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新的楼宇与世界一流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姚博)

北京大学打算拆房子了,这房子在它的南门,约有50年历史,据说各种管线老化,更换困难(好像建筑结构没事)。这理由不错,但法国在保留他们的老建筑时没这么说,英国也没有。人家技术可能比较高超,也可能是人家的想法跟我们不太一样。

说起来,一个文明的传承,除了典籍文字外,就是建筑与工程。要是埃及没有金字塔,光是纸莎草文书的话,大家对于埃及文明曾达到的程度总是没有个直观印象。我们有5000年的文明,几栋50多年的房子,或许没什么重要价值可言。但账可不是这么个算法,大学的历史,我们不过百年,这些房子已经见证了一半历史,要说没有文化的象征意义,怎么也不能让人信服。

更重要的是,学术是需要传承的,这种传承如同文明的传承一样,除了掌握学术的人以外,还需要一个有传统的校园。前清有句讽刺新贵的话云:“树小墙新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在一个类似树小墙新的校园里,直观上对于学术与文明的敬畏至少减去大半。而没有50年的建筑,如何能有100年甚至500年的建筑?换句话说,如何让人体味到那种传统?

在我看来,一个学校应该珍惜前人留下的一草一木,即使在学术上如何激进与前卫,在学术传统与学风传统上,也该尽可能保守。保守不代表不进取,而是代表了一种审慎的态度。据我所知,满目簇新楼宇的学校,至今还没有一个成为世界一流。 簇新楼宇世界一流

上一篇: 扎扎实实走形式
下一篇: 礼品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