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田径生涯
作者:袁越(文 / 土摩托)
即使没有刘翔,我也会关注世界田径锦标赛,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田径运动会。
我上学时候,凡是课外活动都特别喜欢。比如春游,比如支援三夏,比如春秋两季的运动会。我第一次喝绿豆汤是支援三夏,我第一次吃面包、香肠是春游,而我第一次吃巧克力,就是在运动会上。
中学时候的运动会都是各班级比赛,第6名也能得1分。我哪一项都不突出,就成了万金油,哪项缺人报名,我就去,争取挣1分。一开始是长跑,巧克力就是在一次跑1500米前体育老师塞给我的。后来我又扔过铅球,跳过远。有一年跳远,我们班的短跑明星借给我一双钉鞋,我一兴奋,跳出了5.5米的个人最好成绩,拿了个名次。
记得那时候,长跑明星最受欢迎,因为他们有较长时间展示荣耀。短跑也还行,毕竟,“跑得最快的人”这个头衔都是被100米冠军所垄断的。相比之下,中距离总是缺乏明星,于是我就成了400和800米比赛的常客。结果我发现,这两项比赛最累人,每次跑完都要恶心一阵子。我400米的最好成绩是59秒多,跑进了1分钟大关。
我们那时候,学习好的人往往体育也不错。如果不算体校特招生的话,各项比赛的优胜者往往是那些学习也好的人。我们班有个女孩叫丹扬,不但学习成绩全年级第一,跑步也是好手,尤其擅长短跑,拿过100米第2名。她后来去了美国,现在是加大伯克利分校的神经生物学教授。我那时的偶像就是她,经常偷偷和她比,可惜永远差她一截。高三那年物理竞赛,要不是她已经提前一年保送北大,估计就没我什么事儿了。
后来在复旦,我也参加过运动会。大学人才多,我在任何项目都不可能挣分,最后只好选择了9项全能,打算卖苦力挣分。为什么是9项全能呢?因为撑竿跳太危险,没人敢。就在这次比赛上,我第一次尝试了扔铁饼,第一次跑了110米栏。铁饼我完全不会扔,而110栏跑下来差点虚脱。因为我从来没学过跨栏,不会“跨”,而是“跳”,累得不行。
不过,大学的运动会远没有中学好玩。中学运动会都是全班一起在看台上看,有动力。人一旦上了大学,就都成了知识分子。众所周知,知识分子的一大特点就是讨厌扎堆,无论如何都努力做金鸡独立状。
那次运动会,班主任动员了半天也没有一个女生去操场为同班同学加油,我跑得很没劲。结果到了二年级,我就退役了。 生涯田径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