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巅一寺一壶酒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林鹤)
葡萄牙里斯本有一家建筑师事务所叫ARX Portugal,ARX这家1991年开张的字号,主人是保罗·马特乌斯(Jos Paulo Mateus)和米盖尔·马特乌斯(Nonu Miguel Mateus)两个亲兄弟。“六零后”的马特乌斯两兄弟都毕业于里斯本理工大学,其实诺努·米盖尔还大两岁,不知何以每次排名都在何塞·保罗的后面。他们在里斯本西北方向的小镇马尔维拉做过一个很成功的改建项目,莫名其妙地谁都不常提起。马尔维拉既不像里斯本也不像西海岸上诸城市,没有挨紧了一大片水的运气,无非是些丘陵农地而已,旅游客便不太绕过来。偏巧离着首都倒近,城市文明只在短短车程以内,因此是若即若离的假隐居最适合的地方。
这格拉维托住宅是马特乌斯兄弟2002年的作品,原来的房子是个半新半旧的当代建筑,没有多少历史渊源可言,于是也就无从借力。四外虽是山野,可比不得桃源的清幽雅静,更缺奇伟风景,没有哪个角度特别值得眷顾。唯一的优点是它站在一面葳蕤小坡上,20度左右的坡度永远会是让建筑师正好做得舒服的条件。不过,这面坡本是正南朝阳的好风水,前任建筑师却偏生把房子转了个角度,与山坡斜切着,让它的正面迎向了西南——此葡萄牙哎,这么热的地方不知道要躲西晒吗?!除了文脉缺席风景平淡朝向欠妥以外,旧房子最让人不爽的地方是它内部的房间分隔得严整,当初看似设计精心,换了一套年月和人马却难将就。因此,马特乌斯兄弟也和我们在北京的做法一样,到了现场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拆墙。
毕竟是依山而建的房子,对正了远方看出去总是不错的,即便为此拆墙也是很值得的麻烦。最南缘可着坡脚的那一溜房间本来是卧室,马特乌斯兄弟舍不得任这么好的开间虚度,就拆尽了旧隔墙,腾出一大片空处来,当然是志在起居室啦。而卧室仍然不肯放弃了原先的好朝向,建筑师的对策是更向坡底踩深了一脚。本来前沿这一带是有个室外大平台的,底下藏着个地下室。现在兄弟二人把这部分全部拆净,就着原来的地基重新在底层做出窄窄一溜扁平房间,一对卧室夹着卫生间,悄悄地并排伏身在最低的标高上。非但如此,起居室西南半扇还趁势站在新建部分的头上,向山坡外多探出一截,一是扩大了家庭活动的空间,再就是也和楼下的西卧室凑出了纵向的整墙面。楼下卧室楼上起居,两层共4个开间全裹上了顶天立地的整面玻璃外壳,绝不漏过一牙儿看得见风景的角落。
我们说过,这个地段站在大约20度的山坡上,建筑整体的脚丫子天生就不平。对这类地段的处理方法其实并不局于特定的哪一种,无论是前五层后一层还是把前沿底下掏空垫平,都有人做出过好方案。而在这个炎热的南方小镇上,建筑师也许是热得懒得动弹了,只把单层的建筑顺着山坡的走势一路铺了下去。起步在最北边,地面标高最高的地方开了大门口,然后一进门就安排了厨房和餐厅,这样的流程经过无数实例的演练早就让我们很熟悉了。正对着大门口,建筑师留出了一条笔直的走廊,一点不犹豫地一阶阶直对着远处山坡外叠落下去。下到半层高差时接上了另一对夹着卫生间的卧室,继续再下半层高差就走进了起居室。在这条走廊的尽端处,立着一转木栏板的旋转楼梯,连着楼下两间卧室之间的小走道,顶在最南面的整面玻璃前,灿烂地在窗外绿野的衬托下闪烁出暖色的光。
