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游戏的征途
作者:陈赛( 7月12日,第五届Chinajoy上的动漫真人秀 )
大概只有上海这样的城市才找得来这么多美艳又敢露的舞娘,有人一天跳8场,几乎每小时一场,刚从盛大的泳池出来,便直奔金山的汽车而去。她们才是这里的主角,游戏沦为背景。手提刀剑、身着古装的Cosplay晃来晃去,大多是迷恋游戏的少年男女,面上表情仿佛真是自某个虚空的世界走出,只顺道探访一下真实人生。歌舞升平,发酵的名利欲望,过剩的青春荷尔蒙,混合成这个行业特有的浮华味道。
在中国,网游正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聚敛财富:去年网游市场实际收入61.4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增长了73.5%,今年预计是100亿元,还要再涨63%。事实上,就算这个数字涨到200亿元,估计也不会有人大惊小怪,以中国的人口基数,网游绝对有这种日进斗金的魔力。至少,在过去短短几年内,它已经制造了3位中国财富榜上的头面人物。在运营商之间,乐观情绪四处弥漫,好像真的“所有网游公司都应该赚钱,赚不到的,那是太笨了”。汪岱曾经是游戏媒体的前执行主编,如今按捺不住网络游戏真金白银的吸引,彻底跳槽去了运营商,他对Chinajoy的观察则是:“我们看到行业资本投入越来越大,国际化融合的趋势越来越强,用户群规模越来越大,玩家愿意为网游付费的额度越来越高,吸引的人才也越来越好,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与外国人相比,我们在画面、技术能力上的确有差距,但你不得不承认,中国人设计的游戏在如何满足中国玩家口味上,做得比外国厂商要好得多。《魔兽世界》做得再好,进去总觉得是异乡;进国产网游,你会觉得是到了自家炕头,很亲切,更放松。《梦幻西游》做到150万人同时在线,在全世界都是最高的,就因为它对中国玩家的需求摸得非常透彻。你问《梦幻西游》的玩家,他们会很有感情地告诉你,在这里交朋友太好了,都不用打怪了,站着聊天就可以。国产网游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
可是,绕Chinajoy一圈,你会发现今年的国产新游戏实在少得可怜,只有寥寥几家厂商推出了重头新作:网易的《大话西游3》、搜狐的《天龙八部》、征途的《征途》正式版、完美世界的《诛仙》,并不属于第一梯队的天晴数码借着《变形金刚》的人气把《机战》炒得火热,但更多的厂商都是拿旧作和艳舞顶上。网易的《天下2》和《大唐豪侠》还在返工,金山的《春秋Q传》跳了8次票,耗费数千万元人民币,仍没一个准确的公测日期。这样的千呼万唤不出来,一方面也许是为了精益求精,更多的恐怕还是在收费模式上的观望与摇摆。毕竟,在这个行业,钱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
事实上,即便这不多的几款新游戏,从题材、类型到玩法,大都是雷同的。中国的游戏开发者似乎认准了玩家对网游的需求就这样了:男生喜欢PK打怪比装备,女生热衷于养宠物换新衣裳,一个帮派系统,一个结婚系统,一个换装系统,就能让这些青春期力比多无处发泄的年轻人消磨上几年光阴。在他们看来,“创新”或许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游戏设计师胡文杰告诉记者:“中国的网游设计,第一原则是要有黏着力,恨不得将玩家分分秒秒黏在游戏里,24小时不下线。它不像单机游戏,什么时候来玩都可以,就需要一些惊人的爆发力和创造力。”所以,在国内几乎任何一家游戏公司,无论你自认为多么有意义的创新,哪怕只会耽误程序几天时间,如果不是游戏赚钱所必须,都会被无情地否决。在Chinajoy的高峰论坛上,金山的CEO雷军一片赤诚地大谈“人人都有玩者之心”,对任天堂在Wii和NDS上的创新倾慕不已,但他们花了三年半时间开发出来的《春秋Q传》,也不过是“一款更简单,更好混的网游”,创新实在谈不上。
( 7月12日,第五届Chinajoy上的动漫真人秀 )
“不为天下先”是在这个行业生存的基本法则之一。《征途》给运营商们上了一课,与其把钱花在开发新游戏上,不如开拓新市场,把大后方更多无所事事的村镇青年拉进来。目前国内运营的网游同时在线人数能到50万以上的就那么几个——“传奇”系列、《魔兽世界》、《梦幻西游》、《大话西游》、《征途》。诸位游戏大亨们严重依赖的还是那几款老游戏。盛大的《传奇》已经6年了,每个月还在创造1亿多元的销售收入,新游戏里哪有这等好成绩的?
