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民的纯收入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付体昌)

​一个农民的纯收入0

看着媒体上报道来自官方的数字活蹦乱跳,农民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实在让人高兴不起来。

我的故乡在鲁西北,父亲是一名农民,以下是父亲2006年的“生产账单”。

每亩农田支出:春天3月初,小麦浇返青水一遍,每亩需柴油四五斤,合11元/亩;小麦施尿素70斤/亩,57.4元。4月初,给小麦浇二遍水,11元/亩;小麦喷农药2元/亩。6月上旬,小麦进入收获期,如今90%的农户采用机械化,租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45元/亩。到6月上旬,小麦收割结束,开始夏播。玉米种子30元/亩,播种玉米租用机器15元/亩,给棒苗浇水12元/亩,打除草剂6元/亩,打药治虫2元/亩,玉米施肥二铵30元/亩,玉米施尿素56元/亩,玉米打除草剂3元/亩,玉米窜缨子时打药治腻虫3元/亩,玉米收割60元/亩,玉米脱粒4元/亩。玉米收获结束,再浇一遍水准备播小麦,20元/亩(播小麦前深耕后的地透水性强,需水量大增)。麦种32元/亩。另外每年上缴42元/亩的“黄河水费”。(这种明目张胆、冠冕堂皇的乱收费何日禁止?)

每亩田收入:我们乡农田土壤肥沃,以良田为标准,晾晒干后小麦亩产1000斤左右,玉米1000斤左右(很多地达不到此标准)。政府各种补贴合计44元/亩。小麦市价0.78元/斤,去掉投入成本220.4元,“纯利”570.6元。玉米市价0.78元/斤,去掉投入费用221元,“纯利”为559元,一年两项合计每亩地纯收1273.6元。

一般农家喂养一头母牛,每年能生一头小牛犊。小牛犊若身体健康饲养6个月左右即可出栏,能卖到2400元左右。小牛犊下生后前3个月吃奶,后3个月大约吃掉700斤左右玉米。去掉成本,一头小牛可获利1854元左右。为了每年能获得一头小牛,前提必须饲养一头母牛。母牛购买时按照2000元算,“使用期”10年后再以原价卖掉,忽略“设备折旧”。老牛每天消耗5斤玉米面,一年总共要吃掉1700斤玉米面(成本1326元,玉米秸秆不计,牛粪作肥),所以出售一头牛犊实际获利528元!即种植2亩4分玉米才能养活一头老牛和小牛犊,折合平均每亩玉米仅获利220元。养牛比卖玉米赔钱!农户只赚了几堆草肥而已。

所以每亩地的纯收入为790.6(养两头牛农户)~1273.6元(不喂牛的农户)。

如今留守农村的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没有技能没有体力,不能外出打工,只能依靠土地生活。按照平均每人1.5亩土地计算,从土地中12个月总共获得收益为1185.9~1910.4元/人。在生活开销廉价的农村,农民所得收入,仅能维持温饱而已!

50岁以下的“新一代”青年农民,一般为三口、四口之家(第一胎为女孩),男人外出务工,女人在家种地带孩子。男性农民工平均外出务工时间为10个月,根据工种不同工资800~1600元/月不等,一般从事保安、建筑、装修、工厂流水线等劳动,基本无节假日无“五金两险”。除掉基本生活费、回家路费每人一年可带回6000~13000元,很多外出务工人员生活非常俭朴,很少乱花钱。这种“新一代农民”家庭一年总收入在(按四口之家计算)7185.9~14910.4元,折合人均为1796.457元/年/人(四口)~4970.13元/年/人(三口),这些人在人们眼里是“负担轻,混得不错”的家庭了。当然这些新一代农民,过几年上了年纪后,依然会回到人均1185.9~1910.4元/年的收入水平。

在农村还有很少一部分年轻农民(30岁左右),他们把孩子留给父母照看,双双外出打工,收入会更高一些,三口之家能达到6000元/人/年。除去极个别的做生意发了财,将一家老小搬迁到城里,改变了命运外,大部分人依然是以“农民”的身份挣扎在城市的边缘,为了孩子的教育、为了将来的“养老钱”廉价地出卖着光阴。

故乡这个鲁西北农村有1300多口人,几年前就实现了“村村通”交通还算便利,农田灌溉也有两条大河,农业生产条件还算不错。95%的农户过着这种日子,在没有老人生病、孩子上大学、孩子城里买房等这些大的花销时,日子虽然不像电视上的“新农村”那样如诗如画,维持温饱倒也过得去。但是,医疗、教育、住房任何一件事情都能将日子陷一个大窟窿,想想每人都为家庭捏把汗。

父亲和母亲种了4.5亩地,综上所述一年的总收入约为4811.7元,每人折合“工资”200.49元/月。我们乡镇有90%像父亲那样的农民。我们国家人均耕地面积1.3亩,其他农民收入是多少呢?■ 小麦纯收入玉米一个玉米补贴三农农村农民农业

下一篇: 天下(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