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出生在耶路撒冷
作者:苌苌( 《我的米海尔》 )
15岁上,阿莫斯·克劳斯纳决定离家出走。两年半前母亲自杀了,和书呆子父亲实在合不来,那是1954年,以色列建国6年,基布兹运动正如火如荼。“基布兹”是遍布以色列的一种自由组合的集体社区,在那里,人们没有私有财产,通过共同负责、互相帮助,满足个人包括衣食住行、工作、保健、教育的全部需求。少年克劳斯纳来到基布兹,头等大事是改名换姓,他给自己取姓“奥兹”,在希伯来文中是“力量”的意思。在那个颇具原始共产主义特征的世界中,他开始了文学创作,如今阿莫斯·奥兹已经是以色列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
在60年代中期,奥兹成为以色列“新浪潮一代”文学的代表。与之前“传统的一代”相比,他不再刻意描写超凡脱俗的英雄人物和壮举,而是侧重描写凡人琐事,注意表现个人和家庭的忧患和对生活的思考。这样的小说不一定就流于平庸和俗气,事实上,奥兹做到了很多生活在流散地的犹太裔作家都没能做到的事,就是始终把个人经历置于犹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之中。他的小说在90年代译介到中国,在严肃文学界培养了一批忠实读者。《我的米海尔》的开头让人津津乐道:“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我在年轻时浑身充满着爱的力量,而今那爱的力量正在死去,我不想死。”他在《费玛》中顿悟出“第三种状态”,即梦幻和现实之间的中和状态,表达了“对不需要做任何决定的世界的渴望”。
踏入文学界40载,奥兹出版了有浓厚自传色彩的小说《爱与黑暗的故事》。他一直等到“我妈去世时38岁,按我现在的年龄,可以做她的父亲”的时候才开始回忆青少年时代。怀着怜悯、幽默、哀伤、讽刺以及好奇、耐心和同情,奥兹的自传体小说与众不同。他在中文版前言中交代,他写这本自传的目的,不是要拿童年的不幸找父母清算或者开脱自己,而是想展现某些悖论性的东西:“我的童年是悲剧性的,但是一点都不悲惨。相反,我拥有一个丰富、迷人的童年,尽管我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以及探讨为什么聪慧、慷慨、儒雅、互相体谅的父母会酿造一场悲剧。
( 阿莫斯·奥兹 )
我们常说以色列有700万人口,就有700万个首相,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道理,管理这个国家不容易,也给国家带来很多新想法。大家过的是一种很有趣的高智商生活,激荡人心,出租车司机跟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讨论他笔下人物的写法,人们为所有事情争论,关于国家、道德、性、艺术、文学…… 读书文学奥兹耶路撒冷作家基布兹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