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名车展与“乡土慈善”
作者:王恺( 2月27日,“乡村名车展”吸引了无数乡亲 )
一个家族和一个乡镇的节日
此次乡村名车展上那辆黑色的劳斯莱斯买自广东,价格为900万人民币,车主人、2006年胡润百富榜上排名221位的欧宗荣说:“买它并不是为炫耀,而是一种对自己的激励,开这样的车,更会刺激自己尽力工作。”他平时更喜欢开自己的保时捷,觉得和他所在的城市福州更合拍,“人要和环境协调”。
他儿子欧国强开的是一辆红色的玛赛拉蒂跑车,买自厦门名车展上,160万元的价格被他还价到了105万元,之所以买这辆车,是因为它不如当时旁边展出的法拉利招摇,欧国强说:“在福建,认识玛赛拉蒂的人不多。”
这两辆车,外加欧宗荣哥哥的宝马,弟弟的迈巴赫,以及他们的孩子的若干辆名车,成为“乡村名车展”的主体,炫目的还有从福州请去的10个光鲜车模,他们希望这8辆名车能让村里人看个新鲜。
这样的展示和庆典就欧家的实力而言,并不过分,欧宗荣所属的房地产企业连续三年获全国百强称号,而许多人已经把他当作莆田首富。他的哥哥、弟弟,也都有自己的房地产企业,按照福建传统,几个兄弟一定是共同起家,所以三兄弟的财富一直在共同增加。
( 周边的村民都来看热闹
)
在欧国强看来,花50万元在老家办这样的系列活动,“一是把元宵节弄热闹了,二是让爷爷高兴高兴”。展览上的名车,80岁的爷爷甚至都没去看一眼,他的兴趣更在运动会的象棋比赛上,“对那些车他一点兴趣都没有”。结果是“让各个村的老乡们看个新鲜”,欧国强一直解释,这系列活动是欧家近年在莆田公益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和炫耀毫无关系。
许多人没有看见车展,主要原因是人太多了,根本挤不到车跟前去,“整个海滩就看见人头了”(注:海滩上举办演出,车展是在老家院内)。一个老乡指着当日举办展览和演出的几亩大的空旷海滩比划,“从这边到公路上站满了人”。那天参加庆祝的人数大概有2万,光保安就请了600人,来晚的人根本挤不到前面去。“就看见无数的横幅,上面写着乡村元宵文化节,和庆祝欧亚棋80大寿。”参加者都觉得欧家好气派,光礼花就放了20分钟,“没有元宵节像今年这么热闹过”。
( 欧宗荣 )
莆田当地有闹元宵的习惯,但是近年一般就是喝酒和放炮仗。在一般乡亲看来,欧家办这项活动并不出奇,他家在当地有着显赫的名声,村里的水泥路和学校就是他家赞助修建的。
参与筹办整个活动的欧宗荣的外甥女林俊英说:“我们别的不担心,最担心安全问题,想着千万不要出现意外,毕竟有几万人参加。”她很高兴舅舅能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们年轻人,也就格外注意不要出现任何差错。“我们做了很正规的策划案,请了专业演出公司来参与。”林俊英说。看见那份策划案的一位演出界专业人士说:“那个策划做得并不夸张,挺精致的,比起很多福建富豪筹办的庆典而言,他们家算是平实的。”
( “乡村名车展”场面颇为壮观 )
欧国强解释,父亲和叔叔本来不愿意他们搞车展,怕有炫耀的嫌疑,但他们年轻人觉得,从前在城里做房地产的楼盘展示时,都会放上几部名车,“效果好得很,怎么就不能搬到乡下,让同乡的农民开心呢?”他们也没想到,车展照片被放在网络上,使整个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出了名。
