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马的衰亡和美国的命运
作者:薛巍( 史诗剧《罗马》被认为影射美国好似古罗马共和国,正在向帝国转化 )
德国历史教授亚历山大·德曼特(Alexander Demandt)在他1984年出版的专著中列举了前人就罗马衰亡给出的210种解释。有人说其中很多理论都适用于今天的美国。毕竟,发生了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1776年不仅出现了美利坚合众国,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的第一卷也在这一年面世。吉本认为,古罗马盛极而衰,过于臃肿、笨重、松弛,古罗马的衰亡被认为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如果美国是当代的罗马,它是不是也终将衰亡呢?《名利场》的编辑、《美国是罗马吗?》一书的作者卡伦·墨菲认为,美国像古罗马一样,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国家,背负着昂贵的、战线过长的军队,边境线也不严密,拥有救世主心态和误解、轻视异国文化的倾向。但他比较乐观,认为美国不同于古罗马的是,它拥有健全的民主、活跃的经济和技术的魔力,美国还是有可能逆转衰亡的命运。
美国和罗马的共同之处
美国的多位总统都曾借用西塞罗描述古罗马的句子来诉说美国:“西班牙人多势众,高卢人身体健壮,迦太基人锐不可当,希腊人文化璀璨,拉丁土著和意大利人敏锐精明,然而罗马人把他们全都征服了,凭着她无与伦比的虔诚、信仰和对众神的感激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墨菲说:“古罗马和美国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角色。他们的权势既包括军事力量,也包括语言、文化、商业、技术和思想等软实力。”二者都是由各种人组成的社会,并向新来者开放,都对机械感兴趣,“每当我看到竖立着的航天飞机缓缓爬向发射架,就回想到哈德良时代的罗马,像航天飞机一样高的庞大的太阳神雕像,被24头大象拖到预定位置”。美国人和古罗马人都喜好打官司,保护私有财产,乐于仪式性地羞辱公众人物,对暴发户又爱又恨。另外,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受到上帝眷顾的人。
美国华盛顿学院美国经验研究中心主任亚当·古德哈特在《纽约时报》上撰文说:“不太为人所知的是,美国一直都被拿来跟古罗马做比。最初的比较是正面的。美国早期的领袖们经常念及古罗马,把自己跟那些如今已经被忘记的名字而不是尼禄和卡利古拉相提并论:为自由而战的格拉古兄弟、正直的立法者小林图。他们强调的不是罗马帝国,而是帝国之前的共和时期。”
( 7月4日,反战者在美国独立日庆典活动中游行 )
古罗马为美国的国父们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榜样。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不仅想缔造一个共和国,从一开始很多美国爱国人士就志在建立一个帝国。1776年夏天,托马斯·潘恩《常识》一书的一个版本在封面上提到“正在兴起的美利坚帝国”。同一年,南卡罗莱纳州的威廉·亨利·德雷顿在一次演讲中说,一度非常强大的罗马帝国在延续了1000年后,被大不列颠帝国取代了,据他说,大不列颠帝国只维持了十来年。他接着说,现在“上帝选择了这一代人建立美利坚帝国”。
富兰克林在1787年的制宪会议说,他们要建立的既是一个共和国又是一个帝国。他认为,上帝赋予了美国人称帝的命运:“如果连一只麻雀落到地上都会被上帝注意到,一个帝国的崛起怎么可能得不到他的帮助呢?”这句话出现在了很多保守派的网站上,以及切尼夫妇2003年的圣诞贺卡上。他们认为美国人被上帝选中从旧世界中创建一个自由的、充满希望的新世界,这不仅是为了美国人自己,也是为着全人类。
( 仿古罗马人建造的华盛顿雕像 )
1845年,《纽约晨报》发行人约翰·奥沙立文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天定命运论”。他认为美国必须扩张,以创造其自由生存的更大空间;他们的民主制度与信念应当向所有那些表现出尊重自我管理和自治的地区扩张。他们的国家将带来民主自由的社会,没有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的束缚,没有欧洲式的等级体制,没有宗教的统治。不论是在占有土地还是在发展经济方面,一切公民机会均等。但是,“在7月4日,美国人可以讲起‘人人生而平等’,也可以讲起一个相反的故事:宪法把一个奴隶只算作五分之三个人、违背跟原住民签署的协议、以天定命运论为借口入侵墨西哥”。
美国如何以史为鉴
(
古罗马的建筑高大而华美,图为古罗马市场 )
富兰克林和他的同时代人也知道,把国家建成现代的罗马帝国,他们就要保证美国不会像古罗马那样衰亡。在古罗马,共和制度的维持靠的是领导人和将领的无私精神,他们拿起剑来保卫城市,但一旦打赢了战争就放下手中的剑而扶起犁。后来古罗马落入了弄权之辈、马屁精和官僚之手。目前华盛顿陷入了类似的情形。
亚当·古德哈特说:“古罗马的历史发出的警示信号一直都被美国人忽略了,罗马向外征服的力量只在两个地方遇到了阻力。首先当然是莱茵河沿岸,尚武的日耳曼部族抵挡住了罗马的进程。另一处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山谷,古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大致就是今天的伊拉克。
“很多个世纪里,一个又一个有望成为征服者的罗马军团挥师东进,结果都是颜面尽失地返回,甚至是有去无回。在戴克里先10多年前,有一位叫瓦莱里安的皇帝,他的军队就在幼发拉底河东部被歼灭了。瓦莱里安被敌军俘虏,带回他们的国都,据古代一位历史学家所说,波斯国王沙普尔一世把罗马皇帝当做上马时的脚凳来取乐。在想方设法羞辱瓦莱里安之后,沙普尔叫人把熔化的金水灌进瓦莱里安的喉咙,把他的皮扒下来,往里面填上稻草后当作战利品保存在礼拜堂里。”
墨菲认为,美国有两个优于古罗马之处:美国的科技创新使经济充满活力,而不是靠从被征服者那里抽取赋税。美国有一个支撑共和的中产阶级,这是古罗马所没有的。美国还不像古罗马那样鄙视企业家精神。但他也概括了美国和古罗马6个共同的缺陷:以首都为中心、依赖军事手段、公共产品的私有化、对外界的狭隘态度、边界问题和日益复杂的种族问题。
他认为古罗马延续了数个世纪,没有在战场上被打败,也不是像吉本所说的是戏剧性地突然衰亡的。古罗马曾经在几百年时间里成功地融合了蛮族,就像美国努力容纳移民潮一样。古罗马的衰落始于失去融合能力的5世纪。他为今天的美国总结了4条教训:更加欣赏辽阔的世界,不再把政府看做必要的恶,强化融合移民的制度,为军队减负。古罗马人自以为是,自鸣得意,美国人应该持续适应变革。
如何逆转美国衰落的趋势?卡伦·墨菲说:“一个途径是向美国年轻人灌输欣赏外界的态度。包括鼓励他们至少学一门外语。那天我看皮尤中心(Pew Center)的一份关于美国人知道什么的民意调查显示,大部分美国人对外面的世界不感兴趣或不了解。我们的阿拉伯译者不够用,驻外记者的数量也开始减少。跟古希腊人比起来,古罗马人对外面的世界兴趣不大。他们经常会猝不及防。” 衰亡美国罗马古罗马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