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片”之年?

作者:马戎戎

“小片”之年?0

( 电影《哈哈哈》剧照 )

6月会是平淡格局的转折点么?《加勒比海盗3》之后,张一白的《夜·上海》将和赵良俊导演的《老港正传》,杜琪峰监制的《跟踪》、《每当变幻时》一同上映。对高军这样的业界人士来说,这些电影的意义,在于它们的制作规模。

《夜·上海》的投资规模在宣传数字上是300万美元,《老港正传》是2000万港元;往年,这种规模的影片是最难搞的。“不大不小,趣味又比较小众”,但是在今年,它们的身份就比较微妙。

高军用“哑铃型”来形容中国影市目前的状况:一头是投资8000万元以上的超级大片,目前国内导演能支撑这个制作的就是张艺谋、陈凯歌和冯小刚;一头是三四百万元以下的种种“小片”,多数情况下是王小帅等艺术片导演,海外艺术院线是主要的对象;中间是中国各类导演,投资不等的各类电影散碎分布,生存上各出奇谋。《东京审判》的导演高群书的新片已经剪辑完,片名叫《老鱼》,讲一个普通刑警机缘巧合土法上马成功地一连排除恐怖分子即将引爆的13颗炸弹的故事。《东京审判》投资1500万元,高群书自己投资了1/3,最后赔了钱。《老鱼》的花销是400万元,高群书说一定不会赔,因为在计算中,从音像到电影频道到争取来的电影局的资金支持已经回来了。但是超过400万元,“就不一定了”。

冯巩今年上映了《别拿自己不当干部》,300多万元,在进院线之前已经回本。他靠的是电视播映权费和音像版权费。音像卖了85万元,电影频道卖了80万元,加在一起165万元,已经回来了一半。加上部队版权的买断,VOD点播,各种小版权市场。因为是十几年没有见过的工业题材,还拿到了国家支持。在高军看来,冯巩的电影:“政府喜欢,有一定的社会资源赞助,这种成功的赢利模式是可以继续的。”

300万元以下制作的电影里,最有趣的是山西电影制片厂李水河的制片模式。李水河领导下的山西电影制片厂,一年能拍20部电影,一部《暖春》票房做到2000多万元。他的模式在很多人看来根本不可思议:每部电影投资不超过100万元,最低的60万元,用的还是胶片。他的许多电影不进院线,是放映员拎着拷贝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走。他的电影也出口,他把电影送到朝鲜的国际电影节上去,结果拿了大奖。

“小片”之年?1( 电影《哈哈哈》剧照 )

在高军看来,成熟的电影生产应该是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形”。不管是张伟平还是李水河都应该在两个尖头,那些两三千万元到五六千万元的制作才应该是纺锤的主体。但在目前,这一层牺牲品居多,5月黄金周,邬君梅投资拍摄并主演的《红美丽》不幸就身列其中。《红美丽》投资3000多万元,但黄金周期间在全国的票房只拿到300多万元。邬君梅因此怒骂大片欺行霸市,认为院线不给《红美丽》以好的排映场次。

然而在高军看来,《红美丽》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档期操作问题。“我跟君梅很熟,我早就劝她不要把档期放在‘五一’黄金周。可她不听。”高军说,他给邬君梅打过这样的比喻:“五一”黄金周人流量很多,是块大蛋糕,但是蛋糕大,来抢的人很多,落在每个人手里的只是一小牙。黄金周之后的平常档,蛋糕不大,但是分的人也少,能吃到的也多。高军指出,事实上,黄金周期间影院的每日收入和非节假日的收入之间的差距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大:“就北京来说,如果说黄金周期间影院的收入每天有150万元,平时每天也能到七八十万元。”

“小片”之年?2( 《夜·上海》是一部制作费不菲的爱情片 )

