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10周年预热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艾墨)

回归纪念日将至,先是MSN上有记者朋友找,问认不认识在香港经历过拆迁的朋友。香港同事很困惑:就是很简单的拆迁啊,搬家啊,有什么好说的。记者朋友引导说:回归10年了嘛,我们要审视香港的政策,和内地对比做参考。同事恍然大悟:噢,可是政策几十年都是这样,早干吗了?接着是电话里接到若干朋友的朋友的邀请,说要采访内地学生在港的学习生活,起先挺兴奋,聊起来却有些郁闷——全英文教学对你们来说困难吗?粤语是障碍吗?内地学生会被排斥吗?等等。怎么没有人耐心听我们说说学到了什么,香港给了我们什么,或者,香港到底是什么?

10周年纪念,许多媒体南下维多利亚港,访特首、商业大亨、娱乐明星——仿佛这就是香港的全部;就像来往于深圳罗湖口岸的自由行游客,穿梭于铜锣湾、旺角的化妆品店、金饰店、时装店——对于他们来说,这些也就是香港的全部了。人们看不到香港大面积保留的海岛、山林、绿地,人们看不到香港每一棵树、每一只鸟、每一个斜坡都被标记、保护,人们看不到隐藏在街区里无数的非盈利社团,他们帮助老有所养、幼有所依……这些,游客当然有权利不看,但是对于香港,我们又岂止是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