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艾文)

被子0

自打看了电影《如何做一床美国被》(How to make an American quilt)之后,我一直想有床美国被——那种被面用碎布拼成的手工缝的被子,中国话大概叫“百衲被”。那电影情节其实非常简单:一姑娘打算毕业后就结婚,为了安心写论文,从未婚夫那里搬到乡下寡居的姑妈家里去住。这姑妈跟5位好友商议决定依照当地传统一起缝床被子给姑娘做嫁妆,于是整部电影就是6个老太太凑在一起边唠家常边缝被子这么一点儿事。讨论来讨论去她们决定被面由6个图案拼成,每人负责一片,合起来的主题是“爱”。于是,6个老太太,6段婚姻故事,再加上姑娘自己的,连缀起来,简直就是一部妇女版的现当代美国史了。

去年在德国的时候我盖的倒是一床美国被,塞在一个德国被罩里,每晚被我强行做成一个中国被窝——因为尺寸不合,三方就这么将就着。我曾经纳闷以欧洲人的平均身材为什么盖的被子会比相应的中国被子尺寸要小?后来发现欧洲人铺床盖被的方式跟我们不大一样。简单地说,他们睡觉时铺盖主要靠被单和毯子等压在床垫下强行连成一体,被子作为保温层,只浮搁在表面——不像我们,被子得单打独斗自成一窝,毯子之类的只做额外保温用,一般情况下可有可无。除此之外,欧洲人身材高大其实也没有几百年,不要说被子尺寸小,连普通住宅的门窗尺寸和楼梯尺寸都嫌不足。去那些上了百年的名人故居参观过几回,总结出一个普适的经验是上下楼得留神别碰了脑袋。

在英格兰北部的霍华德庄园里,一床手工被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是渥利斯(Wallis)夫人1938年耗时数月给自己长期生病卧床的女儿做的,被面上绣满各种可爱或者奇异的图案,从拖长辫子的中国男子到动物花草应有尽有。不过,在欧洲漫长的冬夜蜷缩在格外窄小的中式被窝里,最让我想念的是另一床手工被子,图案没这么复杂,我妈做的——因为她坚持要加长加厚——大学时我盖过4年。

想起一位英国朋友曾在无意中比较过他的两任太太,他说原来总嫌家里的被子尺寸都太小,讲了好几回也没用;现在的被子则又宽又大……看来在“全球一体化”真正到来前,美国被子和欧洲被罩一旦碰上中式被窝里的人,少不了还得各自继续将就下去。然而,无论何时何地,女人可能无外乎两种:把被子当回事儿的和不把被子当回事儿的。 被子

上一篇: 饭局通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