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那·丁丁

作者:于萍(困困)

 

( 《丁丁历险记》 )

手头有一本画册名为《永远的丁丁》,是个英国记者研究了好多年写就的《丁丁历险记》50年创作历程。这是一本读起来感觉很奇怪的书,如果光看图,会觉得漫画家埃尔热名过其实,他充其量是个技艺高超的临摹师,大量丁丁漫画都是照着异域照片、电影招贴画、进口货广告之类画的,有的构图样貌几乎毫厘不差。但在一堆图片对比中,又有埃尔热这样的自述:“我对印第安人的贫穷和衰弱感到深深痛惜。就在不久前,他们还是那样自由和自豪,他们中的许多人离开了保留地,穿过州界,到邻州去喝酒,因为在保留地禁止喝酒和卖酒。他们回家时,已喝得醉醺醺了,因此经常成为重大交通事故的受害者。”埃尔热不仅是个剪报爱好者,他还阅读大量游记,是美国《国家地理》的忠实读者,靠神游对世界产生认识,像个会画画的普鲁斯特一样,足不出户,却用二手资料武装了丁丁,领着他一次又一次游历那些迷人国度。

1929年1月10日,第一部丁丁漫画出现在埃尔热供职的比利时报纸《Le Vingtieme Siecle》(20世纪)上,题头广告语为:“Le Vingtieme Siecle,是一份致力满足人们了解世界愿望的报纸,永远专注国外新闻,所以它派出了最棒的记者前往苏联,他叫丁丁。”实际上,这份《比利时日报》的定位是“宣扬教义和信息的天主教国家日报”,主编是个叫华兹的神父,桌子上摆着墨索里尼的照片。这个系列漫画连载了一年,当丁丁返回布鲁塞尔时,报纸还雇用了一个演员,扮演成丁丁的样子,穿着富有异域风情的苏联式样呢格大衣从火车上一跃而下,跳进欢呼的人群。原本被当成个天主教的福娃,到头来丁丁更像一个探索世界的使者,带着外面的气味凯旋而归。

后来的丁丁去了刚果、美洲、中国、埃及、苏格兰、月球……一开始还带着点政治和种族的偏见,比如《丁丁在刚果》,里面一句对白总被揪住不放:“白人实在太伟大了!”可更多的还是原始风情:丁丁和白雪被乐开怀的黑人簇拥着,用豹纹包住脑袋的祭祀者扭动身体,犀牛四处奔跑……从《蓝莲花》开始,丁丁更具全球视角和平等观念。这是个关于中国的故事,里面有个确有其人的主角——张充仁。1934年,27岁的埃尔热认识了同样是27岁在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留学的张充仁。他帮助埃尔热确保中国景物的如实描绘,创作了以抗日时期的中国为背景的《蓝莲花》。后来张充仁回国后与埃尔热断了联系,于是《丁丁在西藏》出炉,主人公之一就叫张充仁,他乘坐的飞机在西藏失事,所有人都认为张已经死了,只有丁丁坚信他还活着,于是,他和白雪、阿道克船长踏上了营救张充仁的西藏探险之路……晚年辗转再相见,埃尔热拥抱也是白发人的张充仁说:“是你教会我不炫耀优越,不哭诉仇恨,摆脱那些竞争的理论。而只是讲述事实。”

丁丁从来不缺注释者,“丁丁的世界”,是他们对丁丁所到之处的统称。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丁丁的变异》一书说,就像丁丁在《绿宝石失窃案》封皮上的样子:他拿手指抵住嘴唇,用嘘声提醒读者,不要出声,这其实是场容易惊醒的梦。也许没那么悬乎,大人可以在丁丁身上寻找隐喻和时代变迁,对孩子来说,这是一块糖果,它散发的味道不是英雄气概,而是种柔嫩甜美的气息。

据说斯皮尔伯格就是那些孩子中的一个,他迷恋《丁丁历险记》超过半个世纪,一有了本事,就想把它拍成电影。1983年埃尔热去世前夕,导演企图从漫画家手里购买电影改编权,但当埃尔热看了合同,发现并没有确认由斯皮尔伯格亲自执导,他就没有签字。也不知是不是赌气,第二年斯皮尔伯格就导出了著名的《ET》和《印第安那·琼斯1》。这次拿到改编权,是从埃尔热的遗孀手中购得,导演说:“这是个正确的时机。”今年5月22日,正逢埃尔热诞辰100周年,电影成了百年纪念的一部分,其他还包括两部丁丁音乐剧,一座丁丁博物馆,在布鲁塞尔、洛桑、巴塞罗那、斯德哥尔摩华丽的巡展……与丁丁有关的法语世界争相表明亲密关系。对好莱坞来说,这也是个正确的时机,《哈利·波特》与《变形金刚》的电影版充分证明,人们需要那种少年英雄:他们骨子里虽勇猛,看上去却很“面”。可电影版《丁丁历险记》听上去总有点不大对劲,这个唯一的风靡全球的非美国漫画非常不美国,丁丁没有女朋友,也从来没想过要有一个,没有父母,没有孩子,他本身就像个四处闯祸的孩子,除了冒险没有别的欲望。而“丁丁的世界”也泛着年代久远的泡沫,不再那么迷人。于是斯皮尔伯格找到了彼得·杰克逊和他在新西兰的强大动画团队,导演们宣布,电影将大量使用3D技术。潜台词就是将用好莱坞的方式重装打造一个印第安那·丁丁,给日渐麻木的味蕾以更甜腻的刺激。■

( 斯皮尔伯格 )

( 埃尔热 )

 

 

( 西蒙·佩格 )

  电影版《丁丁历险记》 传闻

哪3部漫画会被拍成电影?

23部漫画创作于上世纪20~70年代,大部分已不合时宜,比如初创的《丁丁在苏联》和《丁丁在刚果》,前者丑化了布尔什维克,后者美化了白人殖民者。斯皮尔伯格与彼得·杰克逊并没有宣称将会以哪3部漫画为蓝本,坊间经过比对与争论,列出了非常有可能被改编的3部:既有权力斗争又像侦探故事的《奥托卡王的权杖》,所有主角悉数登场的绑架事件《卡尔库鲁斯案件》和叙述线索最清晰的《丁丁在西藏》。还有种说法为,电影版将是个大杂烩,把所有漫画串一遍。两大导演各导一部,第三部的导演尚在筛选中,如果没有合适人选,大导演将联手执导。

谁来改编?

路透社的消息说,英国科幻电视剧《神秘博士》的编剧史蒂夫·莫伏特(Steven Moffat)将担当改编重任。他写的第一部剧《Press Gang》就获得了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会奖,目前为止已经写了12部电视剧,强项就是探险故事。据说斯皮尔伯格是《神秘博士》的忠实“粉丝”。

谁演丁丁?

英国男演员西蒙·佩格被列入了“很有可能名单”。他稍有名气的电影作品仅有两部:《终棘警探》(Hot Fuzz)和《僵尸肖恩》,在电视剧《神秘博士》中也有演出。西蒙最大的优势是形似,他有张永远像受了惊吓的脸,金发稀疏,头顶上竖起一撮。他在很多次采访中宣称是丁丁漫画迷。虽然1970年出生的西蒙演丁丁老了点儿,但3D技术无所不能。■ 丁丁

上一篇: ​白色小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