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力健身的诱惑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段然 方小青)
( 尽管元武学习泰拳的时间还不算长,但他觉得自己已经疯狂地爱上了这种被誉为“八条腿运动”的拳法了 )
王然用胳膊肘推门进了静态操房,边走边往自己手上一圈一圈缠着拳带。他抬起头,望着练功镜里的自己,想想一年前200多斤的样子,摇了摇头,将拳头攥得嘎嘎作响。教练帮王然紧了紧拳带,然后左右出拳陪他练习今天的动作“侧转身闪避”,出拳的空当,还不忘教授“拳经”——“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王然练习的是“特种格斗”,其最明显效果是一年间减掉了体重的1/4。
2年前,陈熙得到的评价是“不爱说话,有点自闭,动作和眼神稍显僵硬”。这个男孩2年来坚持每周打拳,他参加的是“泰拳艺术俱乐部”,如今是俱乐部里水平最高的学员之一,每节课都会带着其他会员做准备活动和跳拜师舞,教练一致认为他“绝对有参加泰国业余泰拳比赛的能力”。犀利的肘、膝和直拳是他的三件利器,陈熙说:“对于我,泰拳的魅力并不在于它是不是‘世界最强的拳法’,我更关心如何在战斗中提升自己,汲取泰拳武士那种灵动的精神状态。”
4年前,刘磊开始练柔术,此前他的健身项目是篮球,但从学校毕业后他发现,篮球是集体运动,每次练习都要约朋友,他身边缺少了团体活动的条件。他在网上找到有关巴西柔术的资料,研究大量视频后发现:“巴西柔术对抗性比较好,接近实战。它比其他格斗项目暴力,最为开放,通俗说就是除了不许咬、不许挖眼、不许撕嘴,其他都可以。但它本身又可以很安全,在对抗中只要自己不较劲,就不会受伤。加上道馆的氛围很好,没有柔道等项目中繁琐的礼仪。”
“特种格斗”、泰拳、巴西柔术,各有各的传承和传播。“特种格斗”原本只是特种部队里一种区别于一般擒拿和格斗的特殊训练方式。出招狠,实用,杀伤力强,喜欢军旅生活的人自然对它感兴趣。泰拳总能和野蛮、血腥扯上关系,2003年,电影《泰拳》在亚洲市场票房成绩不俗。刘磊则会注意电影《导火线》中使用的大量柔术动作:“甄子丹用飞身十字固定住古天乐,在片尾和汤尼的交战时,几次用三角绞对付汤尼,汤尼用spawling(平身下压)防守了甄子丹的抱摔。平身下压是最近几年才流行的技术,就是对手潜身抱摔时候,自己重心后撤压住对手。”
但这三种格斗方式也可以有一个统称,那就是“暴力健身”。几年前,一本健康杂志盘点出的十大减肥运动中,搏击操(Kicking boxing)名列其中,正是在有了“搏击操”这个单词之后,“暴力健身”的概念才陆续出现在网络和各种媒体上,越来越多的竞技格斗类健身项目被大众接受。美国的健身专家罗德尼·考恩说,是大众的狂热加速了“暴力健身”落入凡间的步伐。
( 柔术的制服与反制服训练 )
10年前,北京就曾经开设过专门的拳击馆,但那时候健身市场没有现在红火,人们对“暴力健身”的需求也并不旺盛。现在,健身已经进入“细分市场”阶段,青鸟健身俱乐部在今年5月份开了“特种格斗”的收费课程,正式将之列为训练项目。聘请的两位教练,王磊曾在陆军特种部队服役了4年,张浩曾是八一队里多次获得冠军的职业柔道运动员。这种搭配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把刚与柔,实战与技巧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马楠6岁开始在北京什刹海体校学传统武术,6年后,放弃了进武校的机会,直奔普高、普大这一连串中国教育的正规军里去了。2005年一个偶然机会,马楠看到健身房里和他年龄相仿的几十个男孩女孩,正伴着音乐练习搏击操,“出拳、踢腿、移动、流汗,一切都显得那么有魅力。我当时一秒钟都没犹豫,脱了夹克就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 安迪(中)指导学员练习 )
像马楠这样不自觉滚入暴力健身堆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中国武术协会秘书长傅晓明说:“目前,在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尝试接触武术、散打、泰拳等各种竞技类格斗技法,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指望能在此类比赛中得奖,只是将它们当作一种休闲和健身方式。”为什么“暴力健身”能“膨胀”起来?傅晓明这样解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暴力健身,这跟每个人心中对于强者的渴望分不开。现在的生存压力,让这种渴望更加强烈。”
