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值助股指新高

作者:周一凡/

币值助股指新高0

( 7月份,A股市场存量资金达到1.08万亿元,再次刷新历史峰值 )

8月3日,沪深两市大幅反弹,双双创下历史最高点位。其中,上证指数收于4560点;深证成指更是一跃站上16000点整数关口,收于16179点,短短一年时间,深证成指涨幅超过4倍,充分显现出牛市特征。同时,深证100ETF因为指数不断大幅上扬,盈利增幅也非常可观。

至此,沪深两市在8月第一周的涨幅分别达到了4.96%和10.71%,总市值也突破20万亿元大关,达到20.35万亿元,接近2006年21.09万亿元的我国内地GDP总量。

不确定和确定的

目前,美国股市市值占GDP的比重高达130%,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的这个比重约为100%。由此来看,我国股票市值占GDP的比例与发达资本市场基本相当。但由于中国股市的“特色”,仍有大量非流通股没有在二级市场交易,因此按最新统计显示,两市流通市值为6.88万亿元,占两市总市值的33.8%,不到居民储蓄的40%。

“因此,人们的话题很容易转向,变成讨论有这么少、而不是这么多私人财富进入了股市。”汇丰投资管理集团新兴市场业务全球主管狄圣莱(Deseglise Christian)说。中国股市按流通市值算只占GDP的不到40%。“这意味着(相对于经济繁荣程度来说),印尼是唯一一个股市规模比中国小的亚洲国家。”狄圣莱说。

狄圣莱认为做出中国股市即将破裂并迎来长期熊市的判断完全错误。实际上,就历史的市盈率和股息收益率来看,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价也并不比纳斯达克高多少。“人们做出这些判断,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认为中国投资者蜂拥抢购股市上的所有股票,并导致股市过热——由此才众口一词说‘爆炒’,但是,这种观点既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庞大人口,也没有考虑到中国的高储蓄率。”狄圣莱说。

狄圣莱判断的出发点,正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优势,加上资本管制,足以使中国A股抵御美国次级按揭危机的冲击。在A股凌厉上扬的一周,全球股市剧烈震荡,欧美市场更是持续走低。本轮全球股市的暴跌缘于投资者对美国信贷风险的恐慌,美国最新的就业数字不及预期更引发了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担心,英国航空等公司利好财报带来的乐观情绪迅速消散。

中国A股只有在8月1日上证指数跌3.81%,深圳成指跌2.26%,为近半个月连续攀升以来的最大跌幅。但由此就得出中国A股已与国际市场同步的结论,轻易就会被市场否定。国内股市推出的QFII、QDII是可以起到连接国内外市场的作用,但现在能通过QFII、QDII的资金量不过是一两百亿美元,而目前香港特区仅H股、红筹总市值就1万多亿美元。“当QDII占到内地投资海外市场的一半,QFII又占到海外投资内地市场的一半,基本上(某只股票的)海内外市场价格就会趋于一致。”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陈昌华说,“这会是很远的事情了。”

陈昌华认为A股是应该调整的,“但我估计很难,因为市场里的钱太多了”。他说。而H股就容易调整得多,因为处于一个国际化的市场,就会跟着外围其他股市波动。在这一轮香港特区股市的下跌中,H股就首当其冲。美林证券中国研究部主管薛澜就认为,中国由于资本市场还很不开放,国外的资金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十分有限。QFII在中国股市的资金总量中只占1%左右。过去一周美国股市连续下跌,而中国股市却持续地上涨,只是在技术上存在回调需求。

如果现在就从前夜道-琼斯指数的走势来判断国内A股开盘后的涨跌,猜中的几率类似于抽奖。但国际经济资讯尤其是来自美国方面的信息却不可被投资者忽视。现在随便进入美国主流媒体网站,比如CNN,CBS,NBC,ABC或CNBC,都可以发现“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专题栏目,每天都有大量的有关文章更新,美国国内对中美贸易已经出现一边倒的指责舆论倾向。中美食品进出口谈判就是典型案例,美国财长保尔森一年内4次访华也是明显的信号——人民币升值,中国政府所承受的政治压力正显著上升;另一方面,美联储议息会议临近,为平抑住宅抵押贷款市场上的次级债风险,逐步推动美国住宅市场回暖,美联储今年的晚些时候可能选择减息的可能性在加大。随着美元减息预期浓烈,美元重启贬值道路,人民币则加速被动升值。

申银万国就认为人民币升值仍然是市场最确定的投资主题,不受外围股市涨跌、宏观调控预期影响。不仅如此,人民币名义汇率还可能在最近1~2个月内出现比较明显上升。因此建议投资者在坚守人民币升值主线条的同时,将投资重点逐渐向弹性大的周期类投资品倾斜。新时代证券分析师郝晓辉也认为,人民币升值预期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证券市场反复经营的主要投资主题。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大背景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合法或不合法地进入中国市场,推动对A股市场股票价值的重估。也就是说,人民币的不断升值让A股市场在国际市场变得更有吸引力。

