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等Google手机

作者:尚进

坐等Google手机0Gphone在哪里?在苹果年初推出iPhone之后,Google即将发布手机的小道消息此起彼伏,民间的起名大师们早就延续苹果i化的套路,给这个酝酿中的Google手机起了Gphone的乳名。而当11月6日Google公开宣布成立开放手机联盟,拉着高通、德州仪器、摩托罗拉、宏达等硬件制造商,又拽着中国移动、T-Mobile等国际移动电话巨头,总共34个成员组成超级手机联盟时,Gphone的名字并没有成真,Android的开发代号被抬了出来。

当11月6日早上人们看到Google手机联盟名单中,中国移动赫然被列在德国的T-Mobile和日本的NTT DoCoMo之前的时候,很多人都下意识地暗喜了一下,常年中国用户与Google的商业时差似乎被拉近了,甚至不少暗中迷恋苹果iPhone的人也开始动摇了,要知道至今iPhone还没有任何登陆亚洲的计划,而Google的手机图谋却似乎与中国数亿人近在咫尺。到底有多近呢?从这34家的联盟名单中,普通人很容易找到摩托罗拉、LG、三星这类熟悉的品牌,却忽视了宏达(HTC)这家手机超级代工厂的存在,几乎全球70%使用微软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设备都来自宏达。一旦宏达将手机制造的重心从微软转移到Goolge,势必在手机代工生产圈内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尤其是摩托罗拉对于Google的一贯示好,微软好不容易挤对死Palm,在手机操作系统领域拿到的第三把交椅,随时有可能被Google的Android平台替代。尽管诺基亚嘴上很大度,诺基亚多媒体部门发言人加利·图蒂(Kari Tuutti)的说法是:“不排除加入Google联盟的可能性。如果发现这是有利的,我们会考虑加盟。”但所有人都明白,Google的这个手机联盟实际上直接在挑战诺基亚发起的Symbian联盟,诺基亚拥有48%的Symbian股份,而Symbian系统占据全球智能手机75%的份额,仅2007年第三季度就卖掉了2040万部使用Symbian系统的手机。

不要以为Google发起的手机联盟,只是一场针对手机操作系统的新商战。2005年Google收购手机软件开发商Android,始终引而不发,并不是在闭门研发Android的新版本,更多是在盘算如何解决Linux下的网络软件平台问题,与Gmail、Google地图等Google系工具对接。作为基于Linux内核下的Android平台,与摩托罗拉和三星各自的手机Linux系统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开放性,以往手机厂商为了保护各自的利益,往往对本该开放的源代码采取封闭态度,Linux手机之间的兼容性奇差,第三方应用软件乏善可陈。而Android平台恰恰可以打破这种混乱的局面,34家联盟参与者都可以审查Android的源代码。这对于比亚迪、宇龙等国内手机代工巨头,无疑是一次历史性的顺风车机会。

Android平台还有更深远的意义,开放式的软件平台将让手机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为手机开发应用程序的程序员们可以放弃以往的SDK模式,不再需要抱着Symbian或者Windows Mobile的开发包手册,开放式的程序架构,一切都参照网络平台。一个名为WhatsOpen.com的率先成为第一批尝试Google手机的小白鼠程序,这个小软件以网页的形式出现,功能只有一个,让使用者随时查询周围商店的营业时间,检索结果直接套用在Google地图上,就如同Google在社会类网站中推广统一化API接口,各个网站共同遵循一套widgets共用的框架一样,Google手机在未来的18个月内必将设计出一套手机适用的widgets共用框架。几百万像素的摄像头、黑莓机制的推送邮件、MMPG4级别的视频播放,这些当今手机界的流行功能,在Google式手机正式出炉后,很有可能被彻底打入冷宫,一切软件和功能都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在Gmail上写的一封邮件可以直接通过手机网络调阅,手机拍摄存储下来的一张照片也会自动同步到Google的Picasa相册中,手机外形不再是卖点,网络化的便捷使用体验才是金矿,整个手机生态很有可能发生逆转。对于Google这个互联网头号广告公司而言,它的广告租位将不再局限于10亿网民的浏览器,全球25亿人口袋中的小屏幕似乎更值钱。■ 技术手机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