欧宗荣说:“炫耀给谁看?参观的人都是农民。我想请大家看一场一辈子可能都没见过的场面,让大家高兴一下。说老实话,平时我都不开车回老家,就是怕大家看见我开这么好的车不舒服,很多人是小时候一起长大的朋友。”他得意的事实是,即使他不开车回家,大家也一样敬重他,几乎所有人都会主动与他打招呼。那是他在莆田的巨大名声在起作用,由于不断地回莆田进行大投资,包括旧区改造,当地的铁路修建,以至当地电视台里总有关于他的画面出现。“我们就是在电视里认识他的。”邻近村的人说。
“本意不过是一个乡村的庆典。”欧国强说,“我们觉得,趁着给爷爷祝寿的机会,在老家办个不一样的文化节。”那天演出的时候,他们光公共汽车就包了十辆,“附近乡镇来得更多”。而李湘、郁钧剑等明星的到来,使市区里也不断涌来朋友,后来专门安排了公共汽车从市区往村里接人。因为害怕海边风大,还专门修了木头的防风墙,“有一里多长”。
欧家三代:福建乡土富豪的变化
80岁的欧亚棋对几个儿子平时在做什么全不知道,他戴着金丝边眼镜,穿着一套西装,像个乡村里的老教师,很体面的样子。他在莆田老家装修一新的老宅里和亲戚们打麻将,不喜欢住到城里去,觉得那里很没意思。欧宗荣把妻子留在家乡照顾他,“他是我们家族的宝贝”。他一直家境贫寒,把6个孩子养大就费尽心血,对儿子们的最大期望就是他们能养活自己。
欧宗荣说,其实在80年代,他和几个兄弟的条件就慢慢好起来,但是父亲一直不相信他们发财了,总觉得他们是在吹牛。“后来孙子们长大了,孙子们告诉他,家里现在已经很有钱了,他才慢慢相信。”但是他还是舍不得花钱,别人送他一包好烟,他就会留下来,等儿子回家时候,再把烟拿出来给他们抽,自己一直抽不好的烟。欧家老宅并没有像当地很多富豪一样推倒再盖四五层的高楼,也就是他坚决反对的结果。
他的房地产生意先前一直在江西和福州,而近年加大了在老家莆田的投资额,之所以在家乡,是因为他总是觉得,“童年的记忆,大概是一生里最愉快的记忆了”。其实他的童年特别贫困,父亲先被别家收养,后来又被送走,回到自己村里时,没有房子住,一家人住在祠堂里。“我们差不多是村里最穷的人家。”每餐的主食是地瓜榨取后的渣,连这些都吃不饱。但是村里人很好,大家经常会送些吃的给他们,“一碗粥,一块地瓜”。“现在之所以不断回莆田捐款,很大程度上就是童年记忆在起作用。”
16岁,他就离开莆田去闽北当小工,“再也没有那种童年被关爱的感觉了”。后来以包工程起家,之后改做基础设施,再转型房地产。钱赚得越多,越觉得赚钱是项很机械的工作,“现在的乐趣越来越少”。他不是个爱玩的人,大家打麻将,“我就是提不起精神参加,就算告诉我能赢几万,我也没兴趣”。而旅游在他看来,也很乏味,“多累啊,旅游是件多么无聊的事情”。工作的乐趣显然要大很多,要把巨大的摊子维持下去,考虑公司怎么做大,“事业最有意思”。
欧国强小时候,家里其实已经不算贫困,但是欧宗荣不让他们乱花钱,“我上大学时才知道,原来家里有这么多钱”。因为父亲常年不在家,母亲不识字,家里一直是身为长子的他在当家,压力很大,也刺激他好好学习,能够考上北大经济系。上大学的时候,欧宗荣劝他买部车,“我觉得不好意思,一直到毕业两年后才买”。
欧宗荣之所以给儿子买玛赛拉蒂,是因为觉得儿子“一直都有责任在身上,所以不快乐。小时候就要当家,现在刚毕业,又在我公司当副总,压力和责任更大”。当地将事业传给长子的传统一直在延续,所以,欧国强没有别的选择,欧宗荣因为觉得儿子不快乐,一直鼓励儿子要出去多玩,多花钱。
可是欧国强却不愿意出门玩,“读大学时候就知道,将来家里的产业需要我去经营,所以一直很老成”。24岁的他最热衷的就是和几个堂兄弟一起谈工作,他们也在经营自家的地产企业,“好像现在和同学见面,已经没什么话可以说的了”。他觉得欧宗荣身上有很多他值得学的经营经验,“那是他在实践中学会的,比我在学校中学习的要深刻得多”。
