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引擎四个轮子之外的进化

作者:尚进

一台引擎四个轮子之外的进化0

( 10月11日的北京智能交通大会上,观众在体验预防碰撞安全系统 )

“一台引擎,四个轮子,这就是百年汽车历史的一切。”哈斯玛·坎贝尔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描写底特律汽车商业文化时,曾经用这句话来形容汽车文明100年来没有变化,除了燃油动力效率不断提高,驾驶者从体力劳动演变成运动享受,汽车技术似乎并没有出现革命性的演变。另一方面,则是全球交通死亡人数在2006年达到了空前的128万,肢体伤害的人数超过5000万,中国以每年10万人死亡的高额度,始终蝉联世界头号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头把交椅。正是基于这两个宏观因素,汽车界的一些商业大亨和技术先知,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思考,如何让汽车在步入21世纪时来一场彻底的技术洗礼。

一台引擎四个轮子之外的进化1( 重松崇 )

不论是1953年美国人约翰·赫特里特获得汽车缓冲安全装置的专利,构建了汽车安全气囊的雏形,还是1963年沃尔沃汽车率先将尼·波林设计的三点式汽车安全带装配在新车上,以及1970年博世设计的防车轮刹车抱死装置被奔驰首肯,让个人交通工具更安全始终是历代汽车人的终极理想。而个人电脑技术和通讯感应技术为主的信息化浪潮,将这种重塑汽车概念活力的技术精神得以延续,也直接催生了21世纪初在汽车设计上的疯狂电子化浪潮,一场以智能交通大会(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为名义的研讨成为汽车新技术涌现的策源地。

从1994年第一届智能交通大会在巴黎举办起,盲角监控器、雷达导航控制系统、DVD车载语言导航、智能泊车、预防碰撞保护系统,诸多辅助汽车安全驾驶和提高汽车环保水平的电子措施被投入实际商用。不同于五大国际车展上的各路汽车制造商疯狂推出新款概念车,力图在设计观念上吸引大家注意力,智能交通大会悄悄成为全球顶级汽车在电子技术领域研发成果亮相的曝光台。甚至《金融时报》在报道2002年芝加哥智能交通大会的时候,直接将智能交通大会描绘成日本汽车公司和美国IT公司闪电婚礼的快餐式教堂。恰逢第14届智能交通大会轮值在北京召开,本刊记者专访了丰田汽车常务董事重松崇,试图从这位主管丰田汽车新技术研发的高层口中,获知丰田公司眼中的未来汽车蓝图。

三联生活周刊:大家一谈到混合动力车,肯定首先会想到丰田的普锐斯,目前在中国花30万元人民币就可以买到第2代普锐斯,那么第3代普锐斯何时上市,技术上将会有什么进步呢?

重松崇:从2000年第一辆普锐斯上市至今,混合动力技术已经博得了全球汽车业的首肯。尽管德国车厂家依旧认为柴油很环保,美国同行觉得氢燃料汽车更一步到位,但市场实践检验了丰田在混合动力技术方向上的远见。第2代普锐斯已经卖了4年多,更新换代是必然的,我们计划第3代混合动力车普锐斯将在2009年上市,价格将成为卖点,研究发现制约混合动力车大幅度普及的瓶颈因素并不是消费观念,而是价格。大家总觉得花费近3万美元买辆中档车,太贵。第3代研发之初的目标就是将混合动力部分成本降低一半,重点突破在于使用锂电池。正因为去年索尼锂电池出现过一次信任危机,我们才放缓了第3代普锐斯上市的步伐,我们希望对锂电池的安全进行更多测试,包括重力撞击锂电池,高温燃烧它,就是要保证第3代普锐斯百分之百可靠。

三联生活周刊:混合动力技术似乎不再是丰田独有的特长,通用、福特、宝马都拿出了自己实验性的概念车,本田也有混合动力的商用化产品,甚至中国本土的汽车制造商奇瑞和比亚迪也都掌握了相关技术,如何保持丰田在混合动力技术上的领先呢?

