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里的蚕豆

作者:王星

饼里的蚕豆0

( 下届蚕豆脱膜正在准备中 )

“三王饼”(Galettes des Rois)里那个硬邦邦的陶瓷小东西叫什么?如果在法国著名的电视知识竞赛节目里问这个问题,大概能有一半左右选手答出来叫“feve”(蚕豆)。如果再问起源,能答出来的选手估计几乎没有。

三王饼在法国绝对算得上一种老少皆知的食品。每年新年过后、三王节(epiphania)当日,几乎所有城市都会在市政厅热热闹闹地举办三王饼免费发送活动。“三王饼中的蚕豆”究竟意味什么?有人恶作剧地回答“为了硌牙用”,另有人说:在童话故事《驴皮》里,化身侍女的公主做蛋糕时不小心掉落了结婚戒指,王子吃到蛋糕中的戒指,于是和公主重续前缘。

严肃认真的答案认真到从作为植物的蚕豆的家世开始探究。据说蚕豆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栽培的作物之一。因为蚕豆独特的代谢系统可像肥料一样起到促使土地肥沃的作用,而它的果实又让人联想起胚胎,所以蚕豆在许多早期宗教的仪式中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味。在早期埃及信仰中,蚕豆地曾被视为死者等待转生的场所。

蚕豆最辉煌的时期还是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自从古希腊人将黑色与白色的蚕豆用于抽签,蚕豆就成了抽签选举的象征。古罗马的农神节(Saturnalia)开始于每年冬至。节日宴会开始前,奴隶们以蚕豆抽签的方式选出一人成为临时的农神节之王。随后主人与这名奴隶的衣着与身份对调,节日筵席延续的7天时间里,“农神节之王”可以提出各种异想天开的要求,主人必须照办无误。

直至公元4世纪末,农神节才被废止。新年成为基督教世界唯一合法的“异教”节日。为扩大基督的影响,冬至后本用于庆贺太阳神诞生的节日:12月25日被改换为基督诞生纪念日。当时三王节的日期并不固定,每年1月6日本是古埃及人纪念欧西里斯复活的日子,后来被基督教世界定为东方三贤王朝拜基督并进献礼品之日。此后三王节又被改在每年1月2日至8日间的周日,农神节分发礼物的传统被三王节“继承”。1311年,法国亚眠一位主教在文书上详细记录了一种专门用于三王节的以黄油、鸡蛋制成的酥饼,三王饼至此成形。

饼里的蚕豆1( 对蚕豆进行手绘装饰 )

三王饼的标准造型是个直径20厘米左右的圆形酥饼,虽然也有夹苹果或菠萝馅的改良配方,但最传统配方还是只用黄油和鸡蛋。三王饼中曾夹有硬币,但不久改换成被认为意味更加深远的蚕豆,以至于在法文中“蚕豆”后来完全成了三王饼中所夹一切物件的统称。三王饼最传统的分吃方法是:由父亲按家中人数平均分配,同时额外留出一份给基督或圣母,也称“留给穷人的一份”。家中每人选拿一块。为重现当年希罗王屠杀婴儿的一幕,家中最小的孩子需藏在桌下,待父亲询问时再选择自己的一块。蚕豆出现后,人们高呼“国王万岁”,吃到蚕豆的人则被视为当天的国王。国王在席上另选出一名王后,将蚕豆丢进酒杯中,与王后分享杯中酒。

法国大革命期间,国民公会通过决议废止三王节这一名称,改称“无套裤汉”(sans culotte)节,三王饼改称为“平等饼”。照此推断,当时吃到蚕豆的人也该改呼“平等万岁”。尽管1793年时巴黎市甚至曾下令禁止面包铺制作这种点心,但制作三王饼的传统终究保留了下来。如今三王饼分吃时的仪式已经简化了不少,最重要的变化是:虽然名称未变,但真正的蚕豆已经完全被陶瓷制作的“瓷豆”替代,法语中又多了个名词:favophilie,专指瓷豆收藏。

饼里的蚕豆2

1874年,第一批瓷豆在德国诞生,造型为全身裸露的婴儿。随即向来有法国“瓷都”之称的利莫日(Limoge)地区出现了大批精于瓷豆制造的家族作坊。1874年至20世纪初被法国瓷豆收藏者称为瓷豆的第一时期。早期的瓷豆大小多不超过2厘米见方,造型基本限于宗教人物、动物和各种护身符号,依颜色与装饰的不同三到四枚成一系列。这一时期比较难得的据说是一套有王后图案的瓷挂坠,因为那个年代挂坠上的“挂环”能在烧制过程中保存完好的极其少见。1892年后,瓷豆种类开始日益增多。1893年时甚至曾出现过一套完全以纸做成的“纸牌豆”。这种纸牌豆按牌面上的J、Q、K分男女配对相连,抽到“豆”的人可以把牌上的另一半分给自己选择的王后或国王。

