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迪DNA何以传承
作者:李三在第77届日内瓦国际车展上,奥迪家族以运动系列阵容展示其百年来的运动基因以及由基因所导致的性能取向。在日内瓦Palexpo会展中心一号展馆,我们见到了奥迪全系高性能轿车和跑车:从紧凑级别的运动精灵S3到激情四射的S4,从豪华与运动兼备的S6到极富驾驶乐趣的RS4,从作为创意经典的TT跑车到兼具顶级设计及性能的R8超级跑车。“这是奥迪百年历史中积淀的纯正运动基因与当代顶尖设计和技术融合的产物。”奥迪董事会主席施泰德先生对“自己的孩子们”赞不绝口。
除了新车首发仪式,车展期间,各大汽车公司纷纷亮出自己的销售成绩单,无论如何,销量最有话语权。作为负责市场及营销的奥迪公司董事会成员,拉尔夫·魏勒(Ralph Weyler)先生看上去非常轻松,去年奥迪表现出色,而就在刚刚过去的今年头两个月,魏勒先生的成绩单又是一个“开门红”。
三联生活周刊:去年奥迪中国销量很好,您预测今年销售会怎样?
魏勒:奥迪在中国2006年的销量达到81708辆,成绩非常好。销量上升是因为全球经济发展很快,奥迪在中国的成功也取决于我们的A6、A4、A8、Q7等,它们在中国市场表现非常出色。
我们不认为每年都会有这么好的增长势头。目前有三四家豪华汽车品牌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销量上升,去年全球有5400万辆车售出,估计今年能上升至7300万辆。我们的目标是在2015年全球销量达到150万辆。
三联生活周刊:记得去年您在北京车展时曾经说奥迪将在2015年销量达到140万辆,而现在,销售目标调高至150万辆?
魏勒:SUV及轿车市场的成功,将来,还有奥迪Q5、A3及A5,这些都是奥迪市场增长的基础,我还可以告诉大家,A3下面还将有一款新产品,具体名称还没定。
为了进一步扩大销量,我们也将采取新的区域性发展策略来提高市场份额。成熟的市场如德国、英国、法国、美国、西班牙等,在这些市场我们要继续加强经销商网络,力争更好的发展。在东欧和南美市场,我们希望要有更大的增长。到2015年,我们相信奥迪能在中国实现更为长足的增长。在韩国、俄罗斯等新市场,已达到50%的增长。在今后,我们要一步步超越竞争对手,实现150万辆的销售目标。
三联生活周刊:通过哪些手段力保销量目标实现?
魏勒:除了依仗经济大势,奥迪将通过调整产品战略来达到这个目标。
我们发现在个性化购车方面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不断丰富奥迪家族的车型是满足客户需求的一个手段,通过不断丰富车型,我们要在客户满意度方面做得更好。提高安全性也是我们一贯的重点。再比如,使用功率高的发动机降低油耗、电子系统也将成为更重要的方向,辅助系统也会使驾驶者更加便利,汽车驾驶更加舒适。我们也将针对不同市场推出不同的产品。
三联生活周刊:您认为2015年中国豪华车的市场份额是否会增加?
魏勒:豪华车市场一定呈增长趋势。奥迪2005年在中国取得了出色的销售业绩,销量达到58878辆,增长9.6%,中国成为奥迪在德国本土之外的第三大市场。2006年,奥迪品牌在中国总销量首度突破8万辆历史大关,同比增长39%,创下了奥迪品牌在中国市场年度销量历史上的最好成绩。
我们注意到,近年来中国的高档豪华市场已经发生了改变,中国的消费者从着重享受乘坐的乐趣逐渐转变为看重驾驶乐趣。奥迪是中国市场上第一个提供个性化订单的豪华车制造者,通过个性化订购平台,我们给顾客多种选择。
三联生活周刊:出于节能和环境保护考虑,小排量车市场导向增强,这对奥迪是否会有影响?
