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示范:古城西安的殊荣
作者:阎琦( 建设中的曲江池遗址公园效果图 )
文化园区浮出水面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周边出现的经济开发区、高科技开发区在获得政策支持后,迅速成长,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例日益加重。此后,生态园区等一批新概念园区相继出现,代表着健康、可持续、环保的发展意识开始影响增长方式。此时,国家又适时推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目的非常明确。
文化产业真正具市场意义还是近年来的事情,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王永章告诉记者:“我国文化产业已经由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阶段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他介绍,我国目前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大约在2.45%,美国5.83%,韩国6%,法国、加拿大在6%~7%,以目前每年15%以上的发展速度,相信很快会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按国际惯例,达到5%就可以算做支柱产业。
文化部曾于2004年和2006年先后两批命名了78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企业和单位,希望“以点带面,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微观活力”。下一阶段的发展定位在:进一步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催生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安的曲江新区和深圳的华侨城集团率先获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桂冠。文化部希望它们能成为可借鉴的经验。
盛唐的西安讲述
( 《曲江图》(唐)李昭道 )
8月11日,授牌仪式当天,有2万名市民接到邀请,免费游览位于西安东南部的曲江新区已经建成的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馆、环球迪诺主题游乐公园,免费观看大型交响乐和秦腔演出,分享这座城市的荣耀。
走进盛唐文化主题公园“大唐芙蓉园”,一池碧水已让乏水之西安生色不少,沿2.6公里的湖岸漫步,心境很快沉静下来。这座在唐芙蓉园遗址上建造的园子,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设计大师张锦秋担纲设计,园林景观设计请了日本国际景观大师秋山宽,南园丘陵起伏,北池曲水萦回,尤其是根据史料重建的紫云楼,颇有气势,临水建在12米高台之上,楼高39米,共4层,面积8632平方米,每层环以空廊,南含宫院,北依高台,主体为三重檐庑殿式,是唐代皇家最高级别的建筑形式,观之,便会生出“不睹皇室壮,安知天子尊”的感慨。
( 授牌仪式上的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左)和西安市市长助理段先念 )
园内各处,散布着12个功能区,分别演绎着12个盛大的文化主题。记者最感兴趣的还是随处可见的历史文化名人雕塑,最大的雕塑群占地1480平方米,以李白、杜甫为首的25位唐代著名诗人云集在此。120米长的“唐诗峡”内,摩崖之上刻着精选的57首唐诗,在诗刻与奇峻的山势、回旋的曲径、潺潺的流水等景观的交融中,游者很容易乘着诗风雅兴,一路放声吟诵游走。游园之后,如能到园内凤鸣九天剧院看一场“梦回大唐”诗乐舞剧,由音乐、服装、舞美和风雅的舞蹈语言共同演绎的唐风唐韵,将以较完美的视觉形象为你做一次全面的呈现。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演出的总导演是中国国家歌舞团艺术总监兼副团长、奥运会副总导演陈维亚,音乐总监是陕西歌舞剧院院长、著名作曲家赵季平。
思古佳境天成
记者已是三游曲江,总印象是:“倘若想发思古幽情,曲江是个好地方。”这话原是西安一个文化人对记者所讲,几次探访曲江、拜读唐人诗文和画作后,这种印象便不可动摇了。据统计,《全唐诗》收入的500多名诗人中,一半以上曾吟咏曲江,其中张籍、韩愈、白居易的3首佳作,成为一段佳话——初春时节,韩愈、张籍游曲江时向白居易发出邀请,韩愈诗云:“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张籍对白居易的酬和:“曲江冰欲尽,风日已恬和。柳色看犹浅,泉声觉渐多。紫蒲生湿岸,青鸭戏新波。仙掖高情客,相招共一过。”(《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见招》)“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踏雨曲江头。”(《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这是未赴约的白居易对韩愈、张籍的致歉。
