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中国的帆船
作者:蔡伟2002年初,罗昭行、关澜和东盛、阿水等几个朋友在深圳结成了一个玩帆船的小圈子。罗昭行和关澜的合伙公司在2004年买了艘3马力的小帆船,方便去大亚湾口的大、小辣岬岛喝酒找乐。这艘中美合资、大连生产的小帆船只有27英尺长,没有生活空间,自然无法开得更远。两年后,罗昭行和关澜通过香港朋友在法国定下更大的“骑士号”。“骑士号”交船时间是在2005年。在帆船代理、来自香港地区的林宝森那里得知,可以去法国直接把船开回来后,罗昭行有点动心。
最后,接船活动命名为“纵横四海”,这个颇有江湖气的名字曾是周润发出演的电影片名。罗昭行指着地图上帆船回国的路线说,从西洋一路经直布罗陀、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和印度洋、马六甲,“纵横四海”这个名字倒也贴切。2005年2月21日,“骑士号”正式从法国开船回国。罗昭行记得当时正当春节前,新造好的帆船才刚下水6天。一个私人的接船活动在各方利益参与下影响越来越大。罗昭行说,买帆船在国外稀松平常,但当时私人买一艘大帆船在中国大陆还被认为是件了不得的事。
罗昭行的这帮帆船爱好者在法国上船前都还是不折不扣的业余选手,但走过1万多海里和几个大洋后,已经有人开始不把自己当“菜鸟”看。在马来西亚租了艘赛船后,深圳的几个帆船发烧友和浪骑游艇会的水手组队前往泰国普吉岛,参加了当年的泰王杯帆船赛。钟勇当时是浪骑游艇俱乐部经理,他说从泰王杯回国后和关澜等人聊天,觉得如果在中国策划一个帆船赛也许是个机会。
深圳市当时唯有一个浪骑游艇会,会员几乎都是钟勇从以前工作的观澜湖高尔夫球会拉来的朋友,游艇会会员分两种:一种只买会员证,不买船和泊位,这些人主要利用会所,租用游艇会的船;另一部分会员则愿意自己买游艇,由游艇会帮助提供从泊位、维修到水手的一条龙服务。香港无线电视台著名编剧罗锦辉是罗昭行和关澜在帆船事业方面的顾问,他也证实了中国杯这个构想基础的贫瘠。罗锦辉说,游艇会硬件上虽然有模有样,但会员们玩帆船还都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就连小帆船也不大懂怎么开。
罗锦辉感叹罗昭行等人的胆量,也认为“纵横四海”活动背后其实是鲁莽。所有前往接船的帆船爱好者基本没有航海技能,一些水手甚至都没见过蓝海。“‘Blue water sea’,那是真正大洋的颜色,他们没有意识到航海的难度。”“骑士号”最终能开回来还是从法国船厂找到了专业船长,这个关键在许多媒体的赞美和宣传中几乎只字不提。“如果我是那个初涉海洋的人,可能要用5年时间准备,包括安排你的家庭,安排你的事业,再安排你的身体。但他们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边,先去做事。”罗锦辉说,“他们当初像我这样懂得海洋的危险,意识到专业经验缺乏,也许绝不会这样冒失,当然也可能没有今天的中国杯帆船赛。”
( “悉尼至霍巴特帆船赛”是世界著名远洋帆船赛事,每年在澳大利亚举行一次 )
就在关澜和罗昭行定下“骑士号”的前后,2004年底北京信中立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汪潮涌前往马赛观看帆船赛时,就开始和美洲杯组委会有了接触,不过他最初并没有想到组建“中国之队”,只希望能把美洲杯一个分站赛落户中国,这是和F1一级方程式赛车落户上海同样的体育商业模式。不过美洲杯组委会方面明确告知成功概率不大,最好的办法倒是由中国方面组织一支队伍参赛。按规定,参赛国家可在相邻海域举办美洲杯分站赛,参与者更有发言权。
汪潮涌解决美洲杯参赛技术门槛的办法是收购经济上出现问题的法国Le Difi公司,关澜称赞汪潮涌的眼光和能力,以及在中国帆船运动产业上的先驱作用。不过关澜是商人,他首先关注投入中国杯的钱是否有回报。日本或许是前车之鉴。4年一次的美洲杯帆船赛激烈的竞争使赛船和F1赛车一样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弱旅和穷国根本无法走上台面。日本人曾从澳大利亚队老板艾伦·鲍尔手中买来夺魁赛船,以重金招募美洲杯比赛中的天才运动员,但最终没赢得美洲杯。日本泡沫经济后,帆船在日本的重心让位给足球。“这的确有回报率的问题,搞帆船赚不到钱,日本也承受不了。”罗锦辉说。
