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自己的妻子长大

作者:苌苌

陪着自己的妻子长大0

( 奥德丽·尼芬格 )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的名字和介绍,好像这是一本科幻小说——“相遇那年,她6岁,他36岁;结婚那年,她23岁,他31岁,离别后再度重逢时,她82岁,他43岁。”或者这让你觉得它是本琼瑶式通俗小说。但读着,发现这是一本写得非常精巧、聪慧的艺术小说,美国人居然能把小说写成这样真令人惊讶,其实这本书的科技含量很少,饱含着的是浓郁的爱与惆怅。

亨利是一个会时间旅行的人,让他比较郁闷的是,这是一种无法用意念控制的基因病。他形容就好像癫痫病发作一样,比如一不留神看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会标宣传片,就可能突然隐遁到另一时空。不知此时是何时,此地是何地,而且赤身裸体的,因为衣物还不具备时空穿梭功能,在另外的时空,他必须和饥寒交迫做斗争,甚至不得不偷盗。但最最郁闷的是,他不能改变历史。他亲眼目睹前女友的自杀。那次他企图改变历史,挽救她的生命,对她说,“你不会自杀”。但她也想“改变历史”——偏不要听这个令她绝望的男友的话,于是她还是自杀了。“只有当我们处于正常时间体系内,在所谓当下的那一刻,才谈得上自由意志。在过去,我们只能做曾经做过的事情,去曾经去过的地方。”自从亨利明白了这一点,就成了一个缄口的预言家,轻易不告诉周围的人未来会发生什么,这也是这个角色讨人喜欢的地方。

这个本领也给他的生活带来一些迷人的地方,想象一下童年的自己,谁没有把他/她拥入怀中的冲动呢,亨利就可以和童年的自己像兄弟一样相处。或者在90年代初,告诉他关心的人去买亚马逊.com的股票(对方问:“.com是啥玩意儿?”)。他轻易不去偷看彩票号码,因为违反“时空穿梭道德”,除了有一次他实在想给妻子买一栋带工作室的房子。但最最迷人的,是他可以回到妻子的少女时代,像一个克制的老亨利一样,陪伴自己的妻子长大。现实中,亨利和他的妻子克莱尔相差8岁。但克莱尔在6岁的时候,就见到了人到中年的亨利,他成了她秘密的朋友,两人时不时见面。直到克莱尔20岁,与现实中对她一无所知的亨利相遇。“我哑口无言了,这就是亨利,镇定,穿着整齐,比我见过的任何时候都要年轻。”当时的亨利苦恼于自己的“病”无法与人诉说(谁信呢?),生活漫无目的,放浪形骸,他把克莱尔的出现看做是命运对他的救赎。

不仅时空错综复杂,而且作者分别从克莱尔和亨利视角做了双重叙述。这样的爱情小说很好看,一件事情,女方怎么看待,男方怎么看待,克莱尔经常让我心有戚戚焉,而作者对男性心理的刻画感觉也很有信服力似的。这还不是这小说最有价值的部分,主题是作者对自由意志和决定论的提问,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意义也做了哲学性的探讨。生活场景定位于比较中产的价值观,除爱情外,还描述了家庭伦理和友情,芝加哥城是一个亲切且清晰的地理背景,还有关于艺术(克莱尔是个纸媒艺术家)和摇滚乐的大量信息,很少做预言的亨利忍不住说:“放心吧,帕蒂·史密斯会复出的!”

在我们看过的一些科幻电影中,一个时空穿梭者即便不是万能的,起码也应该是游刃有余的,但亨利活得比较心力交瘁。作者在采访中说,她限制了亨利的能力,因为“有限制”比“开放的”写起来更好控制。小说里有很多温馨的片断,不断回到克莱尔少女时代的亨利,一直等到她18岁,俩人才第一次有了关系。当他在现实中和20岁的克莱尔上床,只认为她理所当然地不是处女,直到自己30多岁,从克莱尔的18岁时间旅行回来,才问起克莱尔,“你为什么不一早告诉我?”克莱尔一直想要个孩子,但有过多次流产(因为这是个悲惨的遗传病,胎儿经常发生时间旅行,却无法准确回到子宫中),他们终于有了一个女儿,后来亨利经常和这个也会时间旅行的女儿回到过去某个年代,在无人认识他们的海边游泳、堆沙堡,或者在自己去世前,很努力地去妻子老年的时空去看她。那份质朴且浓郁的爱与惆怅很容易让人感到共鸣,这种人类共通的情感终究还是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

陪着自己的妻子长大1( 《时间旅行的妻子》英文版 )

陪着自己的妻子长大2( 《时间旅行的妻子》中文版 ) 长大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