重松崇:丰田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秘密研发混合动力技术,就是看到了混合动力的必然趋势和可行性,这套技术思路是无法保密的,但要达到实际商用却并不容易。在发动机、电动机、电池模块、刹车系统这4个部分之间协调控制,往往需要数万次实验,这是需要时间的,不是哪个厂商闭门研发两年就能够做出来的。现在丰田已经掌握了全套混合动力技术,可以将这套系统装在各种车型上,从雷克萨斯GS460到丰田SUV汉兰德,大部分丰田的主力车型都有了混合动力版本。目前丰田依旧保持着在混合动力上的领先,这种领先已经难以被超越,不仅是技术因素本身,也不是因为普锐斯全球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60万辆,而是丰田已经有技术能力让普通家庭都买得起我们的新混合动力车,尤其是在高油价和全球变暖的双重影响下。未来两年,混合动力车将彻底进入每个普通家庭,这将彻底让丰田的混合动力车在全球保持压倒性的竞争优势。

三联生活周刊:与欧洲老牌汽车公司相比,丰田等日本汽车制造商似乎非常热衷电子化,试图用电子技术全面变革传统汽车思维,你觉得这是一种在21世纪保持品质优势的技术出路吗?

重松崇:欧洲老牌汽车制造商并不都是死气沉沉,像宝马和奔驰也都疯狂地将自己电子化,克莱斯勒则是美国车厂中最早清醒的,还有本田和日产,基本上都紧盯着丰田的电子化研发进程。这些汽车制造商都明白,电子元件是决定未来竞争力的关键,安全和环保的未来汽车之路,绝对离不开电子化。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注意到丰田在第14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上公布的新技术,包括预防碰撞安全系统,以及车载智能通信技术,这两项技术将对汽车工业产生什么改变?

重松崇:日本交通管理部门预计在2012年将交通死亡人数降低到5000人以下,这两项技术将绝对起到关键作用。预防碰撞安全系统可以自动保护乘员,毫米波雷达和夜间红外线感应器,都可以提前几秒钟预判汽车前面的障碍物,以及来自后方的冲击,可以在瞬间提前勒紧安全带,让座椅的头枕保护颈椎。车载智能通信系统则将让汽车更智能,从最基础的GPS导航能力中解放出来,每辆车都将成为一个独立的信息终端,从路况拥堵到语音导航,每辆车都跟经销店的信息管理系统挂钩,专门的呼叫中心将解决驾驶中的一切问题。这将是未来高档汽车电子信息技术的终极模式,信息时代的汽车将让驾驶成为一种享受,我们来满足每个人对未来汽车的点滴梦想。

三联生活周刊:那么这套车载智能导航系统在日本的普及率如何,何时装配到中国市场上的丰田和雷克萨斯车上?

重松崇:防止碰撞安全系统在日本装车率大概在10%至15%,而车载智能系统已经普及到了20%,基本上丰田皇冠和雷克萨斯都装配上了这两项新技术。车载智能系统目前只有日本本土已经使用,中国市场是第一个日本以外的海外引进试装,欧洲和北美市场将在未来3年内分阶段普及。之所以选择在中国售卖的丰田汽车上率先使用新技术,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注意到中国汽车消费者接受新理念新技术的超前心态,2008年中国汽车年消费量肯定要超过1000万辆,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5万公里,同时手机用户高达2亿人,这些都是车载智能导航系统流行的土壤。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汽车消费者对于车载电子技术并不如日本消费者那样发烧,大多数人认为有一套好音响就足够了,很多新车根本无人选择加装GPS模块,丰田如此推崇混合动力和电子化的智能技术,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是否太超前了?

重松崇:中国大多数汽车消费者还都是开着自己的第一辆车,但是很快,3年之内,中国就将迅速迈入第二辆私家车的更新时代,高档车不再仅仅是少数人的独享。车载智能导航系统的成本将比GPS更便宜,丰田将根据中国手机普及率高的特点,针对性地调整车载智能导航系统,让新颖的电子技术可以在价格上搭配卡罗拉这类中档轿车。 丰田中国之外新车丰田豪华车普锐斯轮子汽车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智能交通引擎丰田一汽丰田四个日本汽车汽车产业丰田世纪进化劳斯莱斯

上一篇: 市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