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扑克高手终将败给电脑?
作者:薛巍( 拉克在对决中战胜了“北极星” )
去年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提姆·哈福德在《扑克牌里的博弈之道》一文中说:“比林斯预言电脑玩扑克最终将会比所有人类都玩得更好。世界扑克大赛冠军弗格森对此表示赞同,他说如果用在扑克机器人方面的资源达到象棋机器人的1/10,那么它们早就打败我们了。”
7月25日,在全球首场两大职业扑克高手与扑克游戏电脑程序“北极星”的对决中,“北极星”以1比2输给了两位扑克选手。但负责设计“北极星”的加拿大艾伯塔大学教授达尔斯·比林斯称,电脑“虽败犹荣”,在比赛中表现出色,这场赛事是人工智能研究的里程碑,重要性堪比1997年“深蓝”击败俄国棋王卡斯帕罗夫。获胜的拉克说:“这算不上胜利。我很高兴终于完了……我对获胜深感意外,电脑已表现得很好,将来更是难以打败。”
7月19日,加拿大艾伯塔大学的研究人员乔纳森·谢弗等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报告说,他们已经用计算机破解了西洋跳棋。西洋跳棋的棋盘有8条横线和8条竖线,64个方格,一共有5万亿亿(等于10的20次方乘以5,5后面20个零)种走法,他们设计出的电脑棋手“奇努克”知晓这5万亿亿种中的每一种。再高明的西洋跳棋棋手,在一步都不走错的情况下,也只能和“奇努克”打成平手。
谢弗领导的小组的官方网站上还列出了其他一些已经被破解的游戏,比如四子棋,已经在1988年分别被Victor Allis及James D. Allen破解。在完美玩法中,先手只要把第一只棋子放在最中间一行,便保证可取得胜利。后手在最中间的左或右一行下第一只棋子,便可达成和局。
谢弗领导的团队同时研究用计算机破解扑克游戏,他们选择的是最流行的和梭哈类似的得州扑克玩法。有人认为研究扑克牌游戏的正确玩法完全是浪费时间,因为扑克跟棋类游戏不同,扑克游戏的多数重要信息都是隐藏的;每个玩家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部分,他们必须通过观察其他玩家的行为,把各种信息拼在一起,获得更多信息。国际象棋中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并不适用于扑克,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哪一步是最好的,甚至也找不到一个最佳的战略。
另外,在扑克游戏中,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目前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理解那些骗人的诡计。顶尖的扑克选手可以通过虚张声势来迷惑对手,运用心理战术使对方胆怯,并懂得通过变换战略不让对手占先。在许多牌局中,尤其是在两个技术高超的玩家之间,不会出现摊牌的时刻:一个玩家大笔加注,足以吓退其他玩家。总之,玩家下注的多少与他持有的牌的好坏之间没有直接联系。
网上扑克游戏每天的赌金估计超过2.5亿美元——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刺激人们使用有效的扑克软件帮助自己获胜,甚至在自己睡觉的时候开着电脑程序在网上赌钱,电脑可以同时在多个网上赌局开赌,这样哪怕赌注很小,收入也不少。通过玩网络扑克游戏,一位出色的玩家一个月能挣数千美元。有人说,在互联网上有几十个扑克机器人,但它们都在赔钱,开发扑克程序的人不过是在为赌博市场做贡献。但扑克程序对普通玩家确实是一个威胁。“教电脑玩扑克不同于自己学着玩扑克。人脑能使用模糊的知识,有概括能力。电脑的优点是能多次重复简单的任务。比如它可以跟对手下5000手之后还准确地记得对手第三手时是怎样做的。”扑克程序还可以让普通玩家在进入真实赌场前练习技术,省下入场费。
艾伯塔大学的程序开发者们把自己的程序命名为“北极星”,意思是他们是电脑扑克世界中明亮的指引方向的一颗星星。哈福德写道:“上世纪20年代末,世界上最聪明的一个人决心研究出扑克牌游戏的正确玩法。后来曾主持计算机和原子弹开发工作的数学家冯·诺伊曼当时冒出了一个诱人的新想法:他希望将数学原理运用在社会科学领域,并且创造一种理论,分析种种事件的可能性,比如外交谈判破裂、敌对双方意外合作等,甚至是爆发核恐怖的可能。他认为,如果人们想要一种可以解释日常生活的理论,就必须从解释扑克游戏的理论开始,即博弈论。”
如果艾伯塔大学的研究人员能够研究总结出扑克比赛中的对手的行为模式,同样的技术可以扩展应用到其他不同的领域。比如在国防上,可以根据敌方指挥员以往运用的策略来预测他的倾向。更令人兴奋的是跟软件和计算机系统之间互相促进的可能。如果你能预测一个人在计划什么,你就可以按照那样的计划与之协作,调动资源来协助他们。由此还可以发展出智能的用户界面。如果计算机能明白人类的情绪,它们就能与我们互动更多。聪明的汽车计算机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感应司机的情绪,采取措施避免危险情况;而计算机化的电话系统能把沮丧的致电者直接转交人类操作员应付。
《Slate》的一篇文章说:“电脑是否会打败人类并不重要。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人类的胜利。实际上,如果电脑赢了,反而是更大的胜利。作为一名选手,你可以走出漂亮的一步棋但不知你是怎么想出这一步的;作为程序开发者,你却必须写得出这一招的规则。” 电脑高手败给终将扑克扑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