Morrison)的观点。她热情鼓吹公寓空间灵活论,并以自己的公寓为实验室,将大胆创新的思路付诸实践,以证明自己理论的可行性。
莫里森的公寓位于伦敦市中心,泰晤士河南岸的贝特西公园旁边。最初看公寓,它并非莫里森理想中的房子。公寓在一栋老式大公寓楼的一楼,老式公寓楼的套内格局都不好,尤其是底楼套房,房间安排得往往让人产生陌生感。从另一面看,老房子也有优点,比如天花板很高,窗户大视野好,这套公寓还看得见街对面的花房,又附赠一件奢侈品——伦敦市内难觅的私人停车位,让她下了决心。
经过莫里森空间论实践后的家,和很多大楼的一层公寓不同,有一种通畅的感觉。进了大门是一个不大的门厅,由它指引走向面积颇大的中厅。中厅四周分布着起居室、主卧和厨房,还有一条走廊连接着更衣室、卫生间、浴室和客卧。莫里森把中厅当做整套公寓空间分布的枢纽,顺便将它用做餐厅。
起居室在原来的格局里是一间小起居室和一间独立的卧室,莫里森果断地拆掉了两间屋子的隔离墙,将用处不同的两个空间合并为一个大间。改动后有两个明显的好处:公寓的朝向被彻底改变,从面向大街扭向公园,坐在起居室里,可以从容欣赏窗外的公园风景;贝特西公园虽位于伦敦市区,却有一番野趣。透过起居室的窗户,正好看得见贝特西公园湖水对岸发电厂的冷却塔。而起居室的壁炉上方,挂了莫里森从索斯比拍卖行拍来的英国已故女画家鲍伊特(Druie Bowett)的油画作品《有冷却塔的风景》,画里画外惊人的一致。
其次,改变了门廊的空间比例,增大了门廊的可用面积。这也是莫里森的公寓看上去通透的重要原因,“因为比较宽的门廊会增大空间感”。
莫里森做的空间减法还有——去掉起居室和中厅之间的门。“去掉门,传统的‘门后生活’和松弛、不需要正襟危坐、开放的现代生活有了交集。”厨房里,拆掉那些数量众多的“恐怖的”隔板、壁架。除了踢脚线,所有墙面上的装饰线条都被删掉,墙面立刻清爽干净。这时该做加法了。莫里森定做了一套没有壁架的整体厨房家具,在几个主要的空间,中厅、起居室、主卧里各增加了一个壁炉,砌出了烟道和壁炉架,是墙体上唯一的装饰物。
对着很小后院的卧室,也小得不能再小。为了改善空间,莫里森在一整面墙的前面安装了一组顶到天花板的衣橱,橱柜门全部镶上镜子。“衣柜都是从宜家买来的,不贵,但很实用。有了这组衣柜,房间看上去宽敞多了,也明亮多了。”虽然是设计师,莫里森却不一味推崇名师的独家设计,她认为大众品牌的产品同样能达到理想的装饰效果。
为了达到自己要求的理想装饰效果,莫里森索性设计、开发了一个亚麻面料系列“松软的麻布”,用来制作家里的窗帘、靠垫、床单、床罩。她借用了土耳其、印度刺绣工艺品中的图案设计和用色,把传统的图案按比例扩大,印染在用密织法织出来的亚麻布上。麻布贵到每米70英镑,仍很抢手。
莫里森常说:“我认为当今的家居装饰潮流是:只摆放你所需要的东西,拒绝零碎,不要混乱。”她的家里,没有多余的家具,没有吊灯,没有繁杂的古董。天花板,一律纯白;墙壁,全部素颜,只是每个房间色调不同;地板,除了本色木地板,即为素净的地毯。对自己对客户,不管是空间格局,还是后期进行家居装饰,莫里森都强调简单、再简单的法则。先不管潮流如何,莫里森循循善诱道:“简单”首当其冲的好处便是能很好地控制您家的家装预算。■
妥协了,就简单了
莫里森爱说“妥协”二字,映射在她的家居装饰风格上就是“折中”。她的家,古典主义者看到浪漫温和,新派人士会赞叹主人在取舍问题上的洒脱。要实现这一点很简单:
·在选择装饰品的时候,大胆采用“大规模”的艺术品。“走进一间屋子,你的视线首先会落在醒目的装饰品上,比如大幅的绘画、大尺寸的瓷器,它们最吸引人的注意力。”莫里森的家中不乏大尺寸的绘画作品。
·用传统的材质,做前卫的设计。桦木,锌板,玻璃,铁条,都是最常见的材料,但是用桦木和锌板做壁炉架,做旧的铁条编出镜框,玻璃和镀镍不锈钢做梳妆台,旧铁皮喷壶做台灯座,现代感扑面而来。
·想给旧式公寓带来现代并且实用的新面貌,整体厨房家具是最合适、最好的道具。如果选古董家具,年代最远不要超过1900年。
* 再追求简单,也不能从宜家的商品目录上随便找个台灯、烛台、花瓶。这类小装饰品的造型要诡异,莫里森家厨房里的玻璃烛台,中厅壁炉架上的锥形金属花瓶,莫不如此。■ 灵活公寓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