就在楼梯的位置上,马特乌斯兄弟做的手脚为这座原本并不精彩的旧房子点了精彩的一笔。厨房—餐厅—卧室—起居,这一连串的单层空间顺坡而下,它们头上的屋顶也便随着一路都是坡着下来的。而走廊尽端的楼梯间尺寸虽小,却有身后这一长串台阶序列垫底儿,就不肯如其他房间一样屈就低矮的层高。它头上的屋顶从大门口开始一寸也不降,就这么直统统地直跑到建筑的最南沿儿上,累积的结果竟比起居室的屋顶还高出了一层楼的高度。同样是整面玻璃对着野外,这高出的一截有点类似于现代风格的小教堂里高出的一段钟塔。由于从大门口一路走来都有走廊边的侧墙夹持,这个高度与开间的比例关系超过了4∶1的楼梯间就勾勒出了一幅超大的画面,把窗外散点铺展的景色凝聚出了焦点,望之颇震撼的,不像这么小的房子里能有的气魄。罩着西端起居、楼梯间再加上底楼东端的卧室,建筑师给折出了一道雪白色的混凝土褶边,像宽大的帽檐,把底下的玻璃墙好歹遮蔽则个。其中,底楼东端卧室头上的那段帽檐尚另有用处,它是起居室外新建平台挑出栏板的边缘。其实,新建底楼不仅为了做一对能够透彻观景的卧室,它还在东尽端处撑起了露天游泳池,必要的池底设备空间恰好藏在山脚。旧屋原来仅有的一点历史痕迹是镶在门窗开洞四边的石件,都是19世纪工匠的手艺,马特乌斯兄弟把这些石件小心拆了下来,在游泳池东新立起了一堵石墙,给游泳池搭了个小阳亭做伴。
单看格拉维托住宅的平面布局是严整的一个L形,加之以雪白的墙壁斩截矗立着,还以为它建在马尔维拉的乡下会显得突兀。好在ARX把屋顶打散,做出了高低起伏的变数,再用整面玻璃虚掉了南侧的正立面,所以从远处向坡上仰望时,只见几道利落的白线和窄面,衬在灌木的绿底子上倒带来了人的活气,让这片山坡灵动起来。在侧面和北面的墙上便不再一味用纯白色,降低了墙面的明度,或许是想让大太阳底下路过的村民在近处看着它不那么晃眼?
说马特乌斯兄弟可能有些不想张扬这个改建工程,依据的是他们对自己方案的态度。把里斯本和马尔维拉之间的连线延长出去与海岸相交,大致正好是小城艾里瑟拉的位置。2003年,ARX在这里建成了亨里克斯住宅,这一回做的可是白地上的新设计了。亨里克斯住宅同样是依山而起(坡度没那么陡),同样把主要空间大致分作两条(这次是并排摆着而非楼上楼下),同样有一条画龙点睛的长走廊,同样设计了整面玻璃墙的起居室,同样以简单的白色直线边际勾勒出建筑造型的剪影。但也许是得着个折腾方案的机会太过兴奋,ARX的设计显得有点用力过猛,无论是平面设计还是整体造型都比格拉维托住宅要复杂很多,而最终的效果却损失了由单纯感造成的强烈冲击效果。尽管如此,亨里克斯住宅算是ARX的心肝宝贝,而他们对马尔维拉的格拉维托住宅却不太说起。不过,不明就里的人看着这两座建筑,马上能看出它们同是一家的孩子,并不会察觉格拉维托其实是收养来的,而且它还比亨里克斯更俊俏呢——倒是合了马特乌斯兄弟颠倒排名的习惯!
( 马尔维拉丘陵上的俊朗白房子, 一点看不出是旧建筑翻改来的 )
( 西湖公寓(华盛顿公寓)的漂亮入口采用了几何 形的装饰主题和漩涡式的浮雕图案
)
( 台阶—坡道把楼下的卧室和楼 上起居室外的露天游泳池连接得很方 便。远端是用19世纪的石件筑起的 阳亭
)
( Art Deco的优雅经常表现在 细节上 )
( 灯光把高出的楼梯 间映衬得分外突出
)
( 常德公寓也就是张爱玲住过多年的爱丁顿公寓,一位在那里住了40多年的老先生仍然很好地保存了他的房间的风貌 )
( 出现在收音机设计上的Art Deco风格 )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