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消息·坏消息(429)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猕猴和我
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得克萨斯贝勒医学院的研究小组发表论文指出,他们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对猕猴的DNA测序工作。这种广泛分布于亚洲大陆的猴子在许多方面都与人类甚为相似:它们可以在城市中居住,喜欢群居,也像人类一样,喜欢吃花生和冰激凌。尽管以往的研究猜测,猕猴大约在2500万年前就与人类走上了不同的进化分支,但新的测序结果却显示,它们的DNA与我们仍有93%完全一致。
科学家经常使用猕猴作为研制新药的动物试验对象,因此,对它的DNA测序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预测一种药物在人体与动物体内发挥的不同作用。■
坏消息
莫扎特不会让你变聪明
这消息会让无数望子成龙的父母失望,让大把做胎教生意的商人咬牙切齿:德国教育部委托9名心理学和教育学家对有关“莫扎特效应”的研究进行系统性分析后得出结论,听莫扎特的音乐并不会提高孩子的智商,也不会让他们在考试中成绩变好。自从1993年美国心理学家劳舍发表论文指出,听莫扎特的作品10分钟后,人在认知测试中的表现会显著提高后,“莫扎特效应”为音乐工业带来了数千万美元的收入。然而,新的报告指出,这些研究都存在不可复制或持续效果不超过20分钟的缺陷,因此不足以采信。
好木头,坏木头
尽管他们可能是首屈一指的造琴大师,但是,他们其实并不懂得如何鉴别木头,大多数只是凭外观做决定。这个有悖于通常印象的结论是奥地利自然资源与应用生命科学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4名顶级奥地利小提琴制造者进行测试后得出的。研究人员选择了84块用于制作小提琴的挪威云杉,交给造琴师们评鉴,然后再送入实验室进行细致的强度、硬度和声学特性测试。结果显示,造琴师们凭传统技术和经验选出的,并不是声学测试中表现最好的木材。不过,研究者指出,在决定一支小提琴的音色方面,木质其实只占很小一部分。■
好消息
外星奇花
如果有朝一日,我们终于在宇宙中的另外一颗行星上找到了植物,它们会是什么颜色呢?NASA古拉德太空研究中心的南希-钱本周指出,什么颜色都有可能,除了蓝色。科学家认为,从明亮的F级恒星到较暗的M级红矮星,都可能支持行星生命的存在。不同波长的光决定了行星上植物叶子的颜色,如果是一颗围绕红矮星旋转的行星,植物为了吸收所有的可见光,叶片颜色可能便是黑的。因为高能的蓝光对于所有植物来说似乎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在任何行星系统中,都不会出现反射蓝光的植物,也即没有蓝色的叶子。
霸王龙的蛋白质
生活在6800万年前的地球霸主霸王龙一样有自己“柔弱”的一面。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经过两年的艰苦工作,终于找出了它的宝贵的“空门”——7个胶原蛋白片断。在此之前,科学界找到的最古老的动物蛋白质属于生活在距今60万年前的乳齿象,尽管最新发现的霸王龙腿骨胶原蛋白从完整性上远远不能与之相比,但在时间上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该块霸王龙化石出土于地面20米以下深处,这是蛋白质得以保存至今的主要原因。胶原蛋白的演变非常缓慢,研究者将获取的霸王龙蛋白质与现生动物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它与鸡和青蛙的胶原蛋白几乎完全一致。■ 霸王龙猕猴好消息·坏消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