魏勒:因为我们生产的是运动型高档汽车,所以奥迪汽车的平均油耗很难低于5升/百公里,但我们仍希望通过各种措施使油耗降低,达到环保作用。我们将开发更为节能的发动机技术、空气阻力技术等,尽力减少有害物质排放量。在其他方面,将通过对驾驶员的培训等办法间接达到这个目的。
三联生活周刊:戴-克在今年把AMG带到中国,宝马也要把M5、M6引入中国,他们对这些高性能的车型很有信心。奥迪对于S5等车型有什么销售目标?
魏勒:S系列车型对于销量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但对品牌形象提升非常有利。在中国销售这些车型需要售后服务方面的支持。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政府支持经济型轿车,请你来预测在中国豪华车的发展趋势?
魏勒:首先我们支持和遵守政府对排放标准的政策,将来奥迪也不会在排量方面有负面问题。我们相信中国政府会制定一个合理的排放标准,同时也希望中国对降低油耗出台新的政策,为柴油车的普及做出努力。如:提高柴油的质量,加强柴油基础设施的网络建设,同时改善柴油车的形象等,这些都将有导向意义。
三联生活周刊:如果奥迪在中国要投放一个新车型,您认为哪种更适合中国,A3还是Q5?
魏勒:通常在这类问题上,我们有两方面考虑:一是量产车市场,二是高档车市场。2006年全球市场是奥迪A3和A4的销售比例比较大,而在中国,奥迪A6L的销量一直在上升,另外,奥迪A4在中国也有很大的上升潜力,Q7也是。我们认为,将来奥迪Q5也会受到市场欢迎。随着中国市场的成熟,奥迪会带来各种新产品,给用户更丰富的选择。
三联生活周刊:奥迪在今年将实行怎样的产品策略?
魏勒:目前,奥迪A4和奥迪A6L在中国市场占销量大部分份额,而随着市场增长,我们相信A3的销量也会随之增长。在全球,奥迪A5将会有配备其他排量发动机的车型在下半年上市,此外我们还会在市场上推出不同车型。我们希望今年奥迪全球销量能达到90万~100万辆,在2008年能够突破100万辆。■运动基因遗传的新生儿
奥迪A5是一款高级双门轿跑车,它的全球首发成为日内瓦的一大亮点,也是奥迪运动基因遗传的又一个杰作。而一款车的基因组成,远不止是钢铁元素。业内人士留意到,在奥迪A5身上,就有很多奥迪Nuvolari quattro概念车的设计元素。
2003年在日内瓦车展首度亮相的概念车取名自赛车史上最伟大的车手之一塔日奥·卢沃拉瑞(Tazio Nuvolari),他1892年出生于意大利曼图亚,1953年逝世,卢沃拉瑞在赛车史上的成就,几乎半个世纪无人能及。在上世纪30年代,他驾驶四环银箭赛车,为汽车联盟(奥迪的前身)赢得了多项GP大奖赛(F1的前身)冠军。
奥迪设计师曾经承诺:“从Nuvolari quattro身上,人们可以看出未来奥迪车型在外形设计和内饰方面的发展趋势,我们很清楚奥迪的格调,我们将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改变。”
此话距离今天4年,在日内瓦,奥迪A5首发。人们看到,A5果然继承并体现了与2003款概念车同样的外形设计基调。与轰鸣的引擎声相比,数据是抽象枯燥的,但作为对基因谱的解读,这些数据,恰恰最能发现其DNA的特征:奥迪A5 3.0TDI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分别达到了175千瓦(240马力)和500牛·米,从0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只需5.9秒,最高速度达250公里/小时,而它的百公里油耗只有7.2升。■奥迪溯源
作为一个最古老的豪华汽车品牌,奥迪的故事可溯源到1899年,奥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这位卡尔-奔驰车厂的汽车工程师在科隆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公司——August Horch&Cie(霍希公司)。从1901年起,他开始造自己的汽车,天才工程师相继推出了装备2缸和4缸发动机的新车,作为汽车品牌霍希很快有了知名度。
