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者号”南极失事

作者:薛巍

​“探索者号”南极失事0

( 11 月 24 日,失事邮轮上的乘客抵达智利后相拥庆祝 )

著名邮轮“探索者号”11月23日在南极设得兰群岛海域与冰山相撞,由于救援及时,船上100名乘客和54名船员均已安全脱险。

​“探索者号”南极失事1( 由智利军方发布的“探索者号”下沉的照片 )

获救的参加南极游的游客,为了能实现前往南极观光的梦想,每个人都支付了上万美元的昂贵费用,《泰晤士报》说:“在漂浮着冰块的海面上坐在救生艇里等待救援时,那些还有心讲述‘泰坦尼克号’笑话的英国游客一定觉得他们的钱花得很值。”

“探索者号”是加拿大一家公司的一艘小型豪华邮轮,建于1969年,长73米,宽14米,排水量为2400吨,拥有能够抵挡冰块的双层外壳。它曾穿越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西北航道开辟了这条北极旅游航线,是世界上最著名邮轮之一,人们亲切地将它称为“小红船”。

它于11月11日从阿根廷的乌斯怀亚出发,开始为期19天的南极之旅。船上共搭载着100名乘客和54名船员,船员主要是北欧人和菲律宾人,乘客中有3名中国人,其中两人来自中国香港。

阿根廷海军发言人说,“探索者号”邮轮当地时间23日零时50分(北京时间23日11时50分)在穿越乔治王岛外布兰斯菲尔德海峡时,船首与一座漂浮的冰山相撞。出事海域距南极半岛约96公里。

邮轮经过浮冰区时,准备绕开一座冰山,但是突然海上刮起了强风,冰山冲向邮轮。船长立刻下令转舵,但是已经躲避不及,船首和冰山严重碰撞,导致船体破裂进水。幸运的是,“探索者号”撞上的冰山并不大,船体破损不很严重,只是被冰山撕开拳头大小的洞,周围船体发生破裂。20小时后才沉没,给自救和救援行动留出了充足时间。而“泰坦尼克号”和冰山相撞2小时后就沉入了海底。

随着海水涌进船舱,邮轮开始向右侧倾斜。尽管船员不停地用水泵排水,但船体倾斜越来越严重,凌晨3点船长在发出求救信号后下达弃船逃生的命令。

由于游轮上装备的救生艇能够容纳所有乘客和船员,加上乘客们知道附近就有船只,所以没有出现任何慌乱。船员们将乘客分批转移到4条救生艇和8条圆形救生筏上。大部分船员也随乘客撤离。船长和3名船员则继续留在船上,和前来救援的船只保持联系,并试图挽救“探索者号”。

幸运的是,当时海上大风已经停止,没有雨雪,天色开始发亮,这一切给自救行动创造了良好条件。南极地区这一季节正处春夏之交,海上平均温度零下5摄氏度,海水平均温度零下1摄氏度。

“探索者号”发出求救信号后,总部设在罗马的国际海事救援组织立刻向相关国家海事部门发出紧急救助信号。阿根廷海军官员说,他们在事故发生30分钟后就收到了确切消息,并开始组织救援行动。英国和美国的海岸警卫队闻讯后立刻出动船只展开救援,附近海域的几艘客轮和货船也纷纷赶往失事地点。

在当年的“泰坦尼克号”事故中,距离“泰坦尼克号”最近的一艘船只因为关掉了电报机无法及时收到求救信号,失去了救援良机。这样的情况现在已经不可能出现,根据国际海事惯例,在海上航行船只的通信设备要求全天候工作。

挪威邮轮“挪威北方号”经过5小时的航行抵达出事地点,所有人均被转移到“挪威北方号”上。此时,船体已经严重倾斜,船长和3名船员最终选择弃船。整个营救过程无人受伤,也无人落水。

由于乔治王岛是一片有争议的领土,智利军方想把游客们运到智利去,阿根廷人则认为应该把他们拉到他们的出发地点阿根廷去。最后他们被智利空军的“大力神”运输机拉到了该国的蓬塔阿雷纳斯市。

“探索者号”沉没后船舱内的燃油外泄,形成了8公里长、5公里宽的污染带,对附近海域造成严重环境污染。阿根廷环境国务秘书罗米纳·皮科洛蒂24日说,鉴于“探索者号”邮轮失事给南极海域造成严重环境污染,阿政府将严格限制国内的南极游市场,并呼吁国际社会采取同样行动,保护南极大陆脆弱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各国的南极旅游热急剧升温,去年有大约3.5万人乘坐邮轮游览了南极。■ 探索者失事邮轮旅行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