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理财(441)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消费·理财(441)0看多不做多

沪深股市有所反弹,见底论调又开始浮现,根据权威机构对投资者调查,看涨的投资者占56.7%,看空者只占21.1%,是2005年8月以来看空股市最少的。

同期,开户数目却连续下降,从7月2日,连续7日在10万户以下。而5月份新开户数日均30万户以上。新增A股开户数的急速下降,表明场外资金参与股市积极性正在下降,对目前的市场仍有很大的担忧。

“看多不做多”是市场跌无可跌时投资者的一贯表现,一方面惜售严重,另一方面因为没有形成上涨趋势,买入者甚少。其实,大规模的利空已基本出尽,股票交易印花税的大幅调整与1.55万亿元特别国债的发行是最近一个时期中国股市面对的两个重大利空,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调整,这两个利空已经基本被市场消化。未来的利空都在可预计的范围内,此时正是逢低吸纳时。■

申新股的难度

中1000股新股大约需多少资金?据申万证券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显示,至少需要210万元。一级市场新股认购“门槛”节节攀升,但是无风险的“打新”收益依然诱人:上半年网上新股认购年化收益率在8.4%至10.7%之间,而网下认购年化收益率更高,超过了50%。

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一共发行了43只新股,而在去年下半年这一数据则为63家,环比下降三成。同时,新股筹资规模也降至1233亿元,与去年下半年相比下降了12.57%。

新股发行节奏放缓,转战一级市场的新股认购资金却有增无减,导致了新股中签率由2006年的0.53%下降至0.33%,下降幅度达到了38%。沪市平均中签1000股所需资金约210万元,深市平均中签500股所需资金则要达到445万元。■

消费·理财(441)1油价与股价

原油价格上升到每桶70美元,一年未曾涨价的成品油又可能提价。若成品油提价,最直接的受益者应该是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以及为数不少的炼油企业,其中包括上海石化、燕化高新、茂化实华、石炼化、中国凤凰等。

物流、交通运输等行业将直面成品油提价的消极影响。其中,比较明显的是公交客运公司和水运公司,其次是出租车企业。目前国内A股公交客运类上市公司有北京巴士、巴士股份、南京中北、江西长运等;水运类公司则包括南京水运、长运股份、宁波海运、中远航运等。但一般说,各地公交客运公司都有财政支持,因此,成品油提价带来的增量成本会由财政全部或部分消化,公交公司本身承担的有限。另外,航空公司也不是成品油提价的欢迎者,对汽车业也未必是个好消息。

新能源、可替代能源将受到追捧,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与煤层气等,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关注重点之一,申华控股、湘电股份、天威保变、力诺太阳、航天机电、风帆股份等相关上市公司可望迎来新一轮发展空间。■

消费·理财(441)2谈美色变

美元下跌,持有者“谈美色变”,但绝大多数外汇理财产品乃至炒汇都以美元计价,若想投资,又不得不兑换美元,真是两难抉择。

情况正发生改变。自银行QDII投资范围放宽以来,上海已有6款银行系新版QDII上市,与老版产品相比,新产品的预期最高收益,都出现了双倍以上的增长。其中农行、中信银行的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已达48%,远高于老版产品8%左右的收益水平。同时,近期华夏、招商、深发展等还推出了挂钩海外优质基金或投资H股的外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均在20%以上,如能最终实现预期收益,足以抵消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率损失。

分散手中货币币种,参与全球投资市场,可对冲A股市场风险。但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银行系美元理财产品给出的预期收益最终能否实现,仍受市场影响。■

美元过剩

美元指数逼近80.24的两年新低,离15年的低点78.19只一步之遥。究其原因是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美元严重过剩。回顾历史,1992~2000年的纳斯达克神话和新经济奇迹,以及从2002年开始的国际油价的再度飙升和房地产价格的不断膨胀,不断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创造出新的美元需求。可以说,没有不断被创造的美元国际需求,美元就会趋于过剩,甚至跌入危机状态,强势美元是相当偶然的情况。

美元再度软弱是与国际范围内劳动力对资本的替代密不可分的。比如在我国,制造业的人均资本占用也许是5万~10万美元,而在美国则可能高达50万美元。

美国下一次将在什么地方创造新的美元需求是挽救美元的关键。如果说,我国和日本储备美元最多,现在救美元最卖力的也可能是这两个国家。日元已经通过它的持续疲软为美元保驾,而我国未来金融市场的大开放可能会创造出新的巨大的美元需求。■

消费·理财(441)3国储之于商品市场

年初频频拍卖小麦后,国储再度出手,干预商品市场,对包括小麦、白糖等多个品种进行低买高卖。

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拟于7月16日通过竞卖的方式向市场投放30万吨政策性棉花。受其影响,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出现跳水,国储抛棉的消息大大缓解了市场对棉花供给不足的担忧。小麦是国储今年率先“操刀”的品种,预计今年我国小麦有望连续第四年增产,单产或创历史最好水平,中储粮公司改变策略,重新实行托市收购。白糖市场的情况与小麦略有不同,今年国内白糖供大于求的局面年初已显现。由于糖价下跌过快,国家相关部门基本确定以3500元/吨的价格为标准在国内进行适当收储。今年3月中旬至7月,不到4个月的时间内,白糖价格出现了巨大跌幅。为稳定糖价,广西政府已经启动了地方收储程序,不过收效甚微,糖厂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国家收储上,期望国储收购能稳定住持续下跌的糖价。■

消费·理财(441)4日本大米

超市里摆出了日本进口大米,标出1公斤90元的价格,虽然不能说是“天价”,但和国内大米相比,确实也算得上是高价了。实际上,这样的大米即使在日本也算贵的,日本超市的大米有1公斤、2公斤、5公斤、10公斤、30公斤装,量越大相对价格越便宜,10公斤的价格便宜的多是2200~2500日元,合人民币150元左右,贵的米可以卖到4000~5000日元,除了质量,还有产地因素,秋田米最贵,其次是和歌山,新泻等等。

大米价格的居高不下与日本农业保护有关,日本的大米、小麦等主食从不进口,但蔬菜和水果少有限制,所以价格较低,其中白菜、大葱、圆白菜和大蒜一半以上从我国进口,因为利润小农民也基本不种,但大米却是日本农民的饭碗,民间总要求进口大米而降低米价,国会也有几次讨论,但因日本农协的不肯就范而告终。

1公斤90元人民币的大米相当于每公斤1500日元,比秋田新米还要高3倍,估计日本超市也不愿卖,也不会有消费者“愿者上钩”。背后的问题是,谁在忽悠消费者为暴利买单?■ 沪深股市消费·理财日本大米美元过剩

上一篇: 纪念册(441)
下一篇: 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