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保:既时髦又赚钱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尹伊)
在环保意识高涨下,全球最大金融服务公司花旗集团也将尽金融业对地球应负的一份责任。花旗集团近日承诺未来10年将提供500亿美元给予环境计划。这是华尔街业者迄今为因应环保相关风险与商机所做最具野心的行动。
在花旗集团发表的声明中称,将在未来10年内投资500亿美元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花旗的这些资金将用于那些“旨在支持替代能源和清洁技术的商业化和发展的各种投资、融资及其他活动”。花旗还宣布,将在今年6月5日至6日举办一个研讨会,邀请商界、政界、监管部门以及咨询机构等领域人士参加,共同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行讨论。花旗董事长兼CEO普林斯说,花旗集团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这使其在应对全球问题时处于“一个独特的位置上”。据了解,花旗计划的投资活动主要包括:投资超过310亿美元用于发展清洁能源和替代技术;投资100亿美元提高自身业务部门的能源利用率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提供有利环保的抵押贷款、信用卡以及商业金融产品,例如为家庭太阳能系统提供融资等。
同时花旗集团也会开始对客户提供建议,协助他们的计划更具环境永续性,以降低未来环保法令更动所带来的风险。花旗此举刚好是华尔街目前正争相利用替代能源、能源效能与二氧化碳排放交易等环保商机浮现之际,以进行业务扩张的时机。
花旗是发起赤道原则(Equator Principles)的金融组织之一,其旗下的市场与金融部门预估,未来10年将投资与资助超过300亿美元在清洁能源与替代科技上。已有逾40家银行签署了赤道原则,这意味着一个项目若向上述银行申请融资,银行将依据该项目是否有利于环境和社会标准来做出评判。这是全球金融机构开始针对气候变化、污染、水资源短缺和生物多样性等环境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银行之所以这么做部分原因在于,如果它资助的项目具环境破坏性,那么它可能招致环保组织的报复;此外,这也源于主流消费者日渐觉醒的“绿色”意识。不过,银行也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等领域看到了机会,并意识到政府法规的潮流正在流向“绿色”。
国际金融公司(IFC)执行副总裁拉尔斯·特内尔(Lars Thunell)表示:“银行越来越明白将可持续发展纳入自身业务策略的好处,即有助于它们识别环境和社会风险,发现市场机遇。”国际金融公司是世界银行旗下的私营部门分支。
除了承诺在贷款发放过程中遵守特定的标准外,许多银行已向绿色项目投入了相当规模的资金。例如,鲍尔森在执掌高盛集团期间,拨出高达10亿美元的资金投资于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项目,并采取措施确保其供应商都已通过“环保审查”。去年,高盛还扩大了碳排放额度市场的交易活动,在碳排放额度交易的基础上,增加了项目减排额度的交易和投资以及排放风险定价。高盛认为,在这些新兴市场的新型交易可能会带来一些有意义的行动,将有助解决全球气候的改变。
此外,美国银行近来宣布一项200亿美元计划,以支持环境永续业务活动的成长。雷曼兄弟也在资深银行家罗斯福带领之下,设立气候改变会议,以彰显全球暖化所带来的挑战。
一直以来,气候变暖都是环保人士和科学家关心的话题,而大型投资银行相继进入这一领域,说明华尔街希望抓住环保领域的一些机会,例如替代能源、能源效率和二氧化碳排放交易等。在去年年底的一次聚会上,华尔街投资人、保险公司代表、美国各州财政主管以及退休基金操盘人等都认为,机构投资人目前过于注重短期绩效,普遍未能将气候变暖因素纳入投资决策,这可能危及长期的投资绩效。
高盛全球投资研究副总裁莫兰表示,与散户投资人和长期基金比较,避险基金与共同基金投资人更重视短期绩效,因此更忽视气候变暖问题。莫兰说:“如果把大部分资金投入短期投资策略,操盘人会说‘我知道气候变暖,这是个大风险,但你说的是长期问题。我的操盘绩效每3个月就要检讨一次,奖金也来自全年获利的一定比率’。”保险业巨擘美国国际集团(AIG)旗下的AIG全球投资集团执行长纽格也指出,机构投资人须敦促企业界评估气候风险,原因有三:损害的财务风险、绿色科技的投资机会,以及大众关注的增加。自从卡特里娜飓风2005年肆虐美国南部之后,气候风险早已成为保险业的业务重点。2005年气候风险为美国造成约1250亿美元的损失,其中仅450亿美元已事先向保险业投保。内布拉斯加州保险厅厅长华格纳估计,若1992年横扫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安德鲁飓风现在直接侵袭迈阿密,当地损失金额将高达1500亿美元,占目前美国产险业资本总额约1/3。■ 环保之道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