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争与健康
作者:袁越很多医学上的新发现都是在偶然情况下获得的,残酷的战争给了医生们很多这样的机会。
就拿第二次世界大战来说。青霉素的发现得益于“二战”伤兵对抗菌素的大量需求,从此人类再也不怕细菌感染了。军事科学家对化学武器的研究意外地发现了氮芥子气的杀癌特性,从此癌症患者多了一样武器——化疗。法国军医亨利·拉布洛提在为士兵动手术时意外地发现了氯丙嗪能够治疗精神分裂症,这是人类第一个治疗精神性疾病的药物。英国医生彼得·梅达瓦在给烧伤士兵移植皮肤的手术中搞清了异体排斥现象的机理,这是免疫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成果……
早期战争只是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试验场,近期的战争则为医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科研经费。“9·11”之后,世界各国政府纷纷拨出巨款投入反恐领域。就拿美国来说,他们最怕的武器不是导弹或者枪炮,而是生物武器和放射性炸弹。后者被美国人称作“脏弹”,只要把普通炸弹稍加改造,加入放射性物质,就能把任何一座大城市变成切尔诺贝利,其后果不堪设想。
2004年,美国国会拨出巨款,责成8家美国高科技公司和研究所研究对付“脏弹”的办法。两年多过去,脏弹还没见到,但这8家研究所已经花出去5600万美元。这笔钱却也没有浪费,因为有几项成果意外地在抗癌领域派上了用场。
众所周知,目前治疗癌症有两个手段,一是化疗,二是放射性疗法。但是这两种方法都不是专门针对癌细胞的,而是对几乎所有正在生长和分裂的细胞都会造成伤害。因此,这两种疗法的副作用很大,限制了它们的应用。“所谓癌症幸存者,指的是他们不但逃过了癌细胞的攻击,也躲过了治疗方法的副作用。”美国罗斯维尔帕克癌症研究所副所长安德列·古德科夫(Andrei Gudkov)对记者说,“有些放射性疗法甚至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又在数年后引发了新的癌症。”
放射线最大的害处就是会把化合物中的电子打飞,使之带正电。这样的分子俗称“自由基”,属于身体里的“害群之马”。匹兹堡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名叫“锰过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的生物酶能保护食道癌患者,使他们在经历放射性疗法后72小时内免受自由基的伤害。目前这种酶已经进入了二期临床试验。杜克大学则另辟蹊径,找到了一种小分子物质,能够模仿过氧化物歧化酶,把自由基转变成无害的中性化合物。这种神奇的小分子是什么呢?我们只知道它的代号叫做AEOL 10150,其余一概不知。别忘了,这项研究是为了冷战的需要,有很强的军方背景。不过,已经有一家公司接手了这项实验,刚刚结束了一期临床试验。
类似的,一家位于美国克利夫兰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则在研究一种代号为Protectan CBLB502的药物,这种药物能作用于一种特殊的基因开关,提升过氧化物歧化酶的分泌量,同时减少健康细胞的非正常死亡,释放免疫细胞,帮助人体修补放射线造成的损伤。据称美国军方非常看好这种药的前景。
放射线除了能造成人体大量生产自由基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副作用。研究表明,士兵在放射线照射下体内会分泌一系列酶,破坏肠道的内壁组织。美国阿肯色大学的一个受到美国国会资助的研究小组正在试验一种代号为SOM230的药物,能抑止这些酶的作用,保护士兵不受原子弹伤害。同理,这种药物也可以被运用到接受放射性疗法的癌症患者身上,减少副作用。
放射性治疗能够让患者的正常组织“纤维化”(Fibrosis)。这些增生的纤维组织间接地保护了位于软组织内的肿瘤细胞,使之免受放射线的伤害。不但如此,它们还能造成患者肌肉酸疼,降低患者的活动能力。已知一种属于免疫系统的蛋白质TGF-beta能够刺激细胞生产大量的纤维样组织,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小组目前正在试图利用特异性抗体和小分子化合物来降低TGF-beta的活性,他们在小鼠身上试验了这种方法,发现这些特异性抗体和小分子化合物能有效地降低小鼠经历放射性疗法后的纤维化程度。
有理由相信,上述这些被公开了的成果只是冰山一角。美国国会计划在今后3年内追加投资8200万美元继续这一领域的研究,看来他们尝到了甜头。■ 健康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