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弁当是有光辉的

作者:殳俏

好弁当是有光辉的0

作为很有出息的美食家,应该不会对饭盒便当一类的东西起什么兴趣。某次我跟人乱聊天的时候说起自己“经常有想要吃弁当”的念头,便引起了一干生活优雅人士的惊讶。是以从此,可以理解在现阶段中国从事食物行当的压力,我有一朋友身为美食杂志主编,在某天饥肠辘辘地冲入一美食品鉴会,大赞现场肉汁浓郁油分多多的煎饺跟那瓶单喝起来有点涩的红酒搭配起来绝佳,从而也引发了名士淑女们的讶异,觉得这简直不是一个美食杂志主编说出的话。难道红酒就真的只能跟鸭胸鹅肝相提并论?此是题外话,今天要说的,是被国人视为更贱的弁当。

弁当,中国人写做便当,跟饭盒或者盒饭是同一个意思,南方人说便当,就是简易方便。中国人吃饭讲究文化,自然是要越深邃越复杂越好,简易方便吃顿饭,听起来自然没有什么文化。所以中国人心目中的便当,大都是一个饭盒子里盛一坨饭,上面盖之以菜,虽然菜的种类可能也多达三四道,但总的来说都是一呼隆盖上去的,才不管它什么东南西北酸甜苦辣。吃的时候揭开盖子,早已菜汁肉汁横流,三四个菜一坨饭也早就变成了一个味道。当然,吃的时候也是不管味道,一呼隆下肚,真叫做便当。

把便当写作弁当是日本人干的事情,据说最早是辩当,后来大家都嫌难写,所以就成了弁当。但现在很多老弁当店仍然把“弁当”写作“辩当”的,不论其是否要比写成“弁当”的店更好吃一点,总之日本人的弁当精神跟中国人的完全背道而驰。中国人的便当讲究的是方便,而日本人的弁当,怎么说呢,便是将其向越来越复杂发展,直至形成了庞大而惊人的弁当文化,来告诉每一个人:“好弁当是有光辉的。”

有光辉的好弁当应该是什么样的?去年夏天我的一个美食编辑小朋友说要在北京做一期弁当专辑,我向其推荐了桥场饭屋的桥场信行师傅,委托他为这期专辑特制一个“桥场弁当”。拍摄当天,周刊来的摄影师也好编辑也好,都以为一个线条流畅、食物丰富多达五六种、颜色又简洁又漂亮的弁当在15分钟内一定可以搞定,却没有料到桥场料理长却足足在厨房里忙碌了1个小时,最后端出了一个盛满熏鸭肉、汉堡肉饼、炸大虾、杂菜萝卜卷、煎鲑鱼、关东煮、炸猪排、天麸罗、烤香菇、鸡蛋卷、各色饭团、各色蔬菜等多达二十几种菜色的弁当。且色彩绚烂,装饰精致,美丽不可方物。而桥场料理长却还遗憾着:“因为时间紧迫,没有来得及将各种食物的位置搭配调整到最佳,更让人觉得可惜的是,竟然没有准备下上好的漆器弁当盒,而只是用上了普通的白木盒。”

对弁当盒子的讲究都到了如此地步,更别说弁当的内容了。读书时候随手买一个弁当做午饭,虽然只是用黑红两色的塑料盒包裹的最便宜的弁当,里面也毫无疑问会结结实实地包含着新鲜蔬菜沙拉、颜色鲜艳的渍物、味道略重一点的小菜、口感软糯的撒了芝麻嵌了梅子的米饭、一道看上去就诱人食欲的主菜(一整条炸白身鱼或是满满的香喷喷的猪肉生姜烧)以及饭后水果几片。更羡慕的则是同学们从自家带来的来自妈妈或者女朋友(甚至男友)的包裹着小碎花布的爱心弁当。除了更加丰富的菜色之外,更有用梅子汁染成“心”形的米饭,或者是用麸皮面包做成的小兔子之类的特别心意。据说就算是日本皇室的孩子,去上学时也一定要携带妈妈为其亲手制作的弁当,打开之后,弁当的内容颜色一定不能输给同学,才算是保持了面子。这一项任务是一定不能让宫廷厨师代劳的,所以当年初嫁进宫生了小太子的美智子也曾经苦练做弁当的技术,不让小德仁在同学面前丢脸。

如我一般经常为好弁当所馋的人,应该到哪里去吃弁当呢?传统的回答可能是在坐车的时候,于各车站停靠的时候买“驿弁当”吃。因为驿弁当用的都是当地最出名的美味,不仅好吃而且很有特色。但据我吃来,最近的驿弁当很有品质下降的趋势,有点光中看但是不中吃的意味,不如去大型百货店的地下食品层购买的专门店弁当来得更美味实惠。出名的有三越、伊势丹的地下食品层,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最厉害的则是大丸百货的地下食品层,号称全日本弁当品种最丰富的地方,有上千种弁当任君选购。那日从大阪回北京,我和先生在梅田的大丸百货购得一个800日元的和幸猪排弁当和一个900日元的神户牛肉饭弁当带到飞机上吃,看着周围吞咽着难吃飞机餐露出羡慕眼光的同机乘客,忽然就觉得自己的手中散发出了光辉。 光辉

下一篇: 纪念册(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