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浮花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何晏)

生如浮花0( 《回归》的电影海报上美和力量同时盛开 )

在每一部佩德罗·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的电影里,佩内洛普·克鲁兹(Penelope Cruz)不是怀孕就是已经当了妈妈。1997年的《活色生香》中,她在公交车上生孩子(那年她只有23岁)。1999年的《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中,她是怀孕并患上艾滋病的罗莎修女。到了阿莫多瓦最近的电影《回归》(Volver)中,她已经是一个10多岁麻烦女孩的母亲了。

《回归》中的年轻妈妈雷蒙黛可能是佩内洛普·克鲁兹迄今为止最忙碌不堪的一个角色——她不仅仅要料理一个餐馆,还要照顾被她女儿杀死的丈夫的尸体(因为她的丈夫试图侵犯她的女儿,而她的女儿也可以说是她的妹妹,因为她曾经被自己的亲生父亲侵犯)。她要把尸体送进冷冻柜里又要找人帮忙搬运出来埋在树下,她还要对付一个她母亲的“鬼魂”。

这可能也是克鲁兹迄今为止最丰满的一个角色了,不仅仅是一头黑发、低胸紧身上衣和包裹在短裙里被阿莫多瓦垫高的臀部唤起的像索菲亚·罗兰一样的丰满感觉,她的身上发散着一种眩目而伧俗的美,也可以说,那是身处困境之中的生命力量。

其实,《回归》的电影海报已经表露了这种“困境之美”,上下红色底色、黑色字体的画面中间,大朵的鲜花盛开在克鲁兹浓妆的面容周围——黑色眼线和红唇的对比,黑白分明的眼睛和金色的耳环项链,耳鬓上还插一朵艳红色的大花。

《回归》的片名在被香港地区被译成《浮花》,应该是和海报上的那些花朵有关,同样的花朵图案还出现在片尾部分。电影里那6个同时获得今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的三代女人,每个人的个性和她们的服装图案之间都有关联,每个人的日常形象都有平面设计上的定义,阿莫多瓦也是用这样的细节来建立起他的人物的。

生如浮花1( 《不良教育》就像一幅老海报 )

所以,平面设计师胡安·加蒂(Juan Gatti)从角色穿的这些印花连衣裙或短裙上延伸出花朵、树叶和圆点的图案制成动态的片尾,像万花筒一般变幻不停。当出现演员名字的时候,背景图案和她剧中的服装是有一种呼应的。

《回归》的片尾让人回想起《神经近于崩溃的女人》的片头,这是20年前胡安·加蒂第一次为阿莫多瓦的电影设计片头。伴随着主题歌的节奏是鲜红的嘴唇、修长的腿、手指尖上的高跟鞋、秀腿、樱唇和插着一大朵玫瑰花的黑色头像剪影等这些“女人符号”的平面设计图案。与《回归》相比,这是一个更花哨、更时尚的片头,这部电影建立了阿莫多瓦作为欧洲最出色年轻电影导演之一的名声。

生如浮花2( 《回归》中的女人同时获得了今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

从那时起,加蒂继续和阿莫多瓦合作了他所有的电影,很少有导演和设计师能够保持这样长久默契的关系。如果说他们一起制作了当代电影中一些最让人难忘的平面设计图像,这样的说法也不算过分。

《神经近于崩溃的女人》的片头很像一本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时装杂志的动态版本,胡安·加蒂也提到过其中的影响,他曾经说:“佩德罗和我都喜欢像斯坦利·多南的《甜姐儿》或者布莱克·爱德华兹的《粉红豹》这样的风格化喜剧电影,我也很感兴趣阿列克塞·布洛多维奇(Alexey Brodovitch)50年代在《哈泼斯芭莎》(Harper's Bazaar)杂志任艺术总监时的风格,我把这些影响都混合在一起。”

生如浮花3( 《高跟鞋》海报 )

电影片头的作用有点像书籍的封面套,一般来说,它会借用电影的现成影像为素材,或者用抽象的线条、色彩等传递出影片的风格或内容。一个好的片头应该有种催眠的性质,能够诱惑观众进入电影的情绪中。可能最早意识到片头的创造潜力的平面设计师是索尔·巴斯(Saul Bass),1956年,他为导演奥托·普雷明格(Otto Preminger)的惊悚片《金臂人》(The Man with the Golden Arm)做了一个怪异的剪纸动画片头引起了轰动,与之前片头仅仅负责介绍出场人物和工作人员相比,他第一次把故事的元素和情境引入其中。

《金臂人》是关于一个沉溺毒瘾的爵士乐手的故事,索尔·巴斯用黑色背景中白色线条的变形与组合隐喻电影的阴暗气氛,最后白光化为一只挣扎的手,爵士乐手的内心困境也就不言而喻。那一年,索尔·巴斯35岁,他被认为开创了动态图像(Motion Graphics)的黄金时代。后来,他继续和希区柯克、库布里克、马丁·斯科西斯等导演合作。在斯科西斯的《赌国风云》(Casino)的片头中,索尔·巴斯第一次用了计算机软件制作的动态图像。

像《神经近于崩溃的女人》、《回归》这样结合了图像设计、影片、摄影、绘图、音乐等元素的片头、片尾就是典型的动态图像,胡安·加蒂在色彩、图像和速度运用上有一种引人注目的节奏和跳跃感觉。一般来说,他先手绘他的情节串联图板,然后结合数字效果和传统技术制作出手绘一样的动画片。他谈论过他和阿莫多瓦的工作方法——每部电影他先读剧本,然后和阿莫多瓦一起确定平面设计的参考点、可能的技术和风格。不过,只有在看到电影的粗剪版本之后,他才真正开始设计。

加蒂1950年出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与阿莫多瓦在马德里的一个派对上相遇,阿莫多瓦要加蒂为他的电影短片设计海报。那时候,两人都是La Movida文化小组的成员,这个被认为定义了新民主西班牙的文化身份的运动享有无尽的自由氛围,正好与60年代的黑暗与压抑形成对照。所以,在后来阿莫多瓦的电影中,80年代早期成了展示成年人与命运、身体和欲望关系的最好舞台。

除了片头片尾,加蒂还设计了一些阿莫多瓦电影的海报。1991年的《高跟鞋》采用三明治式的圆形字体,像短剑一样的高跟在下方变形为一把手枪。2002年的《对她说》,他用红色、蓝色两种不同的色彩描绘两个女人,暗示贯穿影片的缺乏交流的主题。2004年的《不良教育》就像一幅老海报,加蒂通过拼贴质量很差的图像制造出类似广告传单贴在街头告示板上的效果。《不良教育》涉及了禁忌的话题——天主教男孩寄宿学校里牧师对男童的性虐待,而阿莫多瓦本人在年幼时也曾经上过这样的学校。所以,虽然他强调这部电影不是他对那些神职人员的一次清算,观众还是比较期待它是自传性的。 阿莫多瓦不良教育生如胡安浮花回归

下一篇: 艾克特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