1909年6月一次发动机试验,导致了霍希本人和公司其他投资者分道扬镳。霍希离开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另立门户。然而,新公司的名称令人挠头,霍希合伙人菲肯彻尔的小儿子在做拉丁文作业时念出的“Audi”一词给了父辈们灵感——“Horch”是德文“听!”的意思,而“听”的拉丁文发音则是“Audi”(奥迪)。这个发现使新生的奥迪与霍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于是,一个伟大的汽车品牌就在不经意间诞生了。
“在任何情况下,我都只生产大型、大马力、高质量的高档汽车!”从一开始,霍希就为他的公司产品做如此定位。奥迪公司制造的D型车被指定为萨克森国王和政府用车,日产量到‘一战’爆发前已经赶上了霍希公司。1923年奥迪公司为瑞典王室制造的专车豪华至极,配备了精致的洗手池,车座用大象皮缝制。1927年,奥迪的R型车“执政官”是德国当时技术最先进的豪华轿车。一辆1935年生产的奥迪轿车,售价1.03万马克,而当时德国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100马克,足见车价之昂贵。
1932年,奥迪、霍希、漫游者(Wanderer)和DKW 4家汽车制造商成立了汽车联盟股份公司,4个品牌占据着各自的目标市场:DKW生产摩托车和小型汽车;漫游者制造中型汽车;奥迪生产高档汽车;霍希则盯准超豪华顶级汽车。四合为一的新公司采用了新的标志,就是人们现在十分熟悉的“四环”。汽车联盟迅速成长为德国第二大汽车公司,而且,还是汽车技术的先驱者,30年代,汽车联盟拥有的技术专利多达3000多项,在“金色的30年代”,奥迪在赛车史上一连串的速度奇迹为其注入了强大的动感基因。
在豪华车方面,汽车联盟的最著名的杰作还是853型,在当时,一辆霍希853售价相当于一座独立豪宅的价格。直到现在,任何一个德国的汽车博物馆,老爷车霍希853从来都是镇馆之宝。
奥迪与霍希这一超级豪华品牌可谓血脉相连,二者有相同的基因。换句话说,奥迪就是霍希,如果说二者区别,那只是两种语言发音不同。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让奥迪的先辈们在硝烟和废墟之中遭遇灭顶之灾。
浩劫之后,布鲁恩和卡尔·哈恩博士带领奥迪旧部来到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在英格施塔特安营扎寨,开始了汽车联盟(今天的奥迪公司)的第二次创业。奥迪的大事记为我们记录了它跌宕起伏的经历——
1955年,汽车联盟开发出了50年代德国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轿车P94。3年后,汽车联盟就成长为继大众、欧宝、奔驰和欧洲福特之后的德国第五大汽车制造企业。
1964年,汽车联盟正式加盟大众汽车集团。
1968年研发出奥迪100——这是奥迪汽车在战后真正复兴的第一步,原计划生产10万辆,最后卖出了80万辆。奥迪100重新确立了“奥迪品牌”的地位。
1969年,汽车联盟与NSU汽车制造公司合并,确定“奥迪”作为公司以及品牌的正式名称,并打出至今一直沿用的口号——“突破科技,启迪未来”。
1985年,奥迪-NSU汽车联盟公司正式改为奥迪股份公司,奥迪终于开始了稳定、快速的发展时期。
1988年,奥迪V8轿车面世,标志着奥迪重返顶级豪华车市场。
1993年奥迪与大众分开进行品牌运作,奥迪重获独立的市场推广和经营管理权。从这个时候起,人们再次记起奥迪的豪华品牌血统。
1994年,奥迪A8一出世就不同凡响,成了一系列国际大奖的头奖得主。以此为契机,奥迪公司重新命名了车型系列:奥迪80/90的换代产品为奥迪A4,奥迪100/200的升级产品为奥迪A6。
1994年,新款奥迪A4取得了巨大成功,1996年,奥迪A4获得德国最高设计奖。
1995年秋天,奥迪推出TT跑车系列。一年以后,两门紧凑车型的奥迪A3投放市场。
1998年,新奥迪A6成为日本设计金奖和“北美最佳进口车”等多项国际大奖的得主。
2001年,推出了新款奥迪A4。
2002年,推出新款奥迪A8以及体现运动特性的奥迪RS6。
2006年,奥迪又推出了手工打造的旗下首款超级跑车R8和具有领先设计理念的全新奥迪TT。
2007年,奥迪A5登场。■ 奥迪汽车商业拉尔夫·魏勒市场产品战略