在利莫日地区生产瓷豆的盛期,一个著名作坊每年可生产上百万枚瓷豆。但在“二战”爆发以后,这些作坊大多完全停业,其中包括曾在这一领域声望最高的兰克-杜康日(Ranque-Duconge)家族。同样负有盛名的拉普拉涅(Laplagne)家族也在战后转型,完全不再生产瓷豆,但家族昔日的声望迫使拉普拉涅的后继人至今仍在法国瓷豆收藏的网站上不断发布声明,表示家族已不从事这一行业、请收藏者不要再来询问。尚存年代略古老的瓷豆作坊大概只剩下莫叶·贝汉(Moyet Perrin)一家,这家还曾颇顺应潮流地推出过“阿波罗登月系列”、“协和号系列”乃至“TGV系列”瓷豆。

饼里的蚕豆3

所有这些历史悠久或制作精良的瓷豆一般人也只能在照片或古玩沙龙上偶尔一见,多数老老实实地啃三王饼找瓷豆的人拿到的不过是些现代劣质瓷豆。我就曾拿到过一个号称迪斯尼限定版的瓷豆。瓷豆底座上管那东西叫“人马”,但那团蓝东西到底哪部分是人,我实在看不出来。

如今找精致瓷豆的标准与其说是看瓷豆的产地不如说是看三王饼的牌号。Hediard、LeNotre、Flo乃至Paul都是法国做甜点有名的牌号。每年推出自己的三王饼时,都会专门定做瓷豆,形状大小完全不拘传统。Hediard做果酱出身,2004年150周年店庆时专门制作了一套果酱瓶子的瓷豆。把自己的店产宣传得更充分的是做面包出身的Paul,自2003年后,几乎每年的瓷豆都是自家面包的大菜单。Flo的瓷豆在1999年之前一概是金光耀眼,几乎令人怀疑它们是否合适放在食品中。最紧跟时尚与时事潮流的是LeNotre家的瓷豆:1989年“法国大革命系列”,1992年“Christian Lacroix系列”,1995年“路易·威登帆船杯系列”,1996年“Yves Saint Laurent系列”,2002年“非洲面具系列”;2003年是法国餐饮界对所谓蛋白杏仁小圆甜饼干(macarons)的传统配方吵得最厉害的一年,于是LeNotre往自家的三王饼里塞了一套6种这种小圆饼的瓷豆。接下来2005年与2006年的创意更加大胆,分别是“斯沃琪系列”与“Swalowski系列”,在金属质感上比起当年的Flo瓷豆有过之而无不及。

饼里的蚕豆4( FLO的蚕豆在1999年之前一律是金光耀眼的 )

最幸运的是一家名为“Poilalane”的面包店。这家的店名本就和“驴皮”沾边,于是干脆利用起童话《驴皮》,自1995年起连续推出风格不同的驴子主题瓷豆。到2006年,更索性推出了戒指形瓷豆。那戒指看起来倒还精致,但个头未免大了些。“瓷豆就是硌牙用的”,有朝一日这种定义也许听起来也不会太过分。

饼里的蚕豆5( Swalowski系列 )

资料:

雪茄或香水或干邑

饼里的蚕豆6( 戒指蚕豆 )

随意放在桌上,多数人会相信这是雪茄。粗略看它的名称,有人会以为它是香水,因为很少有XO会特意标榜自己“For Men”。作为出自法国香槟地区的干邑,A de. Fussigny特意在包装上出奇倒情有可原。但Fussigny本身口碑其实已经够响亮,这种四不像包装里盛的好歹也是20年的干邑。

“巴黎的空气”

假如海明威在世,这种纪念品或许能让他带走点流动的圣节的气氛。

纪念品名称:巴黎空气。成分:氮气12%,氧气16%,各种污染物80%。罐侧有特别警告:请勿开启,含易挥发成分;严肃人士慎用。不过,海明威也许不算严肃人士。

另:罐底有可回收标志,巴黎的空气还是环保的。 蚕豆

上一篇: 毕加索的成败
下一篇: 奥斯汀的钩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