今年以来,公开信息已经显示出人民币兑美元升值速度加快的趋势,与此相伴的是国内各大城市的房价出现快速上涨。而由于猪肉等农产品价格大涨导致上半年CPI指数涨幅远超出3%的警戒线,国际油价也再度走高,是“发改委”的行政手段强制国内成品油零售不涨价。所有迹象都显示,通货膨胀已相当显著。

实体经济通胀必然要向虚拟经济传导,股票作为人民币标价资产也必然要随通胀与人民币升值而增值。大成基金就认为,基于今年下半年宏观环境总体上将保持稳定,宏观调控措施稳健而有预见性,适度加息以抑制可能抬头的通货膨胀已成为共同的预期,受内外部升值压力驱动,人民币升值呈现加速趋势。中国经济基本面基础坚实,不支持出现深幅调整的市场趋势。“在GDP的高速增长和人民币升值背景下,股市的相对投资价值很大。”华欧国际高级经理王建文说。

99度加1度

虚拟经济靠的就是信心,信心找到支点后,资金就滚滚而来。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和《上海证券报》共同推出的最新一期《股市月度资金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7月份,A股市场的存量资金净增了740亿元。截至7月末,A股市场存量资金已然达到1.08万亿元,再次刷新历史峰值。6月份,A股市场存量资金曾经出现下降。

报告认为市场存量资金猛增的原因在于,当月A股市场明显获得了新资金的注入。以单向资金流量计算,当月A股市场资金流动净额几乎翻了一倍,达到1000亿元以上,而上月的流入水平为589亿元。总体看,资金流入加速、印花税和交易费用支出减少、新基金发行畅旺,成为A股存量资金得以创新高的动力,而场外资金重新大规模进场是主因。

宏源证券研究中心总经理程文卫就认为,下半年是资金整体投放的过程,预计A股市场资金净流入约3000亿~1.1万亿元。资金的流入方面主要集中在新增投资者带入资金、原投资者增加资金、新发基金、QFII扩大投资额度、券商增加自营规模、券商集合理财、信托公司新发证券投资信托产品和其他新增私募基金等8个方面。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31日,58家基金公司管理的352只基金总份额为1.278万亿份,总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达到了创纪录的2.0196万亿元。这一数字较年初的9000亿元左右增长了1倍多。而仅8月第一周内,就又有几只基金相继完成发行,500亿增量资金将伺机入场。同时,国泰金马稳健回报基金还将实施拆分,本次拆分的总资产规模上限为80亿元。此前,景顺长城旗下的资源垄断基金和中银国际旗下中银持续增长基金通过拆分,总规模均达到100亿份上限。据业内统计,7月以来由于新基金发行,“封转开”后的集中申购,老基金拆分、高分红后的持续性营销,使基金手中大约有近千亿元增量资金持币待购。

“所谓‘沸腾’的水就是99度加1度,新基金就是这‘1度’。新基金在这轮行情中起到了示范作用,带动其他资金也相应跟进,共同推动了这波行情。”王建文说。他认为,上一轮印花税上调引发的大跌之后,QFII一直唱空但并没有减持,很多散户由于被套牢没有退出。而之前的恐慌性抛盘被新基金接盘,原来的资金回流,所以新基金和由空头变为多头的力量成为这次上涨的资金来源。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最新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以基金、QFII、保险公司、社保等为代表的机构资金在银行托管专户的A股市值大幅上升,其借市场震荡之际,逢低吸筹迹象非常明显。

从市场占比看,基金、QFII与保险、社保等投资机构在6月底时持有的A股市值24112.97亿元,占当时沪深股市总市值164094.85亿元的比例为14.69%。这一数值比5月底时提高2.04%,一举扭转了4、5月连续两个月下降的势头。统计同时显示,截至6月末,QFII在汇丰、渣打与花旗等银行托管专户持有的A股总市值猛增至425.19亿元。而在4月末时,QFII在机构持股市值托管总额前50名内更是不见了踪影。可见,以QFII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在此前的4、5月份逢高减磅后,又借6月份市场大幅震荡之际调整持仓结构,大幅增仓,迅速实现空翻多。

而在6月份的这轮股市回调中,是散户开户数的明显下跌,当月记者连续观察了1个月的新浪网市场成交解析图,都显示是一个以散户卖出为主的过程。但中国登记结算公司的最新公布统计数据显示,8月1日新增A股开户数达到14万户,维持近期高位,与此同时,沪深两市账户总数也达到1.1亿户。

同时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公布近期新增股民开户数和保证金的数据也显示,开户数的增幅大于保证金增幅,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新增的股民存入保证金,比之前进入的股民存入的保证金少了。“这说明国内股民的增长向下层收入者扩散,可能是往县一级蔓延。”北京虎杰投资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张寅这样判断。

陈昌华感叹中国市场的资金推动作用太大了,居民心态的影响力太大了。实际上,3400点之后,这一轮股指的上涨是由机构重仓的大盘股带动,个股方面并未出现普涨局面,即使是沪指已在4500点之上,大部分股票的价格还没有回复到之前的2/3。 股指股市投资a股指数美股qfii币值外汇a股市场人民币升值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