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和F1都是盈利巨大的产业,唯有美洲杯,虽然在全世界影响巨大,却是不折不扣的富豪烧钱机器。罗锦辉说,关键原因在帆船运动在参与性上的困难。比赛场地在海上,缺乏吸引现场观众的条件,观赏性也不如很多其他比赛。“你很难想象在大风大雨中会有很多人看海上的比赛,觉得刺激、乐在其中的只有玩船的人。”
美国前帆船协会主席比尔·卡尔说,美洲杯“不仅是帆船比赛,实际上首先是金钱的较量”。“中国之队”的赛船“龙之子号”耗费了40名工人2万个工时,这艘船的船壳在东莞制造,因此得以通过国内制造的门槛,其实从索具到风帆等绝大多数装备都是从国外采购,总造价超过千万欧元。但这只是本届杯赛中最便宜的一艘船。而试图把奖杯搬回纽约的美国队2007年投入经费高达1.3亿美元,结果仍然惜败。
美洲杯虽然长期赔钱,但其商业运作中仍有可借鉴的地方。澳大利亚80年代选定的比赛场地本是房地产商此前不愿涉足的偏僻地区,而由于美洲杯帆船赛而导致地价全线上涨。这一点对于试图模仿美洲杯的中国杯自然也是现场教科书。
中国杯帆船赛的盈利模式很有“中国特色”。从深圳市区前往大鹏、南孚的路上,沿途山上层层叠叠的别墅,价格普遍超过每平方米4万元。浪骑游艇会一位资深会员透露,收购了浪骑的万科集团,其董事长王石其实非常中意帆船,但作为上市公司老总,他不得不考虑在股东那里的影响,因为游艇和帆船在老百姓眼里统统是奢侈的东西。如今大亚湾口外那些过去只有渔民和帆板帆船爱好者光顾的荒岛已经全被卖光,最近处大辣岬岛的购买者就是万科集团。在岛屿上开发地产是高端概念,没有船艇则一切免谈。
中国杯合作伙伴之一、深圳世纪海景高尔夫球会的总裁助理曾永明也提到中国杯这类体育产业对房地产业的催化作用。拥有一个18洞球场的世纪海景根本无法在高尔夫概念上和拥有12个18洞赛场的观澜湖球会比肩,但世纪海景是深圳唯一依山傍海的高尔夫球会。在试图打造新的游艇会过程中,世纪海景试图利用中国杯帆船赛和海洋概念打造品牌。“高尔夫也好,游艇帆船也好,归根结底就是让地产卖到更高的价格。”钟勇说。
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深圳举行。关澜从大运会中看到的机遇就是帆船。大运会水上项目包括帆板、帆船,各方关注的政府资源包括土地、为大运会而建造的比赛场馆和配套设施在大运会结束后如何使用,归属何方?深圳虽然拥有良好的海域资源,但是从面积和人口上看却非常稀缺。深圳东部的沿海土地已经绝对禁止出售,所以对沿海稀缺土地资源感兴趣的各方唯有借鸡下蛋。在浪骑游艇会上,参与水上项目的各方都表示愿意出钱帮助政府投资建造设施的意愿,但希望在大运会后作为这些设施的运营方。
毋庸置疑,地产概念是中国杯盈利的重要一环,不过对投资人来说,中国杯本身也是一个营销平台。深圳雅图科技有限公司的总裁谢敬是中国杯的赞助商之一。他购买了一艘伯纳多帆船并命名为“雅图号”,根据中国杯规则,谢敬只是船东,拥有作为第18人参赛的权利。但是在中国杯比赛期间,他的船帆上只能印上其他赞助商的标志。雅图是中国投影设备企业唯一能与世界同类顶级品牌抗衡的企业,但和爱普生这样的竞争对手比,品牌上的差距带来的是市场份额上的悬殊。中国杯投资人的办法是,通过批量采购帆船获得很低的价格,然后把这种优惠转让给船东,并帮助提供水手培训和直接服务,而船东方面对中国杯的回报则是贡献一年的使用权。中国杯投资人把这一年使用权卖给赞助企业,后者则可以用一张合适的支票换来比赛期间帆船的冠名权或是船帆广告。
曾虎毕业于西安公路学院,生意也和公路设备有关,不过曾虎的个人兴趣在海上。90年代他曾经在蛇口一带的海滨浴场玩帆板,在这次中国杯组委会批量购买的10艘伯纳多帆船中,有曾虎个人出资购买的一艘。
“终于可以不用再‘蹭’别人的船了。”曾虎说,虽然经济上不成问题,买船这个决心还是帆船同好、香港钢铁大王庞辉帮他下的决心,而此前曾虎认为自己和帆船还是有距离的。在参加7月份香港举办的“台风杯”帆船赛后,庞辉提出能帮曾虎解决泊地和船员培训等一系列问题。曾虎提到帆船运动非常盛行的新西兰,孩子从小学开始就有帆船的必修课,而我玩帆船的时候已经快40岁了。 帆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