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画回暖

作者:曾焱

古代书画回暖0中国嘉德2007年春季拍卖刚结束,两天的成交额超过5亿元,观望今年内地艺术品市场行情走向的各路人马一下子就觉得前途光明起来。艺术品市场曾在2005年秋天收缩,特别是传统上占主导位置的中国书画板块,近现代和古代书画行情都下落,有人形容为“挤泡沫”开始了,预言2007年拍卖行日子会不好过,没想到市场这么快就回暖了。这次嘉德春拍,古代书画专场上了234件拍品,数量比2006年春秋两季拍卖都少,总成交额却有1.24亿元,比前两场高出几千万元。在当代艺术被买家送到高点而利润空间被压迫之后,古代书画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热闹的板块?嘉德的中国书画部经理胡妍妍认为,古代书画被炒作的可能性小,也不太可能出现几年前近现代书画和眼下油画这样的高热景象,“会是新的增长点,但只会逐渐升温”。

古代书画回暖1古代书画回暖2古代书画回暖3清初恽寿平的《仿古山水册》,被晚清王懿荣 称为“京师藏家所有恽迹第一”,成交价1232万元, 超出估价约4倍

胡妍妍分析,市场炒作需要放量,古代书画却“天生”绝对数量小,“打个比方,谁都不可能先去收购100张文徵明的作品再来炒作行情,连假画算在内一个人凑足50张文徵明也难”。古画年代久远传世不易,其中多半归属博物馆,在市场上可流通的少。嘉德此次以358.4万元拍卖一幅《梅竹图》,作者为南宋画家马麟,他的东西存世极少,据介绍全世界各博物馆所藏不过10幅左右,能够在市面上见到的更加有限,一旦出现必然受到关注。藏家群体是约束古代书画拍卖市场的第二个因素。古画的收藏群体比较固定,专业性普遍高于书画其他门类的藏家,买卖基本以收藏家或收藏机构为主,而不以短期投资为目的。“容易被市场炒作行为左右的,往往是入市不久的人,而这种人在古画收藏群体里面所占比例很小。藏家一般都要玩了相当长时间的近现代画之后,才能进入古画行列。”古代书画拍卖市场真正受到关注,胡妍妍认为是从1998年单分专场开始:1998~2003年市场不温不火处于培育阶段,2004~2005年升温,之后走低将近一年,现在又到好时候了。

古代书画回暖4提起2004~2005年的古代书画市场,很多人还记得大部分天价拍品都产生于那个时期,至今没有超越,比如古书画拍卖最高纪录、元代鲜于枢的草书《石鼓歌》卷,4620万元。市场好维系在两点上面:精品,资金。那时候海外精品回流增多,大量资金涌入古代书画市场,国有博物馆加入到竞买行列,古代书画在艺术品市场中占据了重要份额,评价一个拍卖公司业绩的好坏往往以其在古代书画拍卖中的实力来衡量。随着拍卖市场的走势,精品越来越集中化,到最后只会有少数的几家大拍卖公司才能真正拍出古代书画来。因为历史原因,中国古代书画精品多数流落在海外,克里斯蒂、苏富比等国外拍卖行的成交一度左右国内市场行情,但胡妍妍认为这种情况从2000年开始改变。“海外精品回流不受限制,国内的重要拍品根据国家文物法规却不能携带出境,这就限制了海外拍卖行的拍品征集。”纽约苏富比停止中国古代书画的拍卖专场已经有5年时间,克里斯蒂则全部放在香港拍卖,不过相对内地的大拍卖公司他们已经在货源上失去了从前的优势。以嘉德为例,目前的古代书画有海外买家,但以内地私人藏家为主。■

古代书画回暖5《行书米颠小史》

明代文人祝允明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关于唐寅的种种戏说里面总少不了这个人,民间更熟悉他的别号“祝枝山”。祝允明其实是明中期最顶尖的书法家,主要成就在狂草和楷书,后人评说他的楷书有晋唐人的古雅气息。5月28日,香港佳士得“中国古代书画”场将拍卖一件他的小楷《行书米颠小史》册页8本,除了书写行气端直,兼具摆脱前人风格的独特面貌,这件册页在内容记载方面也很特别,它完整记述了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行谊,包括他的家族世系、嗜好、考据、收藏、学问、怪僻等,在学术上也颇具价值。专家估价160万~200万元港币。另有一件清宫旧藏的明代王绂《溪山渔隐图》,为该场估价最高的拍品,250万~300万元港币。画作高33厘米,宽达785厘米,是难得的长卷,上有乾隆钤印以及多位明清藏家的题跋、题诗。■

古代书画回暖6古代书画回暖7

古代书画回暖8古代书画回暖9古代书画回暖10 古代书画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