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需要快乐来拯救

作者:于萍(困困)

地球需要快乐来拯救0( 7月7日,伦敦演唱会现场 )

7月7日,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了雷雨大风黄色预警。21点,东方明珠塔下的Live Earth气候危机演唱会进行到一半,唯一的大牌莎拉·布莱曼正在演唱《Time to say goodbye》,看台上裹着雨披的观众已经被雨淋走大半。音调即将爬到华彩部分,突然一声炸雷抖下更激烈的要把人砸死的雨,音响随即被劈坏,环绕歌声戛然而止,又一道闪电划过,旁边正在修建的世界最高楼——环球金融中心——飘起诡异的“9·11”式烟云,一股末世感笼罩全场。

也许要感谢那声“末世惊雷”,它出现的时机和效果使Live Earth成为第二天上海好几个小报的头条:“惊雷劈坏音响,莎姐退场又返场。”以唤起人们对全球变暖重视的Live Earth,在全球8个城市以音乐马拉松的形式24小时不间断上演,包括纽约、伦敦、悉尼、东京、汉堡、约翰内斯堡、里约热内卢和上海,甚至来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科学家5人乐队也出现在演出名单中,规模已经超过非洲赈灾义演Live Aid和现场八方Live 8音乐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音乐会。莎拉·布莱曼的孤独到场,让上海站看上去最不受重视,好像是个为了凑时区的权宜之地,可事后的媒体反应上海绝对名列前三。各地会场大都风平浪静,反应平平,热闹的除了上海,便是纽约(纽约会场设在新泽西的巨人球场)和伦敦。纽约的一开场,歌手肯纳就高声问一名观众:“你们意识到我们现在正在书写历史吗?”温布里体育场在最后时刻全场熄灯,麦当娜以40岁之躯穿着紧身超短裤演唱了一首应景之作《Hey You》,并宣布:“我们要掀起的不是一场娱乐,而是一场革命。”Live Earth究竟要筹款还是要督促各国领导人签署环保协议,均语焉不详,但引起公众注意的目的算是达到了,与和平、美好的意愿无关,而是倚赖参演明星的重量级,以及人造或天赐的意外桥段。

大牌倒是不少,邦·乔伊、斯汀、皇后乐队、红辣椒……看上去仿若60年代再回首,可惜往日不再有,明星们绝不似前辈那般放肆,要么正经八百地发出环保号召,要么谨慎选择歌曲,比如《别做梦了,全完了》、《混沌的土地》这样的老歌,以证明这个地球确实需要来拯救。在上海,莆巴甲的名字在纭纭众星中略显唐突,但他演唱的既不太欢快又不很悲伤的“绿色”歌曲《康定情歌》绝对应景。严肃主题降低了演唱会的趣味性,却使环保指数上升。据主办方称,舞台设计都采用可回收材料,伦敦、纽约和里约热内卢三地使用生物燃料进行场地供电,纽约演唱会将使用旧乐器,鼓励观众乘坐公共交通,明星的来往机票需要用“碳信用”(比如种树)进行抵消……在上海现场,还可以看到被翻译成中文的“七条环保誓言”:“本人谨此宣誓,为组织建设任何不具备二氧化碳回收和储存技术的新燃煤发电厂而矢志奋斗……”观众还被鼓励发送诸如“本人将用小型荧光灯替换家中的4个白炽灯”这样的环保短信。Live Earth的发起人是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和Live 8演唱会的制作人凯文·沃尔,他们坚称:这是一次绿色行动。不过Live系列的真正始祖鲍勃·格尔多夫并不以为然,他一边澄清自己与Live Earth绝无关系,一边提出质疑:“到底为什么举办这场音乐会?为了让我们意识到温室效应吗?人们知道这个问题存在已经不止一年两年了。我们都很清楚全球气候正在变暖。”

除了全球变暖,Live Earth还真告诉了我们很多新东西。比如好些大公司都是环保标兵。MSN,为节约纸张做出了卓越贡献;Smart,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少的一款车;菲利普,专门生产节能灯泡;百事,使用可回收包装;绝对伏特加,生产过程节能、节电、节水化……以上均是Live Earth的赞助商。而发起人阿尔·戈尔的个人魅力更被广为传诵。在悉尼,他通过录像向观众问好;在东京,他出现在纪录片中;在新泽西(纽约会场设在新泽西),他亲临现场;在所有语言的Live Earth官网上,都有他激昂的视频。这位2000年落败的前副总统,突然在去年散发出炫目的人格光辉。先是出了本叫《不能忽略的真相》的书,又推出了同名纪录片,立刻获得了两项奥斯卡提名,紧接着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他的强项不再是政治,而是环保。在纪录片里,蓄了胡子,增加了体重的戈尔在烟草农场种地、喂马,穿插演的是一些骇人的气候危机数据与画面,崇高的主题与平凡的形象塑造出一个特别孤独的戈尔,这种孤独任何富有技巧的演员都演不出来。全球变暖简直像天赐良机,就像他在《不能忽略的真相》开篇写的那样:“crisis”这个词,用中国话解释,既有“危险”之意,又有“机会”之意。各种荣誉之后,很多人都疑惑,下一步戈尔要干什么?不会再次参选吧?戈尔的回答是“不”,他的下一步,正是Live Earth这个崇高主题与个人魅力相结合的二次演习。

明星、大公司、政客,无论意图多么美好,这种组合总难免招来反感。戈尔家大房子的耗电量曾被指责,麦当娜的9处房产,难以计数的车队和私人直升机也被说成是“全球变暖的祸源”。其实要找Live Earth的茬太容易了,我在后台蹲守,亲眼见到十二乐坊的姑娘必须用一个大奔车队接送,为了运送她们的十八般乐器,还得再加一辆大巴,这得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呀。随后我见到了演唱会中国主办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驻华代表马利克(Khalid Malik),他平淡地说:“重视全球变暖,并不等于故步自封。”也许如果世界末日真来临了,最后要干的一件事情才是办场演唱会,但发起人凯文·沃尔说:“我们在过去150年里造成的气候危机,虽不可能靠一场音乐会彻底解决,但毕竟是个开始。”关于公益活动道德瑕疵的争论,不论是肉麻的爱心派还是难伺候的吹毛求疵派,谁说的好像都有道理,可不论怎么做双方都不能和解。我还是喜欢歌手约翰·梅尔的说法:“只享受音乐也是好的。”上海的一声惊雷后,莎拉·布莱曼退场后又返回舞台,她又唱起了歌,我前面的几个小伙子把雨披扔在地上,站起来大声一唱一和,经历了末世感后,在这一瞬间觉得快乐重返人间,世界获得了重生。

地球需要快乐来拯救1( 7月9日,在伦敦举行的一场演唱会,由麦当娜作压轴嘉宾,她与尤金·哈茨同台献唱 )

<p "="">我突然想起了杜德伟的一首老歌《世界需要快乐来拯救》,这个歌手已经严重过气,连上海站都没有资格参加,但那一瞬间没有比这首歌更像Live Earth的主题曲了:“地球努力转动,空气却变稀薄……Happy Happy,这个世界需要快乐来拯救。”

地球需要快乐来拯救2

地球需要快乐来拯救3( 7月7日在纽约,女影星卡梅隆·迪亚兹(左)亮相助阵戈尔(右) ) 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