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与胡佛大坝

作者:苗炜

变形金刚与胡佛大坝0

( 胡佛大坝 )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乐趣——女人、水果、思想。但是我认为没有比在一个柔和的秋日里穿越这片海面,轻轻念出每个岛屿的名字,更能把心灵带入仙境。世上没有别的地方,人们能同样安静、更加舒坦地从现实转入梦境。”

这是一本希腊小说《阿莱克西·卓尔巴》中的一个段落,它非常适合用在希腊旅游局的海报上,蓝天、白色房屋、小岛与桅杆,下面最好用上这段话。这小说被改编成电影,我没看过,不知道影片开始会不会是海洋与小岛,然后一个是男声旁白,把小说中的这几句完整念出来。

就像《海上钢琴师》,电影开头几乎就是把小说开头念出来,船上有上千人,总会有一个人最先看到自由女神像,然后他转向整艘船大声喊道:“美国!”这时候自由女神从水雾中渐渐露出她沉静的面容,看着那些来到新世界的子民。

如今很难有机会坐船去美国,即使我们坐船从上海出发,穿越太平洋,也是先到旧金山。最先看到的很可能是金门大桥。今年年初,我们乘坐的飞机在旧金山降落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看到了金门大桥,但我不可能因此对着整个飞机的乘客喊:美国。因为机长早已宣布:我们即将降落。

看见自己认识的标志总是让人兴奋的。哪怕只是在电影里看到一个去过的地方,《变形金刚》里那些机器人的造型我不太熟悉,但看见胡佛大坝,我就莫名兴奋起来,这个地方我去过,它离拉斯维加斯就一小时的车程,它可是我在美国参观的唯一一个名胜古迹呀!按照电影里的说法,“威震天”早就被美国军事情报部门擒获,为阻挡那个能量块的辐射,胡佛总统建立了胡佛大坝,把“威震天”震在下面,并成立了一个叫“第七区”的秘密警察部门。

这种构思当然是用滥了的套路,特别是在“罗斯威尔事件”60周年的时候,我们很自然会把胡佛大坝和罗斯威尔的外星人联系起来。1947年7月8日,新墨西哥州罗斯威尔发生爆炸,据说当地人找到了金属碎片,也看到了外星人的尸体,美国军方迅速控制了这一地区,封锁消息。许多人相信,是一架飞碟在这里失事,于是罗斯威尔成了一个飞碟迷的圣地,今年是60周年庆典,不少人打扮成外星人的模样到那里庆祝。这个伪科学的故事经过多年的演绎,已经完全把人弄糊涂了。

人们走在胡佛大坝上的时候,会发各种思古之幽情,比如说,这个大坝不仅是人类战胜自然的一个奇迹,也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或者,胡佛早年是矿物工程师,曾在开滦煤矿工作过。胡佛1932年竞选中输给罗斯福的第8天,就来到建设中的大坝,那时候他的马屁精就已经想着要用他的名字命名这个大坝,为他树立一个永久的丰碑了。当然,“007”系列中的《黄金眼》里,布鲁斯南就跃下这个大坝,今后也会有人站在大坝上想变形金刚。

人们需要一些地点、一些建筑物,或者一些器物,凭借它们从现实转入梦境,我怀疑日本汽车工业大举进攻美国,激发了“变形金刚”创作者把汽车幻想成外星生物。《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里,电脑连接着“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这两个世界。斯蒂芬·金的小说《手机》,手机是脉冲杀人的媒介。《变形金刚》里则把我们现在依赖的电子设备变成了现实世界与幻境世界的连接点,金刚们通过互联网找到能量块的下落,“玩闹”变形成一部手机,普通手机也能经过能量块的改造,变成一个破坏力极强的机器人。看电影的时候,我会琢磨,那些孩子们用手机拍下变形金刚的视频,是不是都要传到“YouTube”上面呢?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的开头,作者先对电梯进行了一番冰冷的工业化描述。让你怀疑这电梯就能把你带向另一个世界。我家的电梯里有一个乘务员,她会问每个进来的人要去哪一层,我家门口总有一排出租车,你上了车,司机总问你去哪儿。我坐出租车的时候就是去安贞桥上班,有一天,我进了电梯,面对乘务员询问的目光,我说:“安贞桥。”那一瞬间,我真是以为从家里进到这个电梯,电梯门再打开的时候,我就会走进办公室呢。

从家到办公室,从办公室到家,这是一条多么熟悉的路线。回到《海上钢琴师》,其中一段经典的台词:“你看到那数不清的街道吗?如何只选择其中一条去走?一个共度一生的女人,一幢属于自己的屋子,一种生与死的方式。你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尽头。一想到这个,难道不会害怕、不会崩溃吗?”

如果能有机会再去美国旅游,我想去纽约看看自由女神像,还有世贸双子大厦。“9·11”之后,我还能在许多电影镜头中看见纽约那一排如牙齿般错落的建筑,那两颗已经被打落的门牙还闪烁着光芒。 电梯大坝胡佛变形金刚

上一篇: 斯卡拉蒂
下一篇: 纪念册(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