下一代反过来也在影响他,欧宗荣很以他的儿子为自豪,因为三个儿子都是靠自己的成绩考上大学的,“他们比我有学问,肯定比我强”。新一代人更能在细节上做功夫,儿子们告诉他见客人不要穿拖鞋,吃东西不要乱扔果皮,他都会听从,“就像他们这次提出办乡村车展,我也没反对”。在新西兰留学的侄女提出欧家在福建高速公路旁的广告牌太土了,应该重新制作,结果正荣集团的几百块广告牌全部更改了。在这些年轻一代带领下,“从前不穿名牌的我也开始穿名牌了”。
欧宗荣的下一代给他的影响还不止于此,“我买劳斯莱斯也是他们说服的,从前我一直开一辆奔驰公务车,后来孩子说,爸爸你应该开更好的车,那样能代表公司实力,我们和员工都会觉得光荣,结果买了这辆新车”。当时他弟弟已经买了迈巴赫,“我就只能买劳斯莱斯了”。他逐渐变成一个注重自己和公司形象的人,员工出差,一定要住五星级酒店,他有他的理由:“开好车,住好酒店,他们的压力都会更大。”
看重名誉的乡土慈善行为
欧宗荣花的所有钱中,印象最深的是80年代刚有钱的时候,买的那辆摩托车,那种兴奋,比他最近买劳斯莱斯还要兴奋,“从前一直觉得,都是警察才有摩托车坐,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也买得起”。
而花得最值得的钱,是2002年回莆田捐助的20个学生,尽管后来办几所学校的捐款要更多,得益者也更多。但是那次选的人很特别,都是高考复读生,“考大学是多少乡下孩子的梦想,那次捐助的20个人第二年全考上了。我一直觉得,读书人比我们有本事,他的思想可以影响人”。他一直觉得自己没上过学是遗憾,但是“我的思想和那些大学生差不多,我和他们很谈得来”。所以,他把这项捐款看成自己迄今为止最有意义的捐款。“本来莆田没什么人捐助学生的,我捐了之后,很多人也跟着学,我得意得很。”
他最怕别人说自己捐款是为了公司做广告,“把我人格瞧低了”。在他看来,自己不是那种急着捐款要效果的人,但也不是大公无私,“我的自私是,想让别人跟我学,想让所有人说,欧家有那样的好儿子”。他毫不掩饰自己光宗耀祖的心态。
莆田有重视家族荣誉的传统,表达家族荣誉的最典型方式是盖房,谁家的房子占地面积越大,越说明谁家有实力。公路两边,经常能看见占地数亩的大房子。“福建的乡土富豪盖房子花上亿元的都有。”一位在福州工作的广告人说,他去看过一幢6000万元的房子,“进门就是一部电梯,两边是几米宽的楼梯,和星级宾馆一样”。而某服装企业老总的住宅投资一个亿,围墙上全是浮雕,从古希腊的画面到万里长城,“大家为了盖豪宅,能想出来的花样都想来了”。
另一种方式是庆典,拿元宵节来说,当地的元宵庆祝会持续两个月,每个村在迎接妈祖神到的那天进行元宵庆典,一般就是请客吃饭,来的客人越多,越说明自己家有面子。三四年前开始流行“赛红酒”,就是看谁家请客的红酒最贵最好,要把客人喝醉为止,所以,在莆田街头,几乎可以看见所有的名牌红酒广告。另一大项目就是放焰火,每个客人都要带鞭炮或焰火,谁家放的时间长,就说明谁家有气派。而欧家主办的这次“元宵文化节”,无疑是莆田历来庆典中最新鲜、也让大家印象最深刻的。
欧家的乡下房子并不豪华,对于欧宗荣而言,他更愿意在老家展示自己作为新富豪的善举——各项捐款,捐助,包括此次庆典,他也认为是让农民们好好玩玩的“公益行为”,那同时也代表着巨大的家族荣誉。他的慈善行为,在外人看来,是杂乱无章的。他既捐款资助落榜学生,也资助当地莆仙剧团唱几个月的大戏,而当地的体育比赛,基本上他都会出钱赞助。几年累积下来,已经有上千万捐款。“就觉得要给老家人一些回报,当年穷的时候,他们对我最好。”在他看来,莆田是个好地方,儿子们在北京、上海上大学,谁要是回来说莆田不好,他就不高兴,三儿子在上海,回乡后觉得莆田人不比上海人差,“我就觉得,这孩子看问题比较全面”。 车展莆田欧宗荣慈善乡土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