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玉词

作者:朱伟

李清照词集名“漱玉”,出自晋陆机的招隐诗,此诗描写招隐之山林,有“结风伫兰林,回芳薄秀木。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句。意思是,清风停在兰草丛中,芳香在秀木间缠绕,山水潺潺如弦音,飞泉溅石,晶莹似玉。

李清照词,我最喜欢的,首先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骤是烈马疾驰,风如扬鬃马嘶,疏雨被击碎四散飘零。一夜风雨都在宿酒酣睡之外,等晨光随卷帘明媚,海棠依然在窗外娇羞。此词灵感后人一直认为来自晚唐韩的《懒起》,韩诗最后是“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李清照喜欢韩显而易见,韩自号“玉山樵人”,他在《闺情》中曾写到宿酒:“轻风滴砾动帘钩,宿酒犹酣懒卸头。”并专有《疏雨》诗:“疏雨从东送疾雷,小庭凉气净霉苔。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妙处是,韩诗变成李清照词,就脱了香奁,不再“侧艳情巧”。尤其《如梦令》结尾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将韩《懒起》在“昨夜三更雨”前的“暖嫌罗袜窄,瘦觉锦衣宽”句,脱颖成那等漂亮,又有一种自然的清冷。

李清照词好处,就在这种那人自在灯火阑珊外,不自觉就黯然神伤的感觉。我把《如梦令》读成闺情词,《声声慢》与《醉花阴》则是婚后得不到慰藉,那种抑郁孤清的层层深入。

《声声慢》味道在前片叠字似乎昏昏沉沉、跌跌撞撞,与后片“独自怎生得黑”、“怎一个愁字了得”像随意拈来的口语作对比。而且,叠字本身也能读出幽深——《老子帛书》上有“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寻寻”是探寻在无边无际无涯中,孤灯难明,惶惶不可终日。“凄凄惨惨”,“凄凄”不仅来自南朝宋谢灵运《道路忆山中》中的“凄凄《明月》吹,恻恻《广陵散》,殷勤诉危柱,慷慨命促管”,还来自陆机《赴洛道中作》中的“悲情触物感,沉思郁缠绵。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恋”。后面跟上的“槭槭”,后人一直认为来自晚唐吴融的《红树》:“一声南雁已先红,槭槭凄凄叶叶同。自是孤根非暖地,莫惊他木耐秋风。”其实“槭”字始用于晋潘岳的《秋兴赋》:“蝉而寒吟兮,雁飘飘而南飞。庭树槭以洒落兮,劲风戾而吹帏。”李善注释,这“槭”是“枝空之貌”。

《声声慢》前片,无论怎么理解,都是黄昏四合时节,哀雁断肠,引发物是人非的感伤不已。梁启超当年曾认为此词写从早到晚一天实感的眉批,认为“三杯两盏淡酒”应是“怎敌他,晓来风急”,多少强加于人。此片中的“最难将息”极耐琢磨,“将”是依靠,心绪最难依靠着平息,“将息”也就是“养息”或“喘息”。后片,遍地黄花用了“堆积”,独自憔悴加自我贬损,“如今有谁摘”的“”是喜欢或惦记。而守着窗儿,面对梧桐细雨,梧桐是凤凰栖枝之木,可为琴瑟,细雨滴沥在这黄昏空寥的琴弦间,自成悲声。

《醉花阴》则下片味道远胜上片。上片“薄雾浓云愁永昼”,“永昼”是永远无法消遣的白昼,度日如年。“瑞脑销金兽”,“瑞脑”即“瑞龙脑”,波斯香料。金兽是香炉,瑞香烟气萦绕,还是为突出“永昼”的沉闷单调。此时又到重阳,“纱橱”是蚊帐,夜无眠而眼见帐外凉意四逼。下片黄昏后陶渊明的“把酒东篱下”典,引出“暗香盈袖”的洁身自好,北宋林逋的《山园小梅》有名句“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暗香疏影由此就成为梅的代称。林逋死在李清照出生前50多年,李清照当年应该极熟这句子。而西风入帘,用了粗暴的“卷”字,最后,尽管李清照当年有可能用的就是“人似黄花瘦”,因胡仔写成《苕溪渔隐丛话》时,她还在世,《苕溪渔隐丛话》记的就是“似”字。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真实就应是“人比黄花瘦”,它形成更强烈对比,更有哽咽的悲怆。

按李清照在绍兴四年(1134,51岁)作成的《〈金石录〉后序》,其夫赵明诚死于建炎三年(1129,李清照46岁),之后她49岁曾再嫁,几月后又离异。我喜欢将《永遇乐》读成她历尽沧桑后的尾声。上片“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熔金”来自刘禹锡的《洞庭秋月行》:“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孤轮徐转光不定,游气蒙蒙隔寒镜。”“璧”是美玉,这里合璧而成月亮。先是夕阳耀目,后是暮云合成寒月,人在哪里呢?“染柳烟浓,吹梅笛怨”,“吹梅”是梅花飘飞,南朝梁简文帝的《梅花赋》中有“春风吹梅畏落尽,贱妾为此敛蛾眉”,李白后来《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中变化成“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香车宝马”乃王维先用,他的《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有怀静者季》中用“香车宝马共喧阗,个里多情侠少年。竞向长杨柳市北,肯过精舍竹林前”。此诗标题,比部是刑部四司之一,怀静者为禅家。李清照以它连接“谢他酒朋诗侣”,更突出曲终人静。下片感人的是对“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的眺望。“铺翠冠儿”是元宵节戴的用翡翠、羽毛装饰的帽子;“捻金雪柳”是元宵节装饰用夹杂金线的绢制头花;“簇带争济楚”是插满头饰去争美艳。最后“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深处,听人笑语”,无情风雨中,酒阑歌罢,只剩雪清玉瘦,蜷缩一隅,空对烛花红。所谓“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实在令人唏嘘。 漱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