让诗人们寄情的曲江是古代著名的皇家园林,兴起于秦汉,繁盛于隋唐,有“中国古典园林先河之一”的美誉。长安,这座世界上第一个居民过百万的城市,皇家和民间的欢娱无不仰仗曲江山水。
曲江地处渭河阶地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川原相间,高下相宜,多有泉池流水,自然风光绝佳。2200多年前的秦朝,在此修建宜春苑,专供帝王游猎,此后又在池西南建宜春宫;汉武帝时疏凿扩大水源,曲江的名称正式出现;隋朝大兴城依曲江而建,并以曲江为中心营建皇家禁苑芙蓉园,曲江成为都城的一部分,其性质由秦汉都城郊外的离宫别馆转变为隋朝都城中的皇家园林,并把曲水流觞、文人饮酒赋诗的文化传统与园池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了曲江的宏大格局。到了盛唐,在隋芙蓉园的基础上,扩展了曲江的规模和文化内涵,并开凿了大型水利工程——黄渠,以扩大曲江的水面。曲江池周边相继建成了杏园、慈恩寺(大雁塔)、乐游园、青龙寺等名胜,园林景观优美,人文建筑壮观,成为都城长安皇族、百官、士子、僧侣、百姓汇聚游乐之园林区,所谓“曲江流饮”、“杏园探花”、“雁塔题名”、“曲江关宴”、“乐游登高”等脍炙人口的佳话就发生在曲江。
唐安史之乱中曲江的芙蓉园受到很大破坏,没有了往日的辉煌和奢华,但百姓和进士们的活动却有增无减。五代曾有修复,但到北宋,随着长安国都地位的丧失,曲江迅速衰落,只有慈恩寺稍有可观者,其余均沦为农田。明代虽修复了部分曲江园林,但规模小了很多。清末民初,甚至出现“无涓流残址之可寻”的评语。不过,曲江的文化影响并没有减弱,历代来曲江吊古游览者络绎不绝,盛唐曲江所创造的“曲江情结”历久弥盛,影响至今。
唱一出文化大戏
2002年以来,曲江新区被规划为省级开发区,以发展文化旅游为主导。2003年更名为西安曲江新区,确立了“文化立区、旅游兴区”的发展战略。据西安市长助理、曲江新区管委会主任段先念介绍:曲江新区以盛唐文化为品牌,通过资金整合,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带动战略,先后建成了大唐芙蓉园、大雁塔北广场、曲江海洋馆、曲江国际会展中心等多项文化工程,建立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牌。2006年,又开工建设曲江池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和秦二世陵遗址公园,还开工建设陕西艺术家画廊、西安歌剧院、西安音乐厅、曲江电影城、陕西文学馆、陕西民间艺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2006年,曲江新区接待中外游客16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8亿元,引进内资41.1亿元,外资1.74亿美元。曲江新区还先后成立了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公司、曲江影视集团、曲江会展集团、曲江演艺集团,在文化旅游、影视演艺、会展创意、传媒出版等多个领域形成和正在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新区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影视和会展产业,还设立1亿元国产电影新人新作助推基金。
2007年,曲江新区管委会被授命按曲江模式开发位于新区外的法门寺佛文化景区、楼观台道文化景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至此,由曲江新区管委会负责的文化产业园区总面积已经达到73.38平方公里,形成一个新的团组型文化产业园区。
现在的曲江新区已经形成以盛唐文化为特色,以旅游、文化、商贸、居住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新区。王永章司长告诉记者,为曲江新区授牌的理由可以概括为: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处理得较好;建设规划水平高;是一个区域发展的概念,突破了原来的地域性。
西安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1100多年为都,但长期以来,到西安的游客除了直奔兵马俑,在市内的逗留时间十分有限。西安市长陈宝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西安要让文化资源从“地下”走到“地上”,以进一步拉动西安的文化开发,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白居易西安张籍殊荣曲江新区古城西安建设文化产业文化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