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同涨
作者:邢海洋( 7月20日,美国某证券交易所 )
7月12日,道-琼斯指数平地飞升,创出历史最高收盘价,打开了又一轮上涨的空间。
这一天,美国零售业传出利好,沃尔玛宣布6月份其开业一年以上店铺的销售额上升2.4%,大大超过分析家的预期,使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有所缓解。矿业巨头力拓集团也宣布,将以38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铝业公司,组成世界最大的铝业集团。多重利好来临,道-琼斯上涨284点,涨幅2.09%,刷新了6月4日创造的最高收盘纪录,也是2003年10月以来最大涨幅。纳斯达克指数更是上涨1.88%,一举突破2700点。
一向唯美国市场马首是瞻的亚太股市更是飞升,一开市,恒生指数就突破23000点,创出历史新高。东京股市全天上涨1.4%;韩国股市综合指数上涨2.78%,创下新高度。此外,新加坡、印度乃至澳大利亚市场全创下历史纪录,欧洲市场即便不是创了纪录,也与纪录相去不远。
全球性的股市火热不仅在于上涨的势头,还在于幅度。年初,中国香港股市不过20000点,现在已经上涨了15%。新加坡股市年初不足3000点,现在涨幅超过了20%。韩国股市年初1400点,到现在升幅更超过30%。自然,全球股票市场市值分布主要集中于美国、欧洲和日本,这些小市值的市场和占到全世界40%证券市值的美国市场比起来算不了什么,但全球市场汇成的升值洪流还是蔚为大观。道-琼斯指数自从2000年1月达到高点后开始了“冬眠”,一下子蛰伏了6年之久,去年底才算创出了新高度。进入今年,才恢复了上世纪90年代的风范,按如今频创纪录的势头,似乎又将有10年三四倍的上涨等在后面。
全球股市的大幅上涨似乎很难用经济基本面因素解释。虽然个别公司业绩高涨,今年美国经济总体增长缓慢,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仅为0.7%,比2006年第四季度的2.5%大幅度衰退,更是2002年末以来最弱的增长。7月13日刚刚出炉的数据,6月零售销售额降0.9%,为近2年来最大降幅。若论起个别商品,无论日本还是美国的汽车销售近期都大幅度下降。消费者支出约占美国GDP的70%,现在,连主导因素都停步不前,第二季度的增长更难有保障了。偏偏在这时候股市开始了强劲的上升,今年来,道-琼斯和纳斯达克均上升了12%,标准普尔500也接近10%,若是从去年低点算起,美国证券总市值已经上升了25%。这个2005年底就有17万亿美元的市场,一下子便多出了4万亿美元。与美国相较,新兴市场股票回报率更高,意味着金钱不仅在欧美传统市场逐利,更流布全球,用专业术语,就是流动性大泛滥。
2005年末,全球股票市场的市值约为41万亿美元,尚不及高潮期的全球地产市值的70万亿美元,地产价格进入瓶颈,升无可升后,资金进入股市才是股市大涨的直接原因。资本流动性泛滥早不是秘密,高科技泡沫破灭后,为了恢复经济增长,美国连续降息,1%的低利率保持了两年之久,美元的流动性大大增加。再加上全球性的资本流动,欧洲美元、亚洲美元甚至石油美元越来越多。日本政府为使经济从衰退中复苏,也是采取低利率政策甚至零利率政策达10多年之久,使日元流动性空前增长。欧元也是在欧洲央行的坚持下,2006年才将保持了5年之久的2%的利率开始提升。全球三大经济体长时间的宽松货币政策早使货币泛滥。前几年包括重金属、贱金属和能源等资源类产品价格飞涨,加上房地产的升值吸收了流通在外的货币,股票非最赚钱的投资工具,因而滞涨。一旦其他市场没有了潜力,投资者便蜂拥而至,况且市场经年不涨,上市企业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利润和成长潜力。
流动性过剩也是金钱贬值的代名词,钱太多了也就不值钱,唯有转换成更能保值增值的资产。2006年前,贷款利率低,股票又经过了一轮大涨,金钱便汇集到了房地产和资源上。2006年后,美元利率停止上升,欧元利率开始上升,其结果是美元弱势,以美元计价的美国股市唯有上升保值。这还只是基于资本逐利特性的理解,《下一个大泡泡》作者、美国人哈里·登特更以人口周期和技术周期做出推论,我们这代人将迎来一生中最好的一次投资机会,于2009年,道-琼斯指数将狂飙而上冲击35000点到40000点,纳斯达克指数将达到13000点,创造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牛市。
资本市场和金钱的关系,就如同水与船,水位上涨,自然往所谓“价值洼地”汇聚,聚集中再加上羊群效应,趋势自我加强,一轮资金供应的增加便从资源传递到股市,绵延不绝。 同涨股市美股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