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消息·坏消息(427)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温室效应4亿年
耶鲁大学和威斯理安大学的地理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温室气体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已经至少持续了4.2亿年。通过计算,研究者发现,在这4.2亿年的时间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一倍,全球平均温度就会增加3摄氏度。以往对温室效应的预测大多基于过去几十年到几千年的数据做出,容易低估大气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影响的强度。
在最新的研究中,科学家采取了横跨几亿年的500个地质记录中的数据点,并模拟了1万种可能的碳循环过程,才最终得出这一数据。它将帮助科学家对未来可能的气候变化做出更准确的预测。■
坏消息
大西洋底的唇亡齿寒
当生活在大西洋西北部的巨型鲨鱼因为人类活动而渐至灭绝,美味的扇贝、蛤肉、牡蛎以及其他贝类产品可能有一天也会从我们的餐桌上消失。为什么?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给出了答案。巨型鲨鱼猎取鳐鱼和体型较小的鲨鱼为食,而它们恰巧是贝类的天敌。随着11种巨型鲨鱼的种群数目急剧下降,12种鳐鱼和小鲨鱼的种群数目却在逐渐上升,其中一种牛鼻鳐鱼的种群数目自1970年以来已经增加了20倍。它们大量捕食贝类,使得美国东海岸的野生贝类捕捞量相应减少,而水质也面临退化的危险。
徒劳的消失
古生物学界一直有种观点,如果说6500万年前恐龙的大灭绝还有什么好处可言的话,那就是为今天繁荣兴盛的哺乳动物家族腾出了一片广阔的发展天地。然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在重建哺乳动物进化树后发现,恐龙的灭绝对今日哺乳动物世界的构成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尽管在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的进化曾经出现过飞跃,但那时遍布各地的哺乳动物族群不是灭绝殆尽,就是到今日只剩下很少的几种留存。包括灵长目在内的现今哺乳动物,直到距今5000万年前才开始分化,与恐龙可以说扯不上半点关系。■
好消息
巧克力加油站
觉得脑子不太够用?原不必花大价钱在效果存疑的各种保健品上。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研究小组本周指出,一块巧克力,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帮助增强大脑功能,对抗因疲劳、缺乏睡眠或衰老而导致的认知能力退化。使巧克力拥有如此神奇能力的关键是可可粉中含有的化学物质黄烷醇(flavanols),它能增加大脑中关键部位的血流量和氧气供应,效果可持续两到三小时之久。黑巧克力中的黄烷醇含量高于牛奶巧克力。此外,黄烷醇还存在于红葡萄酒、绿茶和蓝莓等天然食品和饮料中。
顽强的珊瑚虫
随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溶解在海水中的二氧化碳也相应增多。直接结果,就是海水的酸性渐高。根据预测,到本世纪末,海水的pH值将从8.2变为7.8,酸性创2000万年以来之最。因为碳酸能够溶解钙,海洋生物学家一度担心,借助体表钙质进行自我保护的珊瑚虫可能会因此大量灭亡。不过,一项以色列最新研究显示,珊瑚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远远超出了此前的预料。在pH值为7.3的强酸性环境下,两种地中海珊瑚虫虽然在几周的时间里就会发生显著的体征改变——钙质骨骼溶解,身体暴露在外——但却并未死亡。它们的体型增大为以往的3倍,繁殖后代的速度也不受影响。■ 海洋巧克力温室效应好消息·坏消息珊瑚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