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达尔

作者:朱步冲

纳达尔0对于“红土之王”纳达尔来说,罗马大师赛总是意味着冗长艰苦的战斗与最终胜利。2年前,他花了足足5小时14分钟才在第一轮比赛中战胜了同样年轻气盛、偏好浪费体力的阿根廷人科里亚。而在5月12日,他又耗时3小时38分钟艰难地以7比6、6比7和6比4的总成绩在半决赛中击败了俄罗斯选手达维登科,把自己的红土场地连胜纪录延续到76场,超越了“坏小子”麦肯罗,成为在同一类型场地连胜纪录最久的选手。

“为什么球迷和媒体总是批评我?我在20岁的时候已经有了17个冠军头衔,我要做的仅仅是再次证明自己而已。”纳达尔在比赛后的记者发布会上说。确实,在经历了8个月的12项职业赛事中一无所获的漫长低谷后,纳达尔已经迫不及待要大开杀戒了。今年,纳达尔的比赛日程非常紧张,甚至超过了他成绩最好的2005赛季,尤其是作为纳达尔“福地”的红土场地比赛。在红土上,纳达尔已经连续赢得了10项赛事的冠军头衔,击败了风格不同的45位对手。在印第安纳威尔斯名人赛淘汰克莱门特的比赛里,纳达尔发出了10记Ace球,平均球速126公里/小时。而在稍后的蒙特卡罗大师赛上,他更轻松地以6比4的比分直落两局,淘汰了老冤家费德勒,把两人之间的红土较量成绩改写为一边倒的5比0。“红土场地需要选手更专注,体力耗费更大。”纳达尔的前辈,刚刚参加完波士顿元老赛的阿尔贝托·马丁说,“纳达尔的成就在红土场地专家型选手日渐稀少的今天,更加显得珍贵。”

是什么让纳达尔在红土地上不可战胜?除了他反复被对手和媒体热炒的身体优势——1.85米的身高和85公斤的体重,纳达尔的技术却往往被人忽略:他的旋转球让对手疲于奔命,发球势不可挡,再加上独特的左手握拍,能够让纳达尔强大的正手击球正好落在右手型选手的左侧,从而迫使其以反手高球回应。另外,纳达尔的脾气和比赛态度也可能构成决定比赛结果的因素,虽然他不会像伊万尼塞维奇那样摔拍子,但纳达尔时常会因失误或判罚不公而在场地上暴跳如雷,宁可失去重心也要去救一个即将出界的回球,这种匹夫之勇看起来不是通向伟大球员的路径。但正如ESPN网球评论家乔·德拉克争辩的那样,西班牙系统职业化的青少年球员培训机构确实培养出了许多高手,从卡洛斯·莫亚、阿尔伯特·科斯塔到俄罗斯人萨芬,然而没有一个能够登峰造极,反而是窝在老家马卡略岛上,跟着叔叔托尼训练的纳达尔剑走偏锋修成正果。原因就是莫亚等人被这种系统的严酷的职业训练弄得过分早熟,技术完备但精神早衰,敌不过纳达尔生猛凌厉的野路子。确实,技术有时不能完全取代意志和体力,30年前,许多职业网球评论家就热衷于贬康纳斯而捧比约·伯格,说康纳斯除了跟人玩命死磕没有别的招数,伯格则是靠战术和技术来赢得比赛,所以后者的运动生命肯定比前者长得多。结果,伯格25岁就退役,康纳斯却一直玩到了40岁,现在,纳达尔身上的康纳斯的影子越来越清晰了。■ 罗马大师赛纳达尔网球

上一篇: 芝加哥公牛队
下一篇: 埃尔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