高军还讲了《疯狂的石头》的例子。“今年中国电影市场最大的馅饼砸在了宁浩的头上”,这是电影业界对《疯狂的石头》的共识,但是另外一个论点也很流行:“《疯狂的石头》不可复制。”“《疯狂的石头》当然可以复制。”高军反驳说,“《疯狂的石头》的流行是有偶然性,但是也有必然性。”他请记者注意《疯狂的石头》上映的时期:“它选择在国产电影保护月上映,那个月其他几部影片都是主旋律,只有《疯狂的石头》是娱乐性很强的,大家当然会选择它。”他同时举了陈大鸣的《鸡犬不宁》,在他看来,《鸡犬不宁》的电影质量并不次于《疯狂的石头》,而且是原创,可惜“淹没在一群大片里”。高军觉得,《红美丽》硬要对抗《蜘蛛侠3》,就和《三峡好人》硬要对抗《满城尽带黄金甲》一样,是鸡蛋碰石头。因为“你说院线歧视小片,可院线不歧视钱”。

然而,即使排对了档期,《红美丽》就一定能赚钱么?高军自己也不能给出肯定回答。按照目前的票房分账的通用惯例,3000万元投资的《红美丽》如果想在国内市场拿回投资,票房就要做到1亿元。而在目前国内市场上,这种类型的电影想拿到这样的票房,几乎是不可能的。

“国内市场是有上限的。”罗燕说。2001年她的电影《庭院里的女人》以“好莱坞大片”身份在国内上映,票房是当年的第二名。但是罗燕说,她不会再投资那样规模的电影。《庭院里的女人》投资规模是8000万元,在当时已经算顶级制作,但在美国只能算“不上不下”,票房也欠佳。罗燕说要是现在,她要么就请一流大导演,做大预算的电影,要么就拍小成本商业片。她最近刚刚在国内投资500万元拍摄一部叫做《哈哈哈》的喜剧电影,这是一部“像《疯狂的石头》一样有趣但是更原创的电影”,由网络流行红人“后舍男生”和郭德纲的搭档李菁出演。罗燕认为,500万元是这类电影在中国市场的上限:“票房做1500万元没有压力,投资再大的话,风险就要增加。”

就一部电影来说,500万元能达到的视觉效果实在有限。《疯狂的石头》上映后,很多影评人叹息说故事那么商业性,画面却那么简陋,影响了效果。答案很简单,没钱。《夜·上海》是一部爱情片,爱情片要的是唯美浪漫,然而唯美浪漫代价不菲。张一白介绍说,所有故事都在夜里进行,这就比一般的爱情片贵了一倍:“日戏夜戏一起拍,只要30天;但是我们坚持在夜里拍,就要60天。”上海夜景最美的地方当然在外滩,外滩的贵已经不需要再说了,只有在钱的帮助下,《夜·上海》剧组才能“我们想进哪堂景就进哪堂景,我们能进金茂大厦拍6天,让金茂的灯熄灭后能都再亮起来”。此外,电影买了莫利康尼《美国往事》的主题曲,版权费花了100万元。而总体音乐上的花费:“起码要300多万元,300多万元在中国已经是一部电影的价钱。想当年,张扬的《昨天》,正因为财力不够,只能把全部披头士的配乐变成国内摇滚乐队的。所以张一白说:“如果当时投的钱少于1500万元,这个事儿我根本就不谈了。”

《夜·上海》之所以敢于花这么多钱,在于投资之前就已经把模式设计好,从而规避了风险。《夜·上海》里用了大量的日本明星,也用了台湾地区的偶像明星,完全是出于他们对日本和台湾地区市场的考虑,即使女主角是赵薇,那也是因为她在日本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夜·上海》的市场主要在东南亚和日本,中国的票房只是其中比较小的一角。”张一白说。

在高军看来,目前市场上需要的就是这样的电影模式:故事好看,画面有规模,内地有一定票房,海外也有收入。因为“有了这样的电影才能培养起电影观众固定的观影习惯。要达到这个目的,只靠张、陈、冯肯定不行”。但目前这样成功的模式并不多,高军也只能讲出一个《卧虎》:1000万元投资,仅内地市场达到了1300万元票房。“现在对于影市来说,最重要的是多几个中档商业片的成功模式。”高军说。

对于下半年值得期待的影片,高军数了一串他认为将很有潜力的电影:《天堂口》、《投名状》、《长江七号》、《集结号》,依然是些大制作。但是好在还有一部《我叫刘跃进》,马俪文导演,刘震云编剧,幽默剧情,一群名人客串。罗燕说她的电影会小心地避开这些电影——局势没有明朗以前,聪明人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