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盈率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老谢)

在股市上,市盈率是被提及最多、同时也是被误解最多的词汇。市盈率的计算方法很简单,用当天的收盘价(P)除以每股收益(EPS)即可,人们在判断一只股票的投资价值时,通常用市盈率估值。

由于市盈率是如此普及,其蕴含的初始意义反而被大多数人所忽略,比如万科的股价为每股33元,每股收益为0.5元,其市盈率为66倍——这个数字到底意味着什么?它表示如果万科的每股收益每年保持不变,你购买了万科的股票,需要用66年收回你的成本。简单计算一下就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如果你买了1000股万科,不考虑手续费需要3.3万元,万科每股收益为0.5元,意味着每股每年可以赚0.5元,1000股每年可以赚500元,经过66年之后,你可以收回投入的3.3万元。当然,这种计算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解释,不过,如果你能够理解市盈率的初始含义,也就能够记得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购买市盈率过高的股票,因为这可能意味着你需要很多年才能够收回成本。

如果将市盈率倒过来看,又会得出另外的含义,比如一只股票的市盈率为50,其倒数为2%,这代表了这只股票的年收益率。这个数字通常拿来和市场的基准利率做比较,比如我国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87%,这是一个无风险收益水平,理论意义上,市盈率的倒数不应该低于存款利率,否则,直接将钱存进银行即可获得更高的收益。不过,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我们的实际存款利率为负数,所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国A股市场市盈率居高不下的现象——虽有泡沫,但也有其合理性。

现在,人们通常是事先给股票设定一个市盈率,然后通过它去估算股价。比如一只股票每股收益为0.5元,你认为它的合理市盈率应该为30倍,所以得出它的价格应该是15元,假如该股票的市价远远低于15元,你会认为它被低估,反之,则为高估。因为市盈率估值如此简单易学,所以,现在成为市场上最为流行的估值方法。事实上,市盈率估值得出的结论并不可靠,只能作为众多估值方法之中的一种参考。

首先,用市盈率估值时需要运用公司未来几年的每股收益,也就是动态市盈率,但是准确预测公司未来业绩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很少有人拥有这样出色的天赋。其次,即使你能准确预计到公司未来业绩,用市盈率估值也只是相对估值,得出的结果并不可靠。比如,你如何知道万科的市盈率应该是30倍还是60倍?人们对一只股票的市盈率进行定位,通常需要选取其他的参照物,比如整个A股市场的市盈率是多少?这个公司所处行业的市盈率是多少?然后来给予其一个自认为合理的市盈率。如此估值的前提是你所选取的参照物(整个市场、整个行业)必须是合理的,否则得出的结论就毫无意义。也就是说,用市盈率估值必须要看别人的眼色行事,自身并没有主动权,所以,市盈率的相对估值法成为其最大的缺陷。

正因为如此,有人尝试解决市盈率估值的相对性,将公司的成长性(G)和市盈率(PE)结合起来,引入了PEG的估值方法——PEG越小越具备投资价值,反之则被视为高估,PEG值通常以1为分界线。举例来说,假如一家公司未来3年的平均复合增长率为40%,该公司的市盈率如果为40,则PEG为1,假如市盈率为20,PEG则为0.5,这被认为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假如市盈率为80,PEG则为2,这只股票被视为高估。PEG方法改善了此前市盈率估值的相对性缺陷,只需要参照自身的成长性即可。

市盈率估值法的另外一大缺陷是不能为亏损公司估值——因为其每股收益为负数,但是有些亏损公司也并非一无是处,比如,公司可能存在巨大的隐匿资产,或者盈利能力即将发生重大改观等等。所以,人们在市盈率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动,设计出其他一些比较常用的指标,比如市销率(股价除以每股销售收入)、市净率(股价除以每股净资产)……

不过这些都只是市盈率估值的变种,都可以归入相对估值法体系,另外一大估值体系和市盈率完全不同,就是现金流折现——通过计算公司未来的现金流,然后将其折现,得出的结果就是该股票理论上的价格。因为这种方法不需要参照其他的公司,也不需要参照整个市场,只需要准确估算公司自身的现金流,所以,现金流折现被称为绝对估值法。在一些专业人士眼里,现金流折现法被视为更为科学、更为高级的估值手段。■

市盈率低于20倍的部分个股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市盈率

600677 航天通信 11

000939 凯迪电力 12

000021 长城开发 16

600162 维科精华 16

600193 创兴置业 17

000570 苏常柴A 17

600864 岁宝热电 18

600641 万业企业 18

000777 中核科技 18

600231 凌钢股份 18

600282 南钢股份 19

600269 赣粤高速 19 市盈率股票市盈率估值法每股收益股票估值万科公司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