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英寸的电视与34英寸的座位
作者:苗炜北京大雾,又有许多飞机耽搁在祖国各地,他们心向首都。我当时正在深圳,候机楼里所有的座位都满了,我充满优越感坐在头等舱休息室里看杂志。休息室里的座位是花80块钱买的,对面坐着侯耀华。其实一早就有人通知我北京大雾,可我还是按时赶到了机场,一位熟知机场内幕的朋友告诉我:打电话确认航班是没用的,机场总是会说航班正常,把你骗到机场,花钱买汽水买书,逛商店,或者买个头等舱休息室的座位。
Edwards-Jones,写过一本书叫《Air Babylon》,她的操作手法是,找一个熟悉行业内幕的匿名合作者,揭露这行当里的一些秘密。此书就是写坐飞机的秘密和八卦,包括机长经常喝醉,乘客在厕所里做爱之类。她用同样手法还写了《时尚巴比伦》、《饭店巴比伦》等书。我想,如果大家集思广益完全可以写一本《巴比伦中国飞机》。比如说,某次旅行,飞机上了天,又返回地面,问空中小姐:“怎么回事?”小姐回答:“机械故障。”又问:“那怎么办?是不是要耽误很长时间?”小姐回答:“不用很长时间,换个胆子大的飞行员就可以了。”
还有一个故事,说某个人托运行李,“我要让这件行李先到贵州,再到西安,然后到上海”。地勤人员说:“这不可能,只能去一个地方。”乘客说:“可你们上一次就是那么干的。”这样一本飞行笑话集一定能在机场书店里卖得相当好,不过,我最喜欢的飞行笑话是,一个火暴脾气的乘客,跟一只鹦鹉一起大骂乘务员,结果被双双扔下了飞机,在空中,那只鹦鹉对乘客说:“你丫又不会飞,瞎牛逼什么?”
所以,对待机场和机组人员一定要客气。《Air Babylon》一书中就说,如果你对给你划座位的服务员不客气,她就会用电脑上的即时聊天工具和飞机上面的人沟通,把你安排在一个吵闹的婴儿旁边。这本书里还说,如果你想升舱,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旅行证件中夹一张100美元的钞票。
有一次我出门之前心绪不宁,老觉得要出点麻烦。早上起来想先去雍和宫拜一下佛,祈祷一路平安。半路上就接到电话,问我是不是到了机场,原来飞机是上午11点的,我错以为是下午3点,果然麻烦了。赶到机场,汉莎航空飞往慕尼黑的班机早就关门了。我万分焦急,那可是商务舱的票呀!紧急咨询了一番,赶紧去奥地利航空公司买票,先飞维也纳再飞慕尼黑,售票员告诉我:“我们OS的商务舱比他们LH的要大呢!”赶到慕尼黑,我和来接我的主人说,“人家OS的商务舱比你们LH的要大呢!”他说:“所以你故意误了飞机?”
加拿大航空公司总做广告,宣传自己的航班飞北美是多么便宜。最近他们航班上的座位做了些调整,商务舱的座位都斜着,据说引起了很大不满。不过更多数的客人表示支持,因为经济舱的座位间隔好像大了一两英寸。别小看这点空间,它能让你舒服一点。乘经济舱的长途旅行基本上就是把脑子坐到麻木,把屁股坐到生疼,吃最难吃的饭,看最难看的电影。
就在北京大雾降临的时候,空中客车A380完成了从新加坡到悉尼的首次商业飞行。这空中客车已经被报道过好几万次了,不过大家依旧关心,新加坡航空公司会怎么分配座位,空客A380要是全用经济舱的空间来安排,能搭载850人。新加坡航空公司是世界上公认的服务最好,这次从樟宜机场到悉尼只飞7小时,最终搭载455名乘客和30名机组人员。其座位分配是,经济舱399个,商务舱60个,头等舱12个,叫套房Suites,有35英寸宽的座位和6英尺长的大床,电视屏幕23英寸。新航到悉尼的首次飞行,机票搞了慈善拍卖,价格在560美元到10万美元之间,以后的票价,经济舱与波音747持平,商务舱比原价提高15%,头等舱比原价提高20%。也就是说,乘坐空客A380的经济舱不会贵。我看各路记者对新航头等舱的描写,也琢磨不出到底是什么样子,商务舱的座位是34英寸宽,经济舱的座位多宽始终找不到,但所有报道都说,经济舱的座位也很宽敞。
当初造这飞机时候,所有人都对飞机上的空间加以想象,有人说上面能弄个游泳池。新航的飞机上并没有想象中的淋浴间、免税店、保龄球和赌场,他们选择给各个级别的舱位都增加一点空间,英国《每日电讯报》说,阿联酋航空公司、英航、汉莎等几家公司也将和新航的安排大同小异。总之,空客A380上的经济舱座位对3万英尺高的最不人道的空间加以改变了。
回到北京的时候,雾还没有散,空客A380的北京试飞活动也取消了。■ 23头等舱34座位电视英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