与赚钱术的突飞猛进相反,国产网游的开发迅速进入一个后继乏力的瓶颈期。大家在游戏圈做事,拼的是资本,市场技巧,而不再是技术,更不是创意。一个钱字说得直白又伧俗:“谁有钱,谁在市场上声音就大,忽悠的玩家也多。”所以,像卖脑白金一样卖网游的征途能在2006年成为一个传奇,一款被无数人称为垃圾的游戏赚钱赚得风生水起。财大气粗的史玉柱接受采访时说:“(网游)投资在500万元以下的成功率不到10%,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的没有失败的。”这位两年前闯入游戏圈的商业奇才,在赚钱上精明利害,狂飙猛进,倒有些真性情,至少说话很坦白,“说白了,做游戏第一靠人,第二是靠钱堆出来的……要是没有几千万元,你就维持不了研发队伍的薪水;要是没有几千万元,你就没法把硬件设备配齐”。
钱也许是靠得住的,但人才却真是最靠不住的。同样在Chinajoy的高峰论坛上,史玉柱抱怨说花1000万元都招不到一个好策划。一位游戏设计师听了笑道:“他的确找不到。因为《征途》的成功,中国游戏策划的地位只会更低。中国游戏从来不懂得培养策划,却指望天下掉下来一个天才,怎么可能?”
被盛大收购之前,游戏圈没几个人听过彭海涛这个名字。盛大的1亿元人民币,让这个23岁的年轻人顷刻间红遍了整个游戏业。5年前,彭海涛只是一个有钱房地产商的浪荡子,在四川大学的成人教育学院里读书混日子,没事就玩游戏,偶尔也自己设计些休闲小游戏玩。当时正值《传奇2》赚钱赚疯了,在里面玩了一阵后,他突发奇想,跟父亲说不读书了,要开公司,做一款像《传奇2》那么赚钱的游戏。父亲给了他100万元。富商家庭出来的孩子,要么是挥霍财富,要么就是对财富有特别的敏感。
先是退学,然后拉了3个人一起干,野心又大,一上来就要开发“高速全3D实时网络游戏引擎”。一年后,锦天科技公司正式成立,当时他才19岁。但凭借成都政府对动漫游戏产业的刻意扶持,彭海涛带着80名员工入驻成都高新孵化园,一路享受政策绿灯。2005年5月,他们的第一款3D网游《传说Online》诞生,两个月后,北京一家公司就以2000万元的价格买下了它的全国经销权。很快,他们又开始了第二款游戏《风云Online》的开发。
彭海涛一再强调,之所以卖“锦天”,是为了专心于研发。在做“暴雪”,还是做盛大之间,他选择了前者。他不喜欢媒体对他“一夜暴富”的评价,因为“锦天”凭借《传说》和《风云》两款游戏,每月的营业额已将近千万元。业界人士对《传说》和《风云》评价一般,但难得这样年轻的一个团队能有稳定的研发和策划能力,被盛大看上,并不是一时运气。
收购锦天科技之后,盛大不失时机推出“风云计划”,宣称要再投入20亿元收购有潜力的中小型团队。凡是认为用户数、规模达到《风云》水平的,盛大都可以直接投资1亿元人民币现金。陈天桥在Chinajoy的展会门口停了4辆奔驰,任何时候,任何人,自认为产品和《风云》素质相似的,都可以上车到盛大与他亲自洽谈。 网游游戏征途中国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