“单是出拳,每小时就可以消耗455卡路里的热量,如果加上腿部训练,1小时还可以再额外消耗720卡路里的热量。”这是罗德尼·考恩在给一名90公斤重的学员进行综合打击训练时所测算出的热量消耗值,对于训练效果,考恩补充,“暴力健身最吸引人之处还在于它完美的实用性,它的效果绝对不亚于器械训练和一切有氧运动”。也许正因如此,“暴力健身”不仅吸引了足够多的男性痴迷者,女性也乐于尝试。
( 特种格斗教练王磊 )
资料:
( 泰拳教练周煜栖(中)和学员 )
泰 拳
“泰拳艺术俱乐部”的馆长兼教练周煜栖说:“一种攻击技法要想保持优势,就要以击败对手为唯一目的。泰拳真正的强大在于赤裸裸而无规则的目的性和纯粹性。”泰拳的攻击力让人吃惊,光看它最原始的训练方式就足以让人心惊胆战。“古泰拳训练方式非常残暴,拳手会用麻绳把自己的手臂绑起来,然后喷上水或其他液体,使麻绳变得异常坚硬,起到保护手臂和增大攻击力的作用。当时没有沙袋,拳手们就用悬挂在空中左右摆动的青柠檬训练闪躲,为了帮助拳手练习抗击打能力,他们的师傅会用棍子打,用鞭子抽,以此刺激拳手皮肤的血液循环,使皮肤坚硬起来。”
某些人觉得泰拳的这种原始、粗犷和近乎野蛮的方式反而会让他们产生更“完整”的感觉。如果依照周煜栖的学生阿宝所持的观点:“人在出生的时候都很完整,但是随着长大,我们慢慢变得支离破碎,协调性越来越差,进而反应、灵敏和平衡也就变得不再像出生时那样完美了。”因此,在拼合破碎身体的过程中,“拜师舞”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也成了泰拳区别于其他拳法的又一个另类标志。在泰国,无论比赛还是训练之前,拳手都要伴着鼓、笛、跋等乐器奏出的泰国传统音乐跳上一段传统的拜师舞,他们舒展身体,同时虔诚地做出像蝎子摆尾、鹤舞翱翔这样一些沿用了几千年的动作。
“其实不光是拜师舞,泰拳本身就是最像舞蹈的格斗术。”周煜栖解释说,“它的发力和芭蕾舞一样,都是将重心上移的,这种把重心提高的攻击形态和其他拳法截然不同,它能让人有向上的积极心态,在发力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很阳光,很有信心,很挺拔也很美。”■
特种格斗
在特种部队的训练中格斗是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它是集散打、摔跤、跆拳道、MMA(Mixed Martial Arts的简称,即综合格斗)于一身的一种综合技能。教练王磊说:“当初在军队的训练中,受伤是很平常的事,骨折、肌肉拉伤几乎就是家常便饭,即便这样,练不好也依然有被淘汰的可能。”80%的高淘汰率决定了特种格斗训练的残酷。王磊承认当时的训练并不科学,因此,他和张浩一方面最大程度保持特种兵格斗训练的模式,一方面会选择危险性相对较小的动作教给学员,张浩说:“高危动作一般我们只做讲解,绝不轻易演示,更不让学员随意练习——在实战中一旦形成条件反射性使用危险招数的习惯,将是非常残酷和危险的。”
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跨科训练的科学性?王磊和张浩每次上课前都会反复考虑如何将打击和缠斗技术最有效地结合以便让学员熟练掌握,使之“成为立体型的格斗技术”。王磊总喜欢把这样一个故事挂在嘴边:1959年李小龙刚到美国的时候,告诉自己的第一个美国弟子“如果你苦练3个月的拳击再加上3个月的摔跤,你就可以打败一个习武3年的人”。■
柔 术
相比较于泰拳、散打和跆拳道追求在站立的时候使用力量制服对手,柔术解决的是“如果比你强壮的人把你拖、摔、扭到地面,应该如何去做的问题”。北京安迪柔术馆的安迪(毕思安)并不同意“柔术很暴力”的说法,他解释:“柔术讲究的是对技术的理解和对杠杆原理的理解,一个很弱小的人面对一个强大的对手也能保护自己,这非常像中国的擒拿术。”1995年,当时还在美国加州大学念心理学的他开始练习巴西柔术。两年后,安迪来到北京,发现自己是当时北京唯一一个巴西柔术练习者,于是在1998年和朋友凑成了一个5个人的训练小组,免费教他们巴西柔术。
现在安迪已经有了一个20多人的学员班,这有赖于他在2003年参加了武赛网举行的第一届MMA(综合武术)比赛,展示了柔术的各种技巧。“他在放倒对手后呈骑压式,最后用肘关节技制服了对手。”刘磊也是在那次比赛中知道安迪的,并还清楚记得安迪的动作,当然这个动作他现在已能熟练掌握了。
安迪在2年前辞去某信息科技公司的工作,成为专职柔术教练。在安迪的道馆中,整个2小时课程中,只见队员们在进行制服与反制服的训练,安迪特意强调不要用很大的力量,点到为止就可以了。他说,“如果是练习拳击,可能3个月后都不许实战对练,只能打沙袋,因为危险性太高,而柔术很快就能对练了”。■ 拳击健身诱惑巴西柔术跆拳道柔术武术暴力泰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