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曲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岑嵘)

我读书那会儿,每每趴在竖起的书本后面打盹时,都会冒出一个想法,要是能有一个纸糊的人替我坐在这里受罪该多好啊。很多年后,我发现有个叫弗兰克·莫里斯的家伙和我有相同的想法。

莫里斯是个被关在阿尔卡特拉兹岛上罗克监狱里的银行抢劫犯,虽然他没有被逼着学三角函数和有机化学,但他也觉得待得很不爽。在罗克监狱越狱可比N个小球相撞求解难多了,好在他是个天才,动手能力强,把吸尘器改装成电钻,用硬纸板做成假墙。当然,他还完成了我的那个梦想,用杂志的碎纸制成纸浆做成假头,配上眉毛胡子,画上五官,放在枕头上蒙过了看守,趁着月黑风高逃离樊笼。

做假头的还不止莫里斯一个,在德国柯尔迪茨城堡战俘营有个波兰战俘,他是个业余雕塑家,用石膏做了个假头。一群波兰官兵趁着在公园放风的时候,悄悄从窨井里溜走了一个,其余的人走成一堆,如操纵木偶般举着穿着军大衣的假头,居然蒙混过了清点人数的卫兵。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男主角像鼹鼠般从挖了10多年的地道中逃走,相比一群英国空军地勤人员,挖地道的技术含量也未免太低了。这帮被关在德国东部战俘营里的英国佬,用混凝纸浆做机头,用床板做机框,用电话线控制机翼和尾翼,居然做成了一架滑翔机。最叫绝的是关于这架滑翔机的动力:把一个装满混凝土的浴缸从房顶上推下以带动飞机滑翔起飞。不过他们最终没有用上这架飞机,因为他们从收音机里得知,战争快结束了。

1968年,有个东德人硬是在自己家里造出了一艘潜水艇,航行5个多小时,才从西德那边冒出来。据说他立刻在西德找到了工作,因为被各大机械公司惊为天人,竞相聘用。还有两对夫妇自学成才,在自家后院造了一个高达28米的热气球,两对夫妇带着4个孩子飞了半个小时终于落在了西德。

有次听密苏里新闻学院的乔伊·迈耶(Joy Mayer)教授讲起一个故事,说当地有个家伙在监狱里挖了个洞逃走了,洞小得不可思议,让人很难想象人怎么钻得进去,于是报馆索性在当天的报纸上按原大画出这个洞,让读者自己比划一下,看看人家越狱多不容易啊。

在今天的旧金山国家海洋博物馆,人们还能看到罗克监狱的莫里斯越狱时使用的假头。假如当年我也在书本后面放了假头,不知学校会不会好好保存。好在当年课堂上只不过是略显枯燥的化学方程式,如果是教授宋明理学、语录宝训,我想我也一定会造出一对翅膀从窗口飞出去的。 逃亡

上一篇: 再见,我